诸天纵横,从马贼开始

第二章 校场演武

    第二日,天光大亮,余鱼同向师父马真叩首拜别,只背着一个包袱走出了山门。

    望着爱徒越来越小的身影,马真不由得叹了一口气,这人啊,年纪越大,就越见不得这种分别之事。

    他这个大弟子的心思不定,非是道门中人,此去报仇,功成之日恐怕就是他浪迹江湖之时。不过二弟子张乐康还不是一个样子,心中另有宏图大志,也不是那种久留武当之人。

    一想到自己收了两个徒弟都是这样,门派重担还不知交到谁的手中,马真老道就有些发愁。看来还是要多下山几次,找一个一心向道的好苗子。

    感慨了一会儿自己的不易,马真又挂着惯常的笑容,迈着四方步走到了练功场。

    等到脚步声,正在练剑的张乐康剑势一收,扭头看向了马真,问道:“师父,送走师兄了?”

    马真答道:“送走了。倒是你平日里跟你师兄的关系甚好,今日怎么不与为师一起送送他。”

    张乐康道:“昨日与师兄一醉,已然尽意。今日再送,未免有些多余。待来日再聚时,我师兄弟二人定当把手言欢。”

    马真捋了捋花白的胡须,笑道:“我徒倒是颇有魏晋古人之风,师兄弟二人共谋一醉后,以待后日。”

    说到师兄弟二人共谋一醉的时候,马真想起了余鱼同下山时浑身酒气的样子,正在捋胡须的手顿了一下,心中有了一种不详的预感。

    虽有心去看看自家宝贝的情况,但为了维护师道尊严,马真还是故作安然地说道:“刚才见你在演练剑法,可惜只看了一半,再使一遍让我看看。”

    张乐康双拳一抱,向马真行了一礼,说道:“请师父指点。”

    “杏花春雨”、“白虹贯日”、“春云乍展”“三环套月”……

    张乐康并未按照门中秘籍所载而依次施展招式,反而是前面一剑、后面一剑,随意而发,一招一式的表现却也不尽相同。“杏花春雨”使出来犹如春风化雨,无声无息;“白虹贯日”使出来隐隐有风雷之声,颇多慷慨之意……但不论是什么招式,剑意相承之下,招式衔接无不如意。

    马真满意地点点头,从张乐康的演练之中,就能看出这名二弟子已得柔云剑术的几分真意,以他在这门剑术上的造诣也没什么可以置喙的了。而这门柔云剑术,已经是武当派此时最强的剑法。三年时间就将这门剑术练到如此地步。若非是张乐康身量还未长开,内功未深,他这个作师父都未见得能使得比他更好。

    看到这里,马真心下唏嘘不已。

    各门各派在挑选弟子的时候,总是会有意识地挑选一些天资上佳的弟子入门,好为自家培养一些未来高手作为底蕴。武当派作为江湖中的泰山北斗,当然也是如此。

    倒也不是说那些资质稍差的弟子就绝无机会入得山门,毕竟一个门派在江湖上的声势有时候就是要靠弟子众多来彰显。

    只是在入门之后,那些根骨好的弟子往往会很快就脱颖而出。很多人会觉得这些根骨好的弟子得到了什么特殊的照顾,但实际上,在入门的弟子之中,根骨好的弟子也并没有得到什么特别的优待。只不过是仗着先天的优势,比那些资质稍差的弟子先行一步罢了。

    而那些资质稍差的弟子只要能够坚持下去,未必就没有后来居上的机会。武学一道,贵在坚持,只有勤练不辍才能成就高深的艺业。武当派的武功乃是玄门正宗,讲究一个厚积而薄发,只要耐下性子几十年后还是有机会修成高深武学的。

    武当的门庭立下了四百多年,其中不乏一些根骨不佳,但依旧成为一代高手的前辈。比如明代中期门中就有两位长老,入门之时资质可算平平无奇,几十年后却凭借两仪剑法名噪一时。

