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天纵横,从马贼开始

第三十四章 长白山居

    每年一入冬,连绵起伏几千里的长白山就会被一层厚厚的白雪覆盖着,看不出一点旁的颜色。在太阳的映射下,整条山脉反射出夺目的光彩。

    胡一刀夫妇隐居的住所是一处两进的院子,就在长白山脉的一座雪山脚下,在万里冰雪和千里松涛中犹抱琵琶半遮面。

    等张乐康、李沅芷到达目的地时,离小胡斐的生日还有三天时间。

    “好一处人迹罕至的地方,此地风景宜人、颇有野趣,胡大侠夫妇过得好生自在!”看着眼前的美景,李沅芷的双眸双眸泛出异彩。

    张乐康道:“确实是难得的好去处。看这座宅院的布置,八成是出自嫂夫人的手笔,胡大哥那人可没有这等闲情。”

    李沅芷道:“听你说起过胡大侠和夫人的事迹,这位胡夫人大约是和骆冰姐姐一样的女中豪杰吧?”

    张乐康道:“两个人倒是颇有相似之处。不过嫂夫人久在关外,侠名不彰,倒是没有多少知道江湖中还有这样一位心思灵巧、武艺高强的女侠。”

    李沅芷道:“若是胡夫人没有遇到胡大侠,可能就成了江湖中有名的女侠;若是骆冰姐姐没有遇到文四哥,可能就和她爹神刀骆老爷子一样的独行大盗。但是于她们而言,遇到一个真心爱她们的男子,可能才是一生的幸事。”

    “也许吧,子非鱼安知鱼之乐。我爱行走江湖的快意,她们可能就爱家人相伴的温情。”

    过了片刻,一个浑身裹着棉服的小男孩咯咯地笑着,从院子里跑了出来。

    “斐儿,别跑的太远了,就在附近玩一会儿。”一个清冷的声音道。

    “知道了,娘!”小男孩答道。

    名叫斐儿,这个小孩是谁不问自明。

    刚出院子的小胡斐就看到看到远处伫立着两个牵着马的陌生人,也不怕生,操着他那稚嫩的嗓子问道:“二位是什么人,怎么来到了我们这荒郊野岭?”

    张乐康笑着说道:“我是你爹爹、妈妈的朋友,你是小胡斐吧。”

    胡斐小声道:“知道我的名字,看来真的认识我爹娘。”

    随即振声道:“爹爹、妈妈,有人来了!”

    院子里的胡一刀夫妇听到儿子的喊声,也从宅子里出来。

    看到不远处站着的张乐康,胡一刀哈哈大笑道:“我就说今天一早就听到喜鹊在不停地叫唤,果然不到中午张贤弟你就到了。”

    张乐康拱手道:“胡大哥、嫂夫人,好久不见。这位是我师妹李沅芷,听说我要来关外赴约,要和我一起来凑个热闹。”

    李沅芷道:“见过胡大侠,胡夫人。”

    看见两人站在一起宛如一对璧人,胡一刀、郎剑秋相视了然一笑。

    郎剑秋道:“张兄弟的师妹,那就是我和大哥的妹子,跟张兄弟一样称呼我们即可。”

    胡一刀将小胡斐叫了过来,“斐儿,快来拜见你张叔叔、李阿姨,当年要不是他出手相助,你娘生你的时候也不会那么顺利。”

    小胡斐从记事起就听父母讲起五年前的事情,不止是当年母亲有些难产的迹象,被人施针缓和了下来。就连自家和苗伯伯的仇怨能够化解,化干戈为玉帛,也是有此人的功劳。知道张乐康是自家实实在在的恩人,当即就要给他磕头。

    被张乐康伸手拦了下来,“心意到了就好,不必行此大礼。”

    小胡斐恭恭敬敬地躬身行礼道:“小侄胡斐,见过张叔叔、李阿姨。”

    张乐康虽然没有给小胡斐摸骨,但是肉眼观之,就能看出这孩子生得手长腿长,一看就是个舞刀弄剑的好苗子。

    只不过幼儿期的小胡斐长得眉清目秀,像母亲郎剑秋更多一些,一点也看不出以后会成为胡一刀那样的虬髯大汉。

    张乐康从怀中掏出一枚和田羊脂玉制成的流云百福玉佩,交给了小胡斐:“过两日就是你的生辰了,送你个小物件做礼物。希望你以后如意长久,幸福安康。”

    李沅芷也摘下手腕上的一串珍珠手链,递给小胡斐:“我也没准备的什么合适的东西,就把这几颗珠子当见面礼,拿着当个玩意就好。”

    小胡斐看了看爹娘,发现郎剑秋点了点头,这才向张乐康、李沅芷道谢。

    几人坐定,张乐康问道“胡大哥,苗兄也在关外定居,怎么竟比我们到的比我们晚了?”

