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探诡案

第73章 仁义善恶

    萧若虚沉思着说道:

    “虞信陵以一枚硬币为引子,指引我发现了那本《金刚经》,经书中的四段标注,都已在这面墙上出现。”

    “唯独那句‘离一切诸相,即名诸佛’的竖匾,在经文中并无标注,其中定有玄机。”

    他伸手摘下那块竖匾,意外地发现它比预想的要沉重许多,翻转过来一看,原来背面的木框上竟嵌了铁块作为配重。

    他接着卸下其他竖匾,发现每一块背后都有配重,但重量却各不相同。

    萧若虚又仔细检查了墙上的挂钩,发现它们深深地嵌在墙壁中,墙壁内隐藏着某种机械结构。

    这些挂钩在受到一定重压时,会产生向上的弹力,那是重力感应装置,类似与弹簧秤的工作原理。

    萧若虚喃喃自语:

    “那看来是一个重力感应系统,只有按照特定的规则,将这五块竖匾挂在合适的挂钩上,才能触发内置的机关,但问题是,这个规则究竟是什么?”

    他尝试按照重量递增或递减的顺序重新挂上竖匾,但都不见成效。

    无奈之下,他的目光又回到了‘离一切诸相,即名诸佛’那块竖匾上。

    他意外地发现,‘离一切诸相’这五个大字中,各巧妙的隐藏着一句小子,不仔细看,很难发现。

    这五句话分别是:

    “如来者,无所从来,亦无所去,故名如来。”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离一切诸相,即名诸佛。”

    “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

    “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

    萧若虚喜形于色,他确信已经找到了正确的排列方式,于是,他按照那五句话的顺序,将竖匾重新安装上去。

    竖匾的重量恰到好处地对挂钩产生了压力,精确地触发了隐藏的重力感应系统。

    随着一阵低沉而机械转动声,墙壁中隐藏的旋转门缓缓打开,显露出背后的隐秘空间。

    萧若虚转身面向二人:“我先进去看看,你们先在外面等着,如果一个小时后我还没出来,就打电话通知楚云鹏。”

    秦怀玉立刻表态:“我跟你一起进去。”

    萧若虚有些犹豫:“我不确定里面是不是安全。”

    秦怀玉的眼神坚定:“正是因为这样,我才要和你一起进去,两个人在一起,总有个照应。”

    萧若虚看着秦怀玉那坚定的眼神,心中不禁涌起一股暖流。

    他知道,秦怀玉虽然平时话不多,但在关键时刻总是能够挺身而出,他点了点头,同意了秦怀玉一同进入的请求。

    这时,魏欣怡也站了出来:“我也一起去。”

    萧若虚摇了摇头,坚决地说:“不行,总得有一个人在外面接应,万一我们遇到了什么意外,还需要有人在外面联系救援。”

    魏欣怡虽然有些不甘,但也明白萧若虚的考虑是有道理的,于是,她点了点头,同意留在外面接应。

    但她的眼神中仍透露出几分担忧,她看着萧若虚和秦怀玉:“你们一定要小心,如果遇到什么危险,记得立刻回来。”

    萧若虚微笑着点了点头,他深知此行的重要性,也明白魏欣怡的担忧。

    他轻声安慰道:“放心,我们会小心的,一个小时后,无论结果如何,我们都会出来。”

    说完,他转身和秦怀玉一起踏入了那扇旋转门,门后面是一间书房。

    房间当中放置着一张红木长桌,桌面上整齐摆放着笔墨纸砚和名人字帖。

    长桌前方墙面上悬挂着一幅《孔子行教像》,画中孔子头扎儒巾,双手作揖,雍容尔雅,须发飘逸。

    画面上方题写:先师孔子行教像;右上方题写:德侔天地,道冠古今,删述六经,垂宪万世;

    左下方落款:吴道子笔;长桌后方,高悬一楷书匾额,上书“仁义善恶”四字;

    长桌右侧,正对着房门,是一排红木书柜,整齐陈列着各类经史子集;

    萧若虚从左至右,自上而下仔细查看着这些书名,当看到《论语》的时候,伸出右手食指,将书轻轻往里推入。

    推到1/4处时传出了轻微的“咔”的一声,并被卡住再也推不动了。

    萧若虚心中一喜:

    不出所料,机关果然隐藏在这些古籍之中,尽管书籍种类繁多,但只需耐心尝试,逐一排查,要找出机关的所在,也并非什么难事。

    但是,若机关不止一处,且触发的次序有着严格的设定,那么种种可能性交织在一起,就如同一个错综复杂的谜题。

    若是没有任何提示,想要解开这个谜题,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所幸那幅《孔子行教像》和“仁义善恶”四字提供了线索。《孔子行教像》确定了触发机关的这些古籍都属于儒教经典。

    也就是说属于“经”部,这样就排除了3/4的可能性。而“仁义善恶”中的“仁义”自然是孔子所提出的“忠恕之道”,

    “忠”指的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恕“指的是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君子只有行“忠恕之道”才能成就仁义的品质;

    “仁义善恶”中的“善”字,则是理想派的孟子所提出的“性善论”,孟子道性善,言必称尧舜。

    他认为人性起初都是善良的,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

    “仁义善恶”中的“恶”字,则是务实派的荀子所提出的“性恶论”,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

    荀子认为人的本性是邪恶的,而世间所见的善良行为,是后天教化的结果。

    正因如此,人性中的阴暗面需要师长的教诲、法度的约束、礼仪规范的引导,来加以制衡与矫正。

    想到这里,萧若虚又依次按入了《孟子》和《荀子》,在两声“咔”的机关触发声后,书柜下方传出齿轮传动的声音。

    中间的书柜缓缓下沉,直至其顶部与地面完美对接,其表面的纹理与地面融为一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