    但是总有那么一些人,他们会在同样的练习时间下取得别人难以企及的成就。这不单单只是因为他们的根骨出众,更是因为他们的悟性也是高绝,对于武学有着别人难以理解的领悟能力。这样的天才弟子可遇而不可求,但每一个都会成为门派的中流砥柱。

    马真因为身负掌门之责,故而没有太多时间教授徒弟,门下一共就收了两个弟子,他也自认为做到了一视同仁,可天赋上的事情就是这么不讲道理。

    余鱼同的天赋已经堪称上佳,门中这一代弟子里无一人可比,仅以武当而论也唯有三师弟张召重的天赋比余鱼同更强一筹。但是对于武当派而言,余鱼同这样的弟子,以后是可以传承门派重任的。

    至于张乐康的天赋,那只能说是三丰祖师显灵。拜师两年半以后就超过了师兄余鱼同,最多再有两年时间,就能与他的三师弟张召重并驾齐驱,他这个作师父的更加不会是他的对手。

    然而如此佳弟子,却绝不会接受武当派的掌门重担,未免让他有些挠头。

    柔云剑术一共三十六路,十息之后张乐康使完全套剑法,对着马真行了一礼,恭敬地说道:“请师父指点。”

    马真对爱徒讲了讲自己修习柔云剑术多年的一些心得,“柔云剑术,乃是本门耆老根据三丰祖师所传的绕指柔剑法残篇创出的,取其轻柔曲折、飘忽不定之法。这门剑法的真意在于一个云字,练到最高境界当如云之缥缈无形。康儿,你的性格洒脱无羁,倒是与这门剑法的意旨颇为相符,当是有望成就这门剑法的最高境界。”

    张乐康谦虚道:“师父过誉了。”

    马真摆了摆手道:“过誉不过誉,为师心里自有一杆秤。但是,为师希望康儿谨记一件事情,这世间万事的成功之法,惟‘勤’字而已,你切记不可放松懈怠。须知,这世上良材万千,却唯有坚韧之人方能成功。”

    虽然张乐康平日练功已经十分刻苦,但马真总是忍不住要提点一二,生怕他辜负了自己的天赋。

    张乐康两世为人,自然明白马真的深意,十分恭敬地说道:“徒儿谨遵师父教诲。”

    马真又检查了张乐康所学轻功、掌法、拳技的进境后,这次考校才算结束。

    马真笑呵呵地说道:“好好,入门三年,你内功、剑术、轻功、掌法、拳技、暗器皆有所成就,是该传你一些更加高深的武功了。”

    因材施教,对不同的弟子要有不同的传授方式,马真虽然只有两个徒弟,但是却早已明白了这个道理。

    余鱼同的心性有所不足,容易为情所困,因此他对余鱼同要求颇为严格,正是担心余鱼同未来行差踏错,希望余鱼同未来能够成为有德君子。

    而在武学方面,余鱼同的天赋与他的二师弟陆菲青相仿,所以他就如师父当年教授陆菲青一样,两年打基础,又花费三年才教完无极玄功拳、震山掌、柔云剑术、芙蓉金针等功夫,再用两年让余鱼同的功夫小成。只要余鱼同能够一直坚持下去,迟早能成为一代高手。

    哪怕余鱼同非是道门中人,但有了陆菲青的手段,江湖再是险恶也可如履平地。

    对张乐康的管理,马真则是另一套教授方法,这个徒弟虽然洒脱无羁,但是颇有主见,心性之成熟远过于师兄余鱼同,在生活上的管束就没有那么严格。

    又因为张乐康的天赋远超余鱼同,练功的进境极快,马真教授会刻意磨一磨他的性子。同样是打基础,张乐康半年不到就完成了这一步骤,马真硬是让张乐康又多练了半年,直到基础无比扎实以后,才传授门中绝艺。实际上,这是马真小看了自家二徒弟对基础的重视程度。深知基础重要性的张乐康,要不是有前几年练习家传武学时的基础,张乐康恨不得打个三五年的基础之后再说其他。

