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瞎编功法,始皇求我长生法

第五十二章 荀子:虽千万人吾往矣!

    紧跟着,伏念三人走到荀子身后,一同向姜林行礼。

    这一套完整的儒家修炼体系,对于整个儒家而言,意义重大!

    也唯有这般仙人指引,才能让他们真正见到另一方世界。

    这对于整个儒家,都几乎称得上是一份莫大的机缘了!

    姜林面带笑容,向着他们回了一礼。

    “诸位万万不必言谢。”

    “这也算是……了却了我的一桩心愿。”

    从此之后,儒家弟子踏入他所瞎编的这套修炼体系。

    那可也是在帮他。

    本就是互惠互利的事情,真用不着感谢!

    可听着姜林的话。

    荀子心中仍旧是不由为之一动。

    姜先生说……了却了心愿?

    果然是这样吗?!

    或许,他们如今与姜先生坐而论道,恰似当年,姜先生与孔夫子的相会。

    甚至为此,姜先生都不惜为儒家的修炼体系思虑多年。

    最终。

    才成就了这套完整的体系!

    心中越想,荀子便越是动容。

    难怪如姜先生这般不染尘世的仙人,如今也会入世,真正降临于凡间。

    这或许正是姜先生在了却心愿,完成当年的约定!

    半晌。

    姜林几人再度回到了座位上。

    看得出来,荀子等人对于儒家修炼体系一事,仍旧是感触极多。

    姜林倒是并没有再去想这些。

    这一次他瞎编出儒家的完整修炼体系后,他也有了明显的感受。

    原本在浩然之气支撑下的君子之境,从现在起,已经彻底完整了!

    现在的他,若是不论神通与修为。

    单只是以儒家的修炼体系,去类比儒家的学说。

    他应当是与荀子当下的境界差不多。

    这也是伏念三人在贤人一境上,各自迈出不同程度的步伐后,给他的反馈!

    而后。

    姜林看了眼一旁的扶苏,才又笑吟吟向荀子开口。

    “荀夫子,在你看来,当下的大秦……出路是什么?”

    嗯?!

    话音才刚一落下。

    原本都已经平复下心绪的伏念三人,此时都不由再度心惊!

    他们惊讶地看向姜林,很快又将目光转移到了一旁的扶苏身上。

    当下大秦的出路?!

    这……已经关系到整个天下了。

    当真能够随意谈及吗?

    更何况,大秦长公子扶苏,如今可就在这里!

    即便是扶苏,此时也都不由心惊。

    这般话语,他也不敢随意提及。

    但他又迅速归于平静。

    作为大秦国师,纵使是他的父皇,也都曾问策于姜先生。

    现在姜先生与荀夫子谈及这些,又算得了什么?

    不过。

    为何姜先生问得是大秦的出路?

    大秦……为何会需要出路?

    他正疑惑间。

    荀子的话音也响了起来。

    “为何在姜先生看来,大秦需要出路?”

    他倒是并没有显露出任何的慌张,就这么坦然地与姜林谈论起来。

    姜林摇了摇头。

    “始皇帝的确称得上是千古一帝,如今所施行的诸多策令,都可让天下一统。”

    “书同文,车同轨,原本七国杂乱的度量衡都为之统一。”

    “这使得整个中原之地,文化都不会相互堵塞。”

    “可同样的,大秦……也有着诸多的弊端!”

    大秦的弊端!

    这下子,伏念和颜路两人额头上都再度浮现出冷汗。

    他们有些不放心地又看了眼扶苏。

    这种话,当真能够随便谈吗?

    反倒是张良已经平静了下来,看着姜林的眼神中,浮现出一丝光芒。

    紧接着,姜林的话音又再度响起。

    “法家李斯,也曾拜入荀夫子门下吧?”

    “如今在大秦大行其道的,可不正是法家吗?”

    “可同样的,大秦却有着诸多过于严苛的刑法。”

    “除此之外,六国复辟之意屡禁不止,当下始皇帝或许能够镇压得住。”

    “可若是待始皇帝百年之后,天下必定会再起刀兵!”

    “黎民百姓也会深陷水火之中!”

    这可本就是历史的进程。

    然而。

    伏念和颜路却都已经再难以保持平静了,脸色都显得有些无奈。

    若始皇帝百年之后,继承大秦天下的,应当就是这位公子扶苏了吧?

    姜先生如今当着扶苏的面谈论这些……

    难道是有意敲打扶苏?

    这可是在说,扶苏难以继承天下啊!

    扶苏此时也不由紧紧皱起眉头。

    不过。

    他心中所想的,却并不是姜林是否在训斥。

    而是在仔细地思索起姜林所说的这些大秦弊端。

    “姜先生必定是已经看出了什么……”

    他深吸一口气,紧握起拳头。

    姜先生所说的这些弊端,他也认同!

    姜林却像是对于众人的反应没有察觉,就只是平静地看着荀子。

    “所以,在我看来,大秦若真想要天下安定。”

    “应当有治世之学,能够安定天下!”

    “不知荀夫子是否认同?”

    他方才所说的话,荀子当然能够看得出来。

    而他现在所问的,便是荀子愿不愿意,让儒家学说,成为这治世之学!

    荀子捋起胡须,并未急着回答。

    他的双眼都缓缓闭了起来。

    半晌。

    他才又缓缓睁开眼睛,看向姜林,面带笑意。

    “虽千万人吾往矣。”

    听到此。

    姜林满意一笑。

    真不愧是荀子!

    今日一番接触,他对于荀子的印象,可比那东皇太一要好上无数倍!

    这位,的确是当得起后圣之名!

    谈论到这,姜林便不再将话语继续说下去了。

    话已至此,也用不着特意挑明了。

    待到之后,若是大秦需要一方显学治世。

    那么,儒家必定会首当其冲!

    “荀夫子大义!”

    姜林赞赏一笑。

    这也正是他对荀子的真正安排!

    当儒家在天下大行其道之时,荀子自然也可以当得起教化天下了。

    那到时候。

    眼前的这位老人,也必定会踏入儒家圣人之境!

    姜林很期待那一天!

    而此时的扶苏和伏念等人,都不由深深地看了姜林和荀子一眼。

    从两人的谈话之中,他们自然也都领悟到了那心照不宣的用意。

    想清楚了这些,他们的心绪都有些难以抑制的惊动。

    儒家,将会成为真正的治世之学吗?

    扶苏深吸一口气,看着姜林的目光中,充满了敬佩。

    姜先生这是在为天下黎民苍生都铺就好了一条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