    胡一刀道:“贤弟有所不知,苗兄今年刚娶了夫人,新妇是一个江南来的官家小姐,身子自然是娇弱了些,这次携妻而来,脚程上是快不起来的。不过苗兄素来重诺,定能赶得上主持拜寄的仪式。”

    张乐康惊讶道:“苗兄娶了夫人,这可是件大喜事啊!”

    不管苗人凤的夫人是不是南兰,田归农那厮的坟头草都已经三尺高了,张乐康总算是帮他少了一个被绿的隐患。

    至于还会不会有什么土归农、水归农的出现,就要看苗人凤怎么处理夫妻之间的关系了。

    飞狐系列中,苗人凤、南兰夫妻俩最后是那般结局,固然有南兰难不住寂寞,出轨他人的过错。但是苗人凤不够温柔体贴,常当着妻子面说胡一刀的夫人有多么多么好,未尝不是一部分原因。

    不多时,郎剑秋就给众人准备好了一桌丰盛的午餐。

    席间,胡一刀感慨道:“沧州一别,不知不觉已经五年过去了,当年和贤弟、苗兄三人在那平安客店里喝酒论武的场景还历历在目,至今想起来还甚是畅快。”

    “小弟也是一样,当年试剑天下,遇到的如胡苗二位兄长这样的好汉也是寥寥无几!本是百年冤仇的后人,却能光明磊落,推心置腹,何其难得。而且当年和两位兄长一起论武,于我的武道也是一次极大的催动。”

    郎剑秋对张乐康、李沅芷说道:“既然如此,张兄弟和李小妹不妨在我们这里多留一段时日。等苗大侠来了,你们三个大男人自是和当年一样喝酒比武,我们几个女人也可以说说体己话。”

    胡一刀附和道:“妹子说的没错,两位既然来了,就多住些时日。关外的风光和关内大有不同,正要等到寒冬腊月、冰天雪地才是一年当中最好的时节。”

    几人聊起了五年前沧州分别以后的种种别情,相比于隐居关外的胡一刀夫妇,张乐康和李沅芷的经历就有趣了。

    尤其是张乐康当年和红花会五位当家一起刺杀山东巡抚舒穆禄祺安一事,更是让胡一刀击节称叹,恨不能适逢其会。

    又听说两人来这里的路上还挑了为祸一方的清风寨,胡一刀道:“这个清风寨我也曾听说过,关外的几处马贼山匪中数他们最是凶恶。为兄本打算过些时日去料理了他们,没想到被你们师兄妹抢了先。”

    张乐康挑了挑眉毛,问道:“静极思动,胡兄莫不是打算重出江湖了?”

    胡一刀道:“是有这个打算,在这里隐居了五年,也该出去活动活动了。斐儿也渐渐大了,该跟着我们去见一见这江湖上的人和事。”

    张乐康道:“如此甚好,江湖上也能多出一对侠侣。”

    李沅芷也赞同道:“胡大哥和嫂夫人慷慨仁侠,我师兄素来景仰,本就不该这样把一身本领如此埋没了!”

    “李小妹说的好,当浮一大白!”相夫教子五年了,郎剑秋的豪气依旧不让须眉。

    次日下午,苗人凤赶着一架马车到了。

    车帘掀开,苗人凤从车上搀扶下一个年轻少妇,此女相貌娇美、肤色白腻,她身着一件白色貂裘,头上插着一支凤钗。容貌美艳,是关外之地罕有的佳丽。

    苗人凤朗声道:“胡兄、嫂夫人,小弟和内子前来拜访。”

    “苗兄来得何其迟也!”一道懒洋洋的声音说道。

    苗人凤眼前一亮,分辨出这是张乐康的声音:“张兄弟已经到了。”

    其他人都互相介绍认识后,苗人凤介绍道:“这是内子南兰。”

