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买椟还珠
楼兰文与佉卢文有着相似之处,而后者则源自古代的犍陀罗地区,是公元前三世纪印度孔雀王朝阿育王时期所使用的文字。
佉卢文,是梵语中“佉卢虱吒”的简称,意寓为“驴唇”。
有一种传说,这种文字是由一位名叫“驴唇”的古印度仙人所创。
实际上,佉卢文很可能是在公元前波斯人统治印度次大陆西北部时,由阿拉米字母逐渐演变而来,尽管尚未发现确凿的证据来证实。
温碧君通过对萧若虚所提供的那本古籍的深入研究,并与佉卢文进行了细致的对比。
已经初步掌握了楼兰文的文字特性和语法结构,因此,她能够分析出这几个字的含义:金乌方壶,买椟还珠。
萧若虚好奇地询问:“这几个字,究竟蕴含着怎样的意义呢?”
温碧君耐心解释道:
“金乌方壶,是楼兰时期的青铜盛酒器,制作工艺极为精湛,采用了分铸、圆雕、浅浮雕、细刻、焊接等多种复杂技法。”
“这件青铜器不仅是归墟市博物馆的镇馆之宝,更是这次楼兰古国展览的核心展品。”
萧若虚听后,沉思片刻,然后说道:
“买椟还珠,意指买下盒子却退还了珍珠,本末倒置、取舍不当?”
“难道说金乌方壶虽然被视为镇馆之宝,但实际上它只是一个‘盒子’,而真正的‘珍珠’却被忽视了?”
温碧君摇了摇头,说道:
“在金乌方壶被发掘后,曾利用X射线对它进行透射,通过接收并分析透射后的X射线信号,重建了方壶内部的三维图像。”
“然而,并没有发现壶内隐藏有任何其他物品,所以,你的猜测可能并不准确。”
萧若虚眉头紧锁,提出疑问:“难道说,里面的东西,在发掘之前,早已被人取走了?”
温碧君轻轻摇头,回应道:“发掘金乌方壶时,我亲自在现场,可以确信并没有盗挖的痕迹,方壶取出时,内部也是空的。”
萧若虚好奇追问:“你也在现场?你曾经去过楼兰古城遗迹吗?”
温碧君解释道:“实际上,这尊金乌方壶是在归墟市被发掘的,也许,楼兰古国的人曾经来过,并将这尊珍贵的青铜器带到了这里。”
萧若虚若有所思地说:
“这样看来,‘买椟还珠’的意思是不是暗示着,在金乌方壶的下方,可能埋藏着更加珍贵的东西?“
“而在你们发现金乌方壶后,并没有继续深入挖掘下方的土壤?”
温碧君点头赞同:
“你的推测很有道理,在当时发掘金乌方壶时,我们的确没有继续深入挖掘。”
“一方面是因为我们主要关注的是青铜器本身,另一方面也是出于保护遗址的考虑,我们不想过度破坏现场的土层结构。”
萧若虚眼前一亮:“这么说来,真正的‘珍珠’可能还隐藏在金乌方壶被发掘的地方?”
温碧君表示赞同:“不排除这种可能性,金乌方壶被特意放置在那里,或许真的是作为某种标识或指引,指向一个更重要的发现。”
萧若虚迫不及待地追问:“那么,发掘出金乌方壶的具体地点,究竟在哪里?”
根据温碧君的提示,萧若虚来到了金乌方壶的发掘地点。
这里是一口千年古井,方壶便是在井底被挖掘出来的,如今,这里是归墟市免费旅游景点之一,但是游客稀少。
萧若虚来到井边,井口边缘,一丛蔓藤,从井沿的缝隙中生长出来,叶片边缘勾勒出细腻的锯齿状纹理。
它们缠绕在一起,形成了一条生机勃勃的绿色绳索,从井口缓缓垂落,直至消失在井底深处。
要爬下这口井,借助这蔓藤无疑是最佳选择。
在确定井下没有人后,萧若虚将事先准备的洛阳铲、木杆、手铲和铁锹扔到井底。
洛阳铲能够深入地下提取土层样本,通过对铲头带出的土壤质地、颜色和包含物进行分辨,判断地下有无遗存及其分布。
手铲主要用于精细发掘,可以刮面、清土、找边、划线,铁锹在需要快速清理大量土壤时使用。
萧若虚小心翼翼地用手试了试蔓藤的牢固程度,确认无误后。
他双手紧握蔓藤,双脚寻找着井壁上突出的石块作为支撑点,一步一步向下攀爬。
随着他的动作,蔓藤轻轻摇曳,叶片间偶尔洒落的几滴露珠。
随着深入,井内的光线逐渐变得昏暗,他的目光时而望向井底,时而抬头望向那越来越远的井口。
枯井的井底,是一处被时间遗忘的角落,井壁斑驳,石缝间顽强地生长着几缕细草,却更显其荒凉。
井底铺着一层厚厚的枯叶与尘土,混杂着往昔雨水的痕迹,散发出一种沉闷而陈旧的气息。
一束微弱的光线从井口艰难地穿透而下,勉强照亮了这一方狭小的空间。
在这死寂之中,偶尔能听见井壁间细微的回响,井底中央,一块残破的石板孤零零地躺着。
上面刻着:
世人皆瞩目前之利,而忽于深远之图,目光短浅,只见蝇头小利,而昧于大义所在。殊不知,利有深浅,图有远近,只顾眼前,必失长远,悲夫!
原先挖掘金乌方壶所留下的坑洞虽已被回填,但仍依稀可辨一些挖掘的痕迹。
洛阳铲,长四十厘米,直径达二十厘米,一旦装上那韧性十足的木杆,便能深深探入地下十米。
萧若虚首先挥动铁锹,铲除那些回填的泥土,这些泥土较为疏松,即便如此,也耗费了近两个小时的时间。
再往下,泥土变得坚硬起来,显然,上一次的挖掘工作正是在这里结束。
萧若虚手持洛阳铲,深入土层,小心翼翼地取出样本,细细观察其结构是否均匀。
不均匀的土壤结构往往暗示着地下曾有过挖掘活动,然而,眼前的土壤结构却异常均匀,这表明地下并未遭受过挖掘,有遗存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接着,他转而仔细辨别土壤的颜色,不同的土壤类型和层次往往呈现出不同的状态。
生土的颜色通常较为纯净,灰土中可能蕴藏着大量的包含物,而夯土则显得尤为坚硬。
若土壤颜色突然发生变化,很可能是地下遗存的迹象,但遗憾的是,眼前的土壤颜色十分纯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