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58残明血歌

第一百一十章 建水城外的战斗

    高青林在建水城城墙上后悔。

    他后悔没有多带一些人马前来,也后悔没有更早一些支援石屏、元江。

    他带着装备新式火枪的第十九协,一路从蒙自赶到建水,攻占了城池。

    谁知,哨探才放出去一天,就得到了清军已经攻破石屏州,石屏总兵许名臣、土官龙赞扬已经率军撤回了元江。

    建水距离元江,正常情况下,半月就能赶到,只是,破了石屏的清军,也得到了建水失陷的消息,分出一军赶来。

    第十九协,已经没法继续赶往元江了,只能就地防御,挑选熟悉地理的向导,看能不能在城外打个埋伏。

    佯攻昆明,围魏救赵的计策,高青林也想过,只是,昆明还有一半满兵,一半绿营在,几千人扑过去,恐怕再也回不来了。

    信使已经派去元江,希望那嵩所部能主动撤退,到更南边去,让开敌人的锋芒,在运动中利用熟悉地理的优势,打击清军。

    就是不知道那嵩,会不会采用……

    派往滇西、滇西北的等各处的信使也有十几路,都是进云南后,打听到的明军余部消息。不管是不是真的,不管有多离奇,高青林和黄事忠协商后,都派出了信使联络,希望他们开赴文山、广南,和平南军并肩作战。

    只是,时日尚短,还没有什么效果。

    扑向建水的清军,来的很快,哨探来报,领兵的是固山额真卓罗,兵员约有5000人,有500满兵骑军,行军很是谨慎,每逢避不开的山谷、险要之地,都要反复搜索,确认没有埋伏之后,才率领大队通过。

    卓罗这么谨慎的性子,让高青林更赶到棘手,城外埋伏,怕是没有希望了。

    建水城被清军肆虐甚重,城内青壮纷纷报名参与固守,只是人数不多,只有千人。至于老弱,高青林此前已派人护送,往蒙自方向而去。

    如今的建水城,差不多就是一座兵城,人员还好,只是缺粮,粮食只够半月,不宜固守,只能速战速决,与清军野战,一决胜负。

    连续几日,建水城的青壮都被组织起来,在清军奔来的方向,设置拒马桩,挖掘壕沟,堆积障碍,依托小山,设立阻击防线。

    卓罗小心谨慎,那就意味着他看到防线的第一反应,是派人反复试探,这就是打赢第一场的关键。

    消灭一波是一波嘛!

    消灭的次数多了,一旦发现对方只有自己一半人马,卓罗还会傻乎乎的派小队试探?不全军扑上才怪。

    防线还没修好,清军就到了。

    一股大约百人的清军前哨,排着惯常的战斗队形,相互掩护,小心翼翼举着盾牌,绕过拒马桩,顺着壕沟之间的通道,一点点摸向防线。

    忽然,防线后闪出两百余名平南军,一起放枪,将靠近的清军放倒了一半,剩下的人不仅没有被吓到,反而想趁着火枪装弹的机会,一鼓作气扑上来。

    钢刀闪耀,跑在最先的清军已经翻过了防线,跳了下去,紧接着,冲上来的清军也纷纷举着钢刀杀了下去。

    卓罗在远处举着千里镜观看,自家兵士的勇猛,他还是很赞赏的,没有屁滚尿流退回来反而杀了上去,放在哪里,都堪称精锐了。

    防线后看不清楚,远远的只能听到喊杀声,刀枪撞击声,以及受伤、战死时的惨叫。

    卓罗手指轻轻打着数,计算着时间,差不多有半刻钟,喊杀声才渐渐止息。

    抬起千里镜,卓罗看到身上染血的明军跳上防线,将一个个辫子人头扔了出来,一颗,两颗,十颗……

    “都阵亡了,从时间上看,明军战力一般啊,只是火枪,唬人了些。”

    骑马跟在身旁的绿营总兵张恩光做出评价,提议一鼓作气,冲破明军防线,然后发挥骑兵优势,扫灭贼人。

    卓罗看了一眼张恩光,心想着送死的事儿,总是有人争着去,当下便点了他的将,让他带领自己的3000部下,推平明军防线。

    张恩光本来是云南明军,五月份认为大明气数已尽,杀了主将当投名状才投的清,这时开口评价,本已经存了要表现一把的心思。

    一听命令,当即催马回了本部,安排进攻去了。

    他手下的3000人,大部分是跟随他投降的明军,只有少部分,是吴三桂派来的关宁军,那些人把上下军官的位置,占了大半。

    卓罗下的命令,这些人自然是不敢违抗,分了前、中、后三部后,趁着炮火刚打了两轮,就率部按次序冲了上去。

    拒马桩难不倒冲上来的绿营步兵,只是壕沟比较麻烦。第一波没打算填坑,顺着明军预留出来的通道,企图以快打快,冲上防线,不料在通道内排成了密集阵列。

    防线后的火枪,变成了三列,每一轮枪响,就有一排排人倒下。绿营趁着火枪填充的空隙不断往上冲,在损失了数百人、尸体就地填了壕沟后,跳进了防线后。

    张恩光在后面看到,大喜,催促中、后两部前冲,一举打破明军防线。

    清军就像海浪一样,顺着尸体填满的壕沟冲过来,跳进了防线后。

    平南军的火枪越来越响,最后连成了一片,直到三轮之后,才停了下来,换成了刀枪触碰的喊杀声。

    满防线都是惨叫,分不清到底是明军的,还是清军的,也看不清究竟是谁占据了优势。

    防线与小山形成了一个隔断,背后的情形,站在卓罗的角度,看不清楚。

    “你!去看看!”

    卓罗踢了一脚张恩光,张恩光不敢有怨言,带着仅剩的百余亲兵,弃马冲了过去。

    直到站在防线上,张恩光才看清楚防线后的情形。

    到处都是厮杀,距离这道防线两百米,还有两道壕沟、羊马墙都成的防线。

    自己脚下,看服色,死伤的大多是绿营,中枪的占多数。

    张恩光可以想象的出来发生了什么:

    绿营跳下防线,以为贴身混战,肯定能将明军火枪手杀个人仰马翻,结果呢,跳防线才发现,火枪手已经撤向二道防线,绿营紧追不舍,被二道防线的火枪阵又打了三轮。

    密集弹丸之下,清军死伤惨重。

    仅剩的人马,被明军刀盾手赶了出来,结阵厮杀,结队厮杀,眼看着绿营兵越来越少。

    张恩光下令鸣金,不远处还在纠缠的清兵,闻声就撤,生怕跑的慢了。明军却没有分散追击,却是在号令下列阵,刀盾手在前,长枪手在后,火枪手在最后,排着阵势向前。

    张恩光跳下了防线,率先领着亲卫逃向卓罗方向。

    背后跟着的是失魂落魄的绿营兵,士气低落的,仿佛刚刚气势汹汹杀进防线的,不是他们一样。

    卓罗皱了皱眉头,骂了一声废物,派出骑军接应。

    只看到明军追到防线,便不再追赶,放了一排枪,算是送行。

    逃回来的清军,只剩下1200人,短短的半个时辰,大半兵力折损在死亡防线内。

    张恩光跪在卓罗马前,言语都不太利索了,禀告他看到的一切:对面的明军晃点了他们,实际兵力,应该有四千左右。

    卓罗高举马鞭,劈头盖脸抽了他一顿,张恩光跪在地上,一动也不敢动。

    “废物,都是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