    “南兰这厢有礼了。”南兰娇柔地说道。

    要说苗人凤和南兰还真是天定的缘分,哪怕苗人凤的人生轨迹已经被张乐康改变了许多,最后两人还是走到了一起。

    不过这样也挺好,至少苗若兰是有了着落。这可是我们小胡斐的三个红颜知己之中的最后一个,也是跟他走到最后的那个。

    小胡斐五岁生日那天,举行了拜寄仪式。

    正式的拜寄仪式其实相当繁琐。

    择良辰吉日吉时,请族中前辈或高士及至亲良朋,于祖祠观礼见证。

    义父先三跪九叩拜过列祖列宗,而后,义子续礼。

    之后,义父居中而坐,义子三叩首后献茶,义父接茶略饮一点,赠予义子一件礼物。

    义子再三叩首后,献茶敬众前贤及至亲良朋,其他人一一还。

    最后,还要设酒席答谢众人前来祝贺。

    胡一刀、张乐康都是江湖儿女,收义子的仪式当然没有这么繁琐。

    先是小胡斐似模似样地跪下,并奉上了一盏香茶,“义父在上,请受孩儿一拜。”

    张乐康笑眯眯地接过这一盏茶,轻轻点了一口。

    从怀中掏出了一本书册,放在了胡斐的手中:“斐儿以后是要成为像你爹娘那样的大侠,一身好功夫必不能少。五年前,我送了你爹娘一门温养经脉的粗浅法门。这几年中,你爹娘每七日为你梳理经脉,已经打下了一个十分扎实的基础。胡家刀法也是江湖一流,你只要用心练功,来日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也是不难。

    这是近年来我根据自身所学和胡家刀法,自创了一门刀法。不敢说是什么江湖绝艺,但也颇有一些可观之处。你可以拿去练练,就权当是消遣了。”

    “谢义父厚赠!”

    胡一刀是当世刀法大家,听说是一门新刀法,很感兴趣。拿到这本刀法之后,略微翻看就看出这是一门一等一的刀法,精微奥妙处尚在胡家刀法之上。“张兄弟费心了。”

    “斐儿是我的义子,花些心思也是应当。只盼这孩子以后成材,不逊于胡大哥和嫂夫人的作为。”

    然后又对胡斐说道:“斐儿,你要记得。人立于世,首在为人,你要像你爹和胡伯伯一样做一个顶天立地的男子汉。练就一身武功后,行走江湖时也不要忘了怜贫惜弱之心,这样才能不负始终。”

    胡一刀也道:“斐儿,你义父说的话,你要牢牢记住。有朝一日立足于江湖之上,一定要大义当先,切不可行那蝇营狗苟之事。”

    胡斐似懂非懂地点点头:“孩儿谨遵义父教诲!”

    作为见证人的苗人凤宣布道:“礼成!”

    “恭喜张兄弟了。若不是胡兄早就和张兄弟有了约定,我都有些忍不住想要收斐儿当义子了。这孩子的天资,更胜于我和胡兄,实在是难得一见。”

    “手快有,手慢无,不外如是。我看苗兄还是早日和嫂夫人生出个儿女,省得羡慕胡大哥的儿子和我的义子。”张乐康打趣道。

    胡一刀也笑道:“张兄弟这话说的在理,苗兄和我差不多年纪,是该早日生个孩子,苗家剑法怎么也要有个传承才是。不然我儿胡斐哪一日想像我们当年一般喝酒论武也没个伴。”

    苗人凤还没怎么样,一旁的南兰倒是脸红了。

    她是那种最最常见的官家小姐,从小学习礼仪教养,早就被养成了一朵温室里的娇花。

    李沅芷道:“南姐姐,我师兄说的是玩笑话。不过你和苗大侠都已经成亲了,这也是早晚的事情。像你这般佳人,若是能生出一个女儿来,以后不知道该多么好看。”

    郎剑秋也笑道:“李小妹说的是。若是二位现下已经有了个女儿,我都有些想替我家斐儿与贤伉俪定下婚约了。”

    南兰娇羞道:“怎么连郎姐姐和李妹妹都笑话我。我倒是心中想着早日为苗郎剩下一儿半女,读书也好,练武也罢,平平安安地长大成人就好。”

    新婚燕尔,正是情热之际,苗人凤、南兰此时俨然是一对恩爱夫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