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神启示录

第四十一章 顺利毕业

    武安林四级了。

    新学年不到一个月,武安林终于四级。

    他深知,修为才是根本,在他眼里,哪怕今年开始的武器使用,其实也跟以前的武技招式是同一性质,只是武器更容易伤人而已。

    攻防的人,都有了武器,其实,又是一个平衡,那么,重要的还是自己的修为。

    武技,招式,都可以通过勤学苦练来提升,只有修为,不但要勤奋,还要有条件和资源。

    所以,修为是本,其他是末,修为是根,其他为枝。

    新学年的武安林,没有赌斗几次,因为大多数人都在练习如何使用武器,如何使自己更上层楼。

    新学年第一次月比,大家都同意用武器,因为大家都觉得自己武器的使用还是很有心得。

    所以,除了系比上武安林花了很多时间才勉强获得系比第一,后面的全系比上,是越来越轻松的就获得了第一。

    他到后面可以很清晰的从对方眼神里看到对方准备攻击的方位,然后他可以从对方的发力方式,武器使用方法,推测出大部分后续变招,而他自己,不成招式,无迹可寻的攻击方式让对方根本无从招架。

    当他将所有对手用锏一个一个打败后,他的外号加了三个字,战斗狂人杀手锏。

    武安林自己,对武器是手脚的延伸这个说法无比赞同,而从修为上,他也逐渐拉近了同前面几人的距离,双方在使用兵器过后,这个距离进一步缩小。

    大家都对武安林无言以对,只能看他几眼,摇摇头,真不是常人!

    本来,全院几乎就他一个人用锏的,自他赢得月比双项第一之后,好多人居然改为用锏,这个结果,也是大家没有想到的。只是,出众者渺渺。

    班上同学的实力,则在慢慢分化,所学的东西越多,导致差距的因素就越多。本来功法,会让一部分人稍有差距,而紧跟而来的兵器,又让人产生差距,心境产生差距,修为又产生差距,资源也跟着有差距。

    武安林也无法可想,最终他明白,他自己一个人,能做到的其实就是做好自己而已。

    现在,武安林除了在重力室突破修为,苦炼枯木功以外,不知道该做什么了,生活,突然就沉寂下来。

    四年级厉害的学员,根本不会跟他打,差点的,还不如三年级的。

    他的举动,必定有不少人关注,白院长在他取得月比第一的时候,就已经满足了,自己的决定没错。

    慕容导师,其实一直不认为他是个天才,但也被他疯狂的提升实力的精神和第一的成绩所感动。

    胖导师,反正他都是拖武安林的福,自是一直信任他。

    一段时间的安静修炼过后,武安林觉得很是烦躁,因为金刚诀一直得不到突破,而其余修炼金刚诀的几人,已经慢慢显示出了威力。

    尤其是表妹萧雅,她运转金刚诀时,不但防御加强很多,力量增加不少,还能如意的控制热流的运转。也因为此,反而萧雅后来居上,与赵桥松,朱耀等人一起突破四级。

    武安林更担心的是,将来达到五级了,开始修炼属性功法武技,那些可都是要感知气,运用气,现在自己这个样子,怕不行。

    武安林回家的时候,忍不住还是跟父亲说起这个烦恼,再一次摸着他的头,武坚说道:

    “林儿,这个不用担心,达到五级的时候,一切都会改变。当年我也如此。”

    武安林捂嘴,怎么可能这样?遗传?

    不管是不是遗传,既然到了五级这个桎梏可以打破,那就行了,武安林自然又觉得一切很美好。

    武安林央求父亲帮他打造一对尺寸更适合他的锏,当他说出他选择的是双锏为武器的时候,他明显看到父亲惊讶了好一阵。

    恐怕父亲因为自己选择这么冷门的兵器感到惊讶吧。

    回校后,武安林心境平和了不少,感知到枯木功的效能在降低,他又好奇的去学三煅锦,三煅锦,更像一种柔术,柔中带刚。

    三煅锦,一煅炼柔,即练身体柔性;二煅炼韧,柔而持久;三煅炼刚,柔中带刚。

    只有三煅全部炼完,才算成功。

    武安林发现,三煅锦其实更适合他,尤其是以弱对强时的缠沾锁战法,学会三煅锦,不但可以有更大机会锁住对手,而且对方特别难以挣脱。

    于是,武安林的修炼又充实起来,两个或者四个时辰的重力,一个时辰金刚诀,一个时辰枯木功,两个时辰三煅锦。

    平静而舒适的日子,就这样开始了。

    一步领先,步步领先,武安林就是这样的践行者。

    等武安林突破到武人五级的时候,他果然发现,他能清晰的感知到体内气的存在,于是后面导师教导风系属性功法时,他也位居前列,加上其无与伦比的实战能力,始终在同年级排名第一无人超越。

    而武安林所在的班级,最后也没让白院长失望,一半人被临海郡城兰溪中级学院录取,另一半,则全部被临海西平中级学院录取,两所学院就是整个临海郡最好的两所。但也有几个人因为家庭原因决定回杭南县就读杭南县中级学院。

    杭南县中级学院也是高兴异常,这可都是天才。

    郁闷的慕容导师,最后也没有找到理由打击和打磨武安林,因为怎么看,他都不像天才,但不是天才的他,却又能稳稳盖压一个年级。

    天下无不散之筵席,这个道理任何人都懂。大家相约,离别前全体回同方初级学院去看一次。

    当武安林他们回到虎山镇同方初级学院的时候,全体导师震动,以老院子和系主任为首好好接待了众人,直称这是建院以来学院的骄傲。

    武安林在学院某处,居然发现一块几丈长的石头,而这石头,正在进行雕琢加工,看起模样,好似在做一群人的雕像,立于最前方一人,手持双锏,只是脸部还未刻画出来......

    武安林找到院长,悄悄的把“金刚诀”,“枯木炼体法”,和“三煅锦”给了他,能做的,仿佛也就这么多了。

    这几年中,也陆续有学员家庭整个举家赴郡城定居,朱耀家本身是做饭店的,去郡城一样能够立稳脚跟,杜子涵父亲其实就是虎山镇镇长,这次见杜子涵如愿考入郡城中级学院,决定也辞官赴郡城定居。

    不管怎样,大多数人还是满意的,哪怕到杭南中级学院的同学们,现在最差都是四级,五级也有些,即使现在的水平,也在杭南县有立足之地了。宁为鸡头,他们未来必定也很安稳。

    离别的惆怅,如同落日,在一段时间的沉静后,将又是日出。

    过去,总可以回忆,它是不动的。

    未来,还要去憧憬,还要去创造。

    从三十多人,到二十几人,最后,回家两个人,武安林和萧雅也是带着惆怅,当第二天太阳升起,萧雅跑到武安林身边时,有的只是宁静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