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老婆都重生了

第九十九章 东阳镇

    2013年7月4日,上午9点,万里晴空。

    东旗五小前两天刚放假。

    林磊一家三口正开车往东旗县的小乡镇东阳镇而去。

    林磊的爷爷奶奶就是在东阳镇。

    “林磊,这几天学车怎么样?”骆玉秀坐在副驾驶问道。

    “刚学科目二。”林磊回到。

    “林国强,你教教你儿子呗,科目二都考些什么?”

    “科目二?”林国强开着车,想了下,“科目二是桩考、坡道定点停车和起步、侧方停车吧?”

    “是的。”坐在后排的林磊应答到,等着父亲传授经验。

    “科目二就是......”林国强憋了半天,“咋说呢,就是开车呗,有啥好教的,林磊你看我咋开就咋学。”

    “你这什么教法,看你开能学到什么?”骆玉秀想拍打林国强,但是见对方在开车,手在半空中又停下,“你传授一下经验,看着能学会什么?”

    林国强看到了骆玉秀的动作,他开始放慢车速,“开车嘛,多注意一下前后左右,稳一点就行了。”

    他这些年开车,基本上没出过事故,都是小心慢行,多注意行人,而小县城也就两个地方有红绿灯,近几年也没多少小轿车。

    通往县城的国道也就一条,根本就没有高速行驶过。

    “别说了,说个半天也说不出所以然来。”

    骆玉秀也不让林国强再教一些笼统的东西,一个数学老师,一点逻辑思维能力都没有。

    白瞎了。

    “林磊,你高考637就填了个湘楚大学甘心吗?”骆玉秀转移话题问起林磊。

    今年的高考成绩,6月24号晚上就出来,林磊爸妈当时高兴了好久。

    而且后来还知道,今天的湘省一本线才495分。

    林磊可是要比一本线高了快150分。

    虽然上不了青北,但是一般的十大名校还是能进去的。

    但是,林磊最后却选择了湘楚大学。

    “我觉得挺好的。”林磊回道。

    “林磊,我和你爸这些年在学习上听放任你的,你考取这么好的成绩我们都很高兴,只要你考虑好的事情,我们都支持你。”

    “嗯,谢谢爸爸妈妈。”林磊由衷地感谢。

    从小学开始,林磊就没挨过爸妈打,最多就是口头教育。

    林磊记得小时候自己只要做完作业去电子游戏厅打游戏,爸妈也不会多管。

    甚至他十岁生日的时候,爸妈还给他买一台小霸王,后来,林磊才知道,爸妈知道他喜欢玩游戏,但是担心去电子游戏厅会打架,才在家买了一台游戏机。

    在五小家属宿舍楼里面,这可是第一台游戏机。

    而到初中之后,自己爸妈管得就更少了,自己只要按时完成作业,自己出去打球或者上网,爸妈就不会多说一句话。

    当然,一定是把自己学习任务完成。

    “儿子,你......听你说,暮雨考了545分,她填到了哪个学校。”骆玉秀第一次问起此事。

    “她填的湘省师范大学。”

    “老林,我记得这湘师范也是在星城吧?”

    “嗯,应该在儿子填的湘楚大学隔壁,我们以前不是去过岳麓山吗?岳麓山下好几个大学。”林国强肯定道。

    “林磊,你和暮雨是不是商量好了的?”骆玉秀看向后头的林磊。

    “嗯。”

    “你们自己有打算,我和你爸是不会干扰你,更不会去打乱你的感情生活。”骆玉秀继续说道:“你知道暮雨她妈吧?”

    “嗯。”

    “你爸有一次送她妈回去,她说,她是不会支持暮雨大学时候谈恋爱。”

    林磊“嗯”了一声,说道,“暮雨有跟我说过,但是她说,只要我们到了大学,她妈也管不着,要我不用担心。而且,她之前因为填学校好像和她妈吵了一架,现在在她爸那里。”

    “她们家的事情,你也不要过多参与,你喜欢暮雨,我们也是看的出来,大学期间,是该谈个恋爱,但是你们平时也要注意一下,两个年轻人宿夜不归这种事情还是不要做了。”

    “嗯,我知道了,妈。”

    看来上通宵,爸妈也有点不乐意。

    一家三口又在车上拉了一会家常。

    不多时,就到林磊爷爷奶奶家。

    林磊奶奶叫李天一,喜爱东旗县的一项地方曲艺——渔鼓戏。

    曾经也是渔鼓戏的演绎者。

    林磊的爷爷曾经也是一名教师,已经七十多岁了,身体好像越来越差了。

    当年,他不仅教书,还会楹联赋诗,所以经常会去红白喜事做先生,也是那个时候认识的林磊奶奶。

    之后,林磊爷爷回来教书,仍然落下了一身病。

    这些年,也是凭着奶奶的照顾和中西药过日子。

    当然,林磊爷爷喜欢楹联赋诗的爱好也没落下。

    林磊初中的时候,经常会教他怎么写对子,还给了林磊一本很老的书——《声律启蒙》。

    上面的字都有点模糊不清,不过,前面的几个句子,林磊依然记得。

    “云对雨,雪对风,晚照对晴空。来鸿对去燕,宿鸟对鸣虫。三尺剑,六钧弓,岭北对江东。人间清暑殿,天上广寒宫。两岸晓烟杨柳绿,一园春雨杏花红......”

    林磊爷爷对那本书的文言文句子,好似十分清楚,甚至他现在还能背得一些古诗文。

    一到门口,林磊就看到了爷爷——林能柔,正坐在院子阴凉处的摇椅上看书。

    “爷爷。”

    “哟,是磊子来了。”林在石战战巍巍想要站起来,林磊连忙跑过去扶着。

    “孙子回来了?”

    林磊奶奶也从房间出来,她的身体明显更健朗一点,声音因为以前唱过渔鼓戏的原因也异常响亮。

    “国强和玉秀也来了。”林磊奶奶李天一也帮忙扶着林在石,看向后面的林国强和骆玉秀。

    “爸妈,给你带了点东西。”骆玉秀也迎了上来。

    “哎,带什么东西嘛,家里又不缺。”李天一口头说着,手却接过礼物。

    东旗县老一辈的风俗就是这样,晚辈上门一定得带东西,长辈喜欢晚辈就一定要接过礼品,表示接受孝敬。

    至于新一代的风俗,自然就没那么在乎了。

    “林磊,听你爸说,你考上好大学了?”林磊搀这林在石回到屋子。

    “嗯,湘楚大学。”

    “哟,好大学,好大学。你小时候就聪明,当时要你背我那些声律,你一背就会,你爸却硬是不学。”林在石把手里的古诗词册放在床上。

    “老爷子,你们那一代的东西,现在都不盛行了。”林国强一边喝着水一边说道。

    “你懂什么?你们这一代,把老一辈的东西都忘了。现在镇子里那些个先生在红白喜事上喊个乐子都不会喊。还先生呢?哭丧也不会哭,所谓哭丧!就是要哭出来,还那渔鼓戏,也没几个人会唱了。”

    林能柔一连说了好几句,但是,刚说完,又开始咳嗽起来。

    “又发脾气了,没看到你朋友给你写的‘忍’字吗?以前被挨打的事情又忘了?”李天一一边张罗一边说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