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海问仙

第四十八章 封书新到

    失落的顾佑在灵宝派的铺砖大道上来回踱步,无意间一座金碧辉煌的建筑映入他视线,那不是三清殿还能是哪里?

    他不禁想起:他第一次来三清殿,只是清扫的役工;第二次再来,虽然成了正式弟子,也只能远远看着王羲之作法。这么算来他竟然一次都没有正经朝拜过呢,岂不遗憾?

    现下他好歹有了一个“朝拜三清殿”的短期目标,心里也算振作一些了。当然朝拜之后下一步是什么,他仍是全无主意。

    顾佑加快了速度,在真气助益下他双腿交替迈得飞快,若被寻常人看到,会感觉他简直在飞,而他也确实在几个挑着担子的夷人眼中看到了这样的神情。

    但对于灵宝派弟子而言,虽然他们自己大多修为不及顾佑,但对于修为高深的“真人”都司空见惯,所以对顾佑并不觉异。

    顾佑也随手跟几个弟子打招呼,可他们却并没有认出这个“仙会亚军”来,这令他未免感到失落。

    未到正殿,祖师堂先从顾佑身边闪过,他灵光一闪,又在参拜的清单上面加上祖师堂。

    在这样的念头下,顾佑调转方向,从铺砖大道上下来,往祖师堂方向走去。

    祖师堂规模不大,里头也是三尊雕像,皆是金冠鹤氅的长者形象,他只认得右侧一尊形貌圆润、笑容可掬的雕像是师祖葛洪。

    中间的雕像怒目圆睁、胡须虬结、手握长剑,不似真人却似猛将,顾佑第一眼看见还有点惧怕,只是读了牌位才知道这是祖天师张陵。

    左侧的雕像俊朗清瘦、三绺长须,气质上倒是更符合王羲之那样的“真人”,从牌位上他知道这人是葛洪的先祖葛玄。

    王羲之跟他提过张陵成仙的事情,传说张陵不但在蜀中创教,而且一路降妖斩鬼,颇富传奇色彩,最终更是飞升成仙。包括灵宝在内的各道派论起师承,最终都能上溯到他。

    虽然顾佑眼前的并非真正的张陵,只是一具泥塑木胎而已,但他还是心生敬意。对着张陵这位祖师长长叩拜,随之他又拜了葛玄。

    接下来是最后一尊祖师像,也就是葛洪。葛洪的尊像是如此得逼真生动,甚至王羲之亲自参与塑造也未必不可能。顾佑见到后也是肃然起敬。

    葛洪脸上是慈祥的笑容,双眼也透着深深的关切。顾佑则是呆呆站着,凝视着这未曾谋面的师祖,心里早就浮想联翩……

    实话说,顾佑对这位师祖的事迹只是从掌门口中有一些不连贯的了解,但从这些支离破碎的片段里,也能看出他的不凡。

    他开立灵宝派,弟子桃李成蹊,而又博学强识,著作等身。最令人敬佩和叹惋的,则是他发现和打造犹龙剑,最终为之捐躯的故事。

    顾佑眼中已经包含热泪,他的膝盖一点点弯下去,对着葛洪连叩三下,声音在殿中久久回荡。

    参拜完祖师后,顾佑拐回大道,速度也慢了不少。他一步一步接近大殿、迈入山门,只有这才能展现他发自内心的崇敬之心。

    三清殿依旧巍然屹立,不时有些弟子或是夷人进殿朝拜,燃香的清新味道氤氲在空气当中。顾佑领了三柱沉香,点燃后举在身前,向东西南北四个方向各一拜,然后把沉香插入了香炉中。

    他在台阶上一步步走着,三清像在略显昏暗的屋内若隐若现,他并不是第一次来这里——甚至也不是第一次近距离接触三座尊像了,所以内心震撼和激动已不复,更多是面对祖师一样的敬意。

    他对三清行了最隆重的礼节,但当他转身迈出大殿后,那原本被压抑的失落之情又升起了。

    如今他联系不上王羲之或者司马芸当中的任何一人,其他门人——如果不算张管事的话——同他最多也只有一两面的交情,即使碰上了估计也不好说什么。

    而且,正如那一次他见到的,主修炼室所处的山已相当高了,而且四周峰峦复杂,即使御剑也不是那么好找的,浪费时间进行无谓“探索”则更得不偿失。

    思来想去,他觉得不如先去海边转转。

    顾佑走到最近的渡口,搭小舟一直到了淡水河出海口,待下船后,他便向沙滩方向飞奔去。

    沙滩略显白色,看着如掉在人间的月亮一样晶亮,同远方大海的蔚蓝形成鲜明对比,顾佑觉得没有比这里更适合修炼的地方了。

    他盘腿入定,在沙滩上开始了自己的修炼,直到一阵鸟儿振翅的声音由远及近,惊醒了他。

    果不其然,那还是青鸟,顾佑向青鸟招招手,青鸟就在他身边降落,把一卷纸交给他,随即又飞走了。

    他展开纸卷,上面没有署名,但单凭字体他就能认出这是司马芸写的:

    “我说服了母后,她允许我跟你一起随掌门前往庐山,你现下先到建康和我会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