    到了教授更为高深的门派武学时,马真并不强求张乐康一板一眼地使得和自己一样,而是只传其大略,希望张乐康能够从中自出机杼,将武当的武学光大。这三年来,张乐康在武学上的进境也没有辜负他的期待,半年前就已达到了出师的标准。

    只可惜这个徒弟心中自有韬略,倒像是二师弟陆菲青的同道中人。

    要说起马真的二师弟陆菲青,当年在江湖上也是好大的名声。壮年时曾经加入反清的秘帮——屠龙帮,是帮中一位响当当的人物,干出过几桩大事。在雍正年间,这屠龙帮的声势曾经十分浩大,风头甚至一度盖过了洪门。后来雍正、乾隆两朝厉行镇压,到乾隆七八年时,屠龙帮终于落得个瓦解冰消的命运。陆菲青最后隐姓埋名才侥幸得脱大难,只是给武当派传了一个口信。

    算算时日,师兄弟二人也有八九年时间未曾有过讯息,也不知师弟如今可好。

    马真的心中实际上还是比较倾向于反清一方的,只是碍于武当掌门的身份,不敢冒着绝灭满门的风险参与其中,要不然也不会收一个心存反意的人做徒弟。

    说完后,马真匆匆离开了练功场。

    张乐康看到师父焦急的步伐和远去的方向,估计是去查看他的那些宝贝去了。要是看到珍藏的美酒被两个徒弟霍霍了一半,也不知道老头子会是个什么表情。

    惩罚是不可能惩罚的,马真这人是出了名的敦厚之人,对待派中弟子十分宽仁,极少对人行使门规。就算心爱之物被两个弟子所盗,恐怕也只会自己唉声叹气的份。

    要不还是抽时间给老头子补补货,别把他给愁坏了。以张乐康的身家,给马真买上十倍的好酒也不过是等闲之事,唯一的问题是马真的那些珍藏都已经有些年份,市面上可能不大好找。

    想完这些有的没的,张乐康猜起了马真口中更加高深的武功,不知道老头子会传给自己哪一门。

    作为武当掌门人的弟子,门派中存有哪些武功秘籍,他还是心里有数的。

    自三丰祖师一手立下武当门庭,从此以后四百余年里一直是少林武当并称,是武林中的泰山北斗。能有这样的地位,自然要归功于历代先辈打下的赫赫威名和门中足可傲视同侪的高手数量。他们称雄江湖所倚仗的就是武当派几百年来传承下来的高妙武功。那些传说中的高妙武功张乐康自然是心向往之,能学到一二也是一件幸事。

    但是四百余年过去了,武当派经历过几次劫难,比如日月神教袭山、明末清初的朝代更迭等。神门十三剑、震天铁掌、纯阳无极功、武当九阳功等大名鼎鼎的武功就是在这一次次的劫难中遗失或者部分遗失,那些残存的秘籍正留在藏经阁中吃灰。武当派如今修习的诸多武功,大多都是门派耆老根据秘籍、记忆和自身理解试图还原的结果,但威力方面已大不如从前,索性也就换了名字。

    张乐康既然知道门内更加高深的武功究竟是什么情况,马真说要传他的那些更加高深的武功究竟怎么传授也能猜测一二。怕是马真从藏经阁里拿出秘籍来,然后师徒二人一起钻研,就突出一个自力更生。

    倒是镇派武学太极拳剑的秘籍如今尚在,只是门中弟子的内功浅薄,没有修习这两门神功绝学的能力。张乐康也不知道自己这次是不是有机会得以一窥两门神功绝学的奥妙,没法修习不要紧,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能将现有的几门武功更加精进也是一件好事。

    东想西想地想了半天,张乐康不由得自嘲一笑,自己的养气功夫还是不行啊,一听到高深武学心就乱了。哪怕是武当派已经残缺的神功秘籍,也足以让曾经梦想过快意恩仇、纵横江湖的少年心动不已。

    定了定心神后,张乐康按照自己的节奏打起了无极玄功拳,每日定下了的练功任务还没有完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