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从何来

第四章:周而复始

    关风睁开双眼,窗外两只雀儿又在叽叽喳喳叫个不停。

    晨光如水,透入纸窗,他惬意地伸了个懒腰。

    “吱~”轻微地推门声响起,小兰捧着脸盆蹑手蹑脚地走了进来,见他坐在床头才欣喜道:“少爷,你终于醒了?”

    “嗯……嗯?”关风只觉一股凉意从尾椎骨直冲天灵盖,瞪大眼睛问道:“终于醒了?小兰,你为什么要说终于……今天是什么日子?”

    小兰看着他骇人的目光,畏惧地向后退了一步:“今天是初九啊少爷,怎么了?”

    “初九?怎么可能是初九!不可能!”关风疯狂地大喊道。

    小兰吓得一屁股坐倒在地上,脸盆哗啦地倒翻在地,等她回过神来,关风已经跑了出去,她哭喊道:“陈伯,出事了……”

    熟悉的街道,熟悉的县衙大门,熟悉的石狮子,站在县衙侧门口,则是那熟悉的铃铛声!

    一模一样的人物场景再现。

    “叮。”

    关风一脸木然地抽刀出鞘,进门后二话不说劈向一脸懵然的何正义,短短数招便将刀架在了他的脖子上。

    “大人,这是做什……”正说着,他眼中恶光一闪,仰头便要吐出毒气。

    关风看也没看他,横刀拍在他嘴上将他拍晕了过去。

    “何正义勾结妖人,残害同僚,我有充足证据,速速将这妖道拿下。”

    差吏们震惊地互相张望,还是拿起兵器将火炼道士叉倒在地。

    关风掐住火炼后颈,提小鸡似的一把拎起:“臭道士,拔了这人魅身上的剑,究竟会怎么样?”

    “万万不可,大人!小道是一时猪油蒙了心,贪图何班头给的好处,但这人魅身上的命器真的拔不得!若是拔了,这一县的百姓都得遭殃,求求大人,千万不要拔!”火炼道士大惊失色,连连顿首,看神情倒不似作伪。

    “绑起来压下去,跑了拿你们是问,还有……”关风脸色阴晴不定地看向大堂正中的这口棺椁,“打开县衙大门,将这棺椁摆在门外!”

    “快去看,快去看,县衙门口围了好多人,好热闹!”

    “听说是县尉大人准备降妖。”

    “啊?还有这种事。关县尉还会降妖吗?”

    “呀!怎么还有口棺材的啦?晦气晦气,快走啦……”

    县衙外人群围了里三层外三层,众人议论纷。不多时,路边小贩闻讯而来,开始在附近叫卖。

    只见关风衣衫不整,身上只着一件小衫,拎了条板凳便坐在县衙的门口,死死地盯着台阶下棺椁中的人魅!

    附近嘈杂的声音反倒让他心中稍安。

    只有这女魅,只有她了,这几天的事情都是围绕着她,一定与她有关。

    “这关县尉是不是受什么刺激了?”

    “哎?不是说在除妖吗?”

    “啊哟,哪里这样除妖的啦?我看是……”

    隐约的话语从风中传来。

    清晨到黄昏,关风纹丝不动,直至人群逐渐散去,他才注意到目光担忧的陈伯跟小兰。

    恐怕他们也已经站了一天了。

    “陈伯,今夜我要在这盯着妖物,每个时辰你给我报时。”关风眼带血丝,沙哑道。

    陈伯重重地点头道:“是,少爷。”

    月光皎皎,白天围在县衙门口的人群早已散光,陈伯跟小兰搬着小凳子坐在关风身边,县衙内只有几个值夜的差吏,时不时面色怪异地向关风的所在瞧去。

    小兰一只手托着的脑袋突然垂落,惊得连忙抬起,又迷迷糊糊地嘟囔道:“少爷,你要不要喝点水。”

    关风揉揉她的脑袋没有回答。

    陈伯站起身来走了几圈,活动活动筋骨,随后到他身边轻声道:“少爷,快寅时了。”

    关风点点头,看向棺中,月色下这女魅的面貌愈发显得柔美娇弱,若是睁开眼,却不知是一张怎么样勾人心魄的脸?

    “莫非熬过去了?”他想道,随即意识陷入黑暗。

    ……………………

    关风醒了,但他有些不敢睁开眼睛。

    两只雀儿在窗外叽叽喳喳地吵闹,他竖起耳朵静静听着,试图分辨与之前的是否有不同。

    “吱~”推门声又响起。

    他的心中骤然涌起一阵暴戾,抽出那柄郡守赐的宝刀,一刀便要劈下。

    “幻觉,都是幻觉,这一定都是幻觉!”

    但一想到眼前少女昨夜睡梦中都在嘟囔少爷的模样,关风颤动的手无论如何再下不去。

    他丢开宝刀,面色灰败地问道:“今天是初九吗?”

    小兰像只鹌鹑般哆嗦着点了点头。

    “呵呵,初九!还是初九!”关风惨笑道,笑着笑着,便有泪落下,“为什么还是初九啊?”

    “对了,刀,郡守赐的刀,去郡城!”关风眼眸一亮又升起了希望。

    “若是幻术,恐怕也难以复制郡城的森严气象!若是其他鬼魅妖术,又岂能敌得过郡城的高人?我要去郡城求救!”

    他扯过衣衫,冲入马厩牵起两匹骏马,翻身而上,一路朝着郡城飞驰而去。

    “自古月大帝统一天下,划分九州以来,已有千余年。丰禾帝国武力太盛,刚则易折,因此三世而亡。后有岑姓天师辅佐大离,命中得国祚八百年,八百年后,天命既断,人力徒呼奈何!所以大离帝国又为当今的大玄所灭。而大玄帝国至今百余载,于九州每州之内又各划分八郡,立郡府以安天下,至今算得上风调雨顺,国泰民安。”驿道边的茶馆,说书人正鼓动嘴皮喋喋不休。

    “小二,给马多喂点,水给我装满,要快!”来人脸色苍白,哑着嗓子说道,一股疲倦之意深深地刻在他脸上,正是关风关县尉。

    从清晨到现在,他也不知骑行了多少里,身边的两匹骏马只剩下一匹,另一匹已经被他生生累垮。

    即便如此,若非怕马匹受不住,他也不愿停下。

    以往去郡府,都是跟着大队人马,坐着马车悠哉游哉地前行,并且有专人带路,何时记过路途。

    像今天这般,嗓子被风刀刮得生疼,两条大腿甚至磨出了血,更是从未有过。

    “此地距离郡府还有多远?”

    小二见他一身官服,不敢怠慢,忙回答道:“回大人,还有二百余里地。”

    “二百余里,还来得及。”关风咬着牙抛出一锭银子,拎起水袋,翻身跃上马匹,扯动缰绳如离弦之箭,一冲而出。

    茶馆中说书人喝了会茶润了润喉,接着说道:“如今这天下除了朝廷之外,又有无数修行门派,其中以天下剑派、东方院、本来门、真清观、归元阁、须弥寺等六大派为尊,这六大派中的本来门,乃是我江州本地土生土长的修行大派,派中高人数不胜数呐~”

    话语在清风中渐渐晕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