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58残明血歌

第一百二十章 我欲效邓艾伐蜀,敢否?

    李柘收到了王归正转来的军报,笑了笑,随手就扔给了参谋司。

    对于城防图是真是假,他没有兴趣猜,局势如此,若是第九镇战斗力已经形成,那出击一下,未尝不可,万一赢了呢?

    至于真假,看清军反应就知道。若是一直在调动,调整,那么就是真的,要是清军不动,等过几天扑上来攻打南康城,那就是假的了。

    以不变应万变,这就是李柘和诸位大将,确立下来的思路。

    不过,既然清军出了招,江西北部各府县都派出了援军给赣州,而吉安府兵马两个月前折损在黄泥岗大战中,平南军若是没点动静,有点太看不起尚可喜了。

    “振业,第二镇恢复的如何了?”

    曹振业一听,就知道机会来了,虽然不知道殿下为何提前询问,但是总归是个好事:

    “第二镇齐装满员,只是战斗力,尚待恢复。殿下尽管下令,第二镇没有孬汉子!”

    “我欲效邓艾伐蜀,敢否?”

    曹振业浑身上下热血沸腾,激动了,邓艾伐蜀之计,不就是主力对峙,偏师出小道绕路,直攻核心嘛!

    “末将领命,必将直捣中枢!”

    李柘眯了眯眼睛,决定加个码,指了一个亲兵:

    “去,请高应凤过来!”

    不多时,高应凤进门,看到曹振业和李柘两个人在,心知可能是江西战事有变,自己的机会来了。

    “殿下!”

    李柘嗯了一声,笑着问道:

    “若给你一协亲军,支援江西战场,你会如何?”

    高应凤对着地图仔细衡量了一下,方才回答:

    “若有一协,从南安抄小路,直上吉安,骚扰临江府,直逼南昌府,扰乱赣州外围,逼迫清军分军,减轻我军前线压力。”

    李柘不置可否,问曹振业:“你看,如何?”

    曹振业大概明白李柘想些什么,点了点头:“不错!”

    “第二镇的预备方略就是这样,应凤,你带着一协亲军,暂调第二镇,一齐北上吧,明日就出发!”

    “是,殿下!”

    李柘拍了拍曹振业的肩膀,缓声说道:“孤军深入,全靠你了。准许你按平南军政策就地筹粮、补充兵马,我会尽快派人支援的。”

    曹振业激动的满脸通红:“此战必成,平南军必胜!”

    “平南军必胜!准备去吧!”

    曹振业和高应凤退了出去,李柘计算了一下路程,从韶州到南安,需要4天,从南安抄小路到吉安府,至少需要七天,进了吉安府,一路攻向府城,最快也得半个月。清兵倒是不多,一大半时间都在赶路。

    吉安府城也是大城,即使有内应接应,最快也得要三天。这时候,清军应该反应过来了。只是,要不要缠住赣州前线的5万清军,给曹振业部创造机会,李柘还没有拿定主意。

    若是守城,清军自然想撤就撤,若是想纠缠上,就得追着打野战了。第三镇、第四镇再强,也只有三万人。

    “还是得事先迫使清军分兵……,若是如此,就等不得了。”

    李柘给王归正写了封密信,直言第二镇已出发消息,建议王归正视前线情况,修改作战计划。第九镇要不要先出手,攻击于都方向,左右合围,让王归正视战况而定。

    总之一个要求,只能胜,不能败!

    在此基础上,最大限度掩护北上兵马行动!

    至于王归正会怎么想,李柘不太在意,王归正的目标是赣州,有了第二镇的相互掩护,三个镇要是拿不下赣州清军,那就只能等着清军杀进广东了。

    目前的广东,虚弱至极,只有水师总镇、还有剩余的两个协亲军,再然后,就是各府县的守备军了。

    铭牌、暗牌都已经出手,就连赣州人、左王傅夏时勉,都被派去了南安,监管民政事宜。

    这要是打不赢,等死吧。

    李柘承认这是一场豪赌,但也是一个难得的机会,江西既然打响了,就注定会成为接下来的主要战场,平南军不主动,那就只会挨打,既然要打,那就打咯!

    淮国公马宝到韶州府城的时候,正好看到第二镇开拔。

    近2万大军浩浩荡荡,士气高昂,列队向北而去。

    “好一支精壮之军!”

    即使带领过无数兵马,马宝依然不吝啬对第二镇兵威的赞叹。

    自从吴子圣派人联络之后,马宝犹豫再三,最终还是带着仅剩的800残军,退到了文山,原则上同意加入平南军。

    按照约定,马宝会在见过殿下之后,直升第九镇统制,赴江西任职。麾下的800残军,将会被直接拉回广州,交由新军司派员重整。

    从云南一路行来,马宝不知道发出了多少赞叹,第五镇防守有方,第六镇士气高昂,第八镇初生牛犊,第二镇威武雄壮。

    原先被降为平南军参将衔的不满,随之而去,一路上,已经有了安居乐业、繁华迹象的民生,也让马宝留恋。

    “淮国公,如何?”

    李柘止住了左右的通报,直接走到马宝身后,开口询问。

    “自然是天下精锐,平南军名不虚传!”

    “淮国公满意就好,走,欢迎宴已备好,边吃边聊。”

    李柘不等马宝回复,拉起他的胳膊就走。马宝别看才32岁,已经是百战名将了,既然好不容易盼到,自然想让其彻底归心。

    马宝随着在前,麾下将领李贵、焦宏曹、贺天云、曹福德、单泰徵跟着在后,一同去了府衙。

    酒到半酣,马宝开始诉说在云南的各种战败,一直说到叙国公马惟兴、将军塔新策等人的无奈降清,话到深情处,嚎啕大哭。

    李柘亲自安慰马宝,军帅府的各位见状,也纷纷安慰其余将领。

    好一阵子,才平静下来。

    宴席之后,众人转入议事厅,正式开始谈事。

    李柘毫不客气,拿起一份早已准备好的任命,朗声说道:

    “淮国公,既然成了一家人,那我也不客气了。我意,任命你为第九镇统制,平南军参将衔,满编15000,目前由代理副统制、第二十五协协统徐九亨代掌,前去交接即可。”

    “第九镇下辖三个协,第二十六协协统孙应科,第二十七协代理协统刘勇,都是敢战之人。另外还有炮兵标标统孙自在,骑兵标标统暂缺,你可自行任命。”

    马宝大礼谢过,略加思索,就开口禀告:

    “殿下,我麾下这五人,也都是能征惯战之辈,若论骑兵本事,贺天云最为出色。我想举荐贺天云任第九镇骑兵标标统,不知殿下之意如何?”

    李柘当即准许:

    “可,暂领平南军都司衔,用战功说话!骑兵标标统等同协统,努力!”

    贺天云大喜,当即拜谢。

    这跟来的五个人,居然是他拔了头筹,如何不喜。

    “李贵、焦宏曹、曹福德、单泰徵,暂调参谋司任职参谋,都司衔,有缺再补,就这样吧!”

    “谢殿下!”

    “淮国公,江西战事紧急,休息两日,就上任去吧,我会给王归正等传信告知,前线战略如何,你一到便知。”

    “第九镇虽然是新建,却是以亲军协战功赫赫为基础的,莫让第九镇失了威名!”

    马宝再次拜下:“必不相负,平南军必胜!”

    李柘赶忙扶起:

    “那我就等着胜利的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