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58残明血歌

第一百四十六 对白文选的最终安置

    郭之奇的询问,让李柘有些踟蹰。

    他已经考虑了好久,但是对白文选的安置,依旧没有合理的办法。若是永历皇帝没有晋升白文选为亲王,还好些,只是如今,这不伦不类的亲王规制,让李柘更加头疼。

    像唐王、鲁王那样安置吧,一来不合规矩,那俩人都是一字王,二来,白文选也是百战名将,就此离开了战场,容易对前来投靠的明军产生不良影响。

    “你们以为呢?”李柘问连城璧等人,此次这么多将领前来,若想妥善安置,可能就得新建一镇了,但是内库并不宽裕,所以这事儿,不能他亲自来提。

    李勋得到了示意,开口说道:“白文选虽然此前功勋卓著,但如此级别的将领投靠,没有先例。按照此前平南军的惯例,张国用、赵得胜、王启隆、魏豹、王升等人,可授平南军游击衔,协统;马惟兴、祁三升、李嗣兴,可授平南军参将衔,副统制;至于白文选,最少也得如马宝的例子,新建一镇。”

    李勋说着,连城璧心里算着,听完大惊:“五个协统,三个副统制,一个统制?还要新建一镇?”

    李勋点点头,“其实不难,此次来投的明军,可整编出大约一协人马,若是派出一协混编,搭出一个镇的框架,其实只需新招募半个镇,就足够安置了。反正无论如何,这批明军的安置,肯定是要进行的,还不如直接混编。”

    “若是如此,尚可接受。”郭之奇心里算了一下账,冲着连城璧点点头。

    连城璧看向李柘,李柘沉思片刻,也点点头:“如今已是七月,到年底前,招募半个镇,可以。若是白文选、李嗣兴等人同意,那就照此办理。”

    “新建第十二镇,来投明军在广州就地整编后,开往泉州府,命令第一镇派出一协人马魂彬啊,搭出一镇框架,命令新军司福建分部,就地征召新兵,补充至满编,如何?”

    “至于副统制,各镇还有缺额,可做预备。一切等商谈过后,再说。”

    众人又讨论了几个方案,这才散去。

    午宴很丰盛,李柘与白文选等人,相谈甚欢,大家很明智地没有提及去向安排,只是聊起以往的金戈铁马,以及在缅甸的困难生活。

    提到皇帝陛下,无一不是叹气。皇帝陛下的数次退兵圣旨,让人伤透了心。

    宴席过后,众人换了场地,开始议事。

    首先是册封周王的圣旨宣读,安排在此时,更像是一个宣示,尤其是白文选跟着跪在李柘之后的时候,宣示意味更加明显。

    李柘领旨谢恩,众人重新落座。

    白文选倒是抢先说了话,声称愿意卸甲归田,只求周王殿下善待旧属部下。

    这种以退为进,肯定是不能当真的啊,不用李柘出面,连城璧、郭之奇、张煌言、李勋等人先后上阵劝住,好半天,才回到了正题。

    “巩昌王,我也不作虚言,实话实说。我有三个去处,巩殿下可以自选其一:第一个去处,是平南军军帅府的副帅,帮助我管理军帅府;第二个去处,是平南军广州军事学堂的副祭酒,帮助我管理军事学堂;这第三个去处嘛,我有意新建一个镇,巩殿下委屈一下,当个统制。你看如何?”

    白文选在此前,已经和李柘派去的李勋沟通过,自然知道这三个选择的好坏。

    第一个平南军副帅,位高权重,相当于李柘的副手,管理军帅府日常工作,自然是极好的,坏处就在于,不能直接领兵了,以前的副帅王兴独当一面,是历史条件所致,现在平南军并不缺乏独挡一面的将才,况且自己新来,要是自己安排,也不会放出去的。

    第二个和第一个类似,都是李柘在某一事务上的副手,军事学堂是平南军走向正规化的重要基地,若是能影响学堂,自然就能对未来的平南军有足够大的影响力。但是坏处也是一样,不能直接领兵作战,以后慢慢就转化为军事文官了。

    第三个的好处,自然是直接领兵,以后的战功有的是,并且后勤、器械等都有保证,不会像在缅甸、或者云南那样,还得自给自足;至于坏处嘛,自然是混编与整编。

    不过想到在缅甸时候,张国用和赵得胜的逼迫言语,他对这个倒是不那么上心。平南军已经自成一体,难不成他还能像以前那样拉出去单干不成?

    看似是三个去处,让他选,其实他只能选第二个和第三个。难不成让他自己说,自己想当平南军副帅不成?

    “殿下,平南军百战百胜,文选心仪已久,有心统领一军,与清军再战一场,还望殿下成全。”白文选最终拿定主意,选了第三个去处,一镇统制。

    “确定了?”

    “确定,还望殿下成全。”

    “好!那就新建第十二镇,诸位来广州的旧部,按意向裁汰老弱,整编训练。福建清军有异动,延平王也有心去台湾,急需补充兵力。”

    “诸位部下整编后,直接到泉州府接收人马。福建第一镇将派出一协混编,加上新兵,总计15000人,齐装满员,炮兵标由亲军派出。”

    “第十二镇,统制白文选,平南军总兵衔,副统制1人,参将衔,协统3人,游击衔,骑兵标标统1人,游击衔,此5人,由白统制推荐,军帅府任命。协统以下,按例编制。”

    “白统制,现在可以推荐了!”

    尽管事先已经有所沟通,但是当这一任命真的下来,诸位将领由他推荐时,白文选还是吓了一跳。

    他也经历过整编,明白整编的诀窍,打散队伍,掺沙子,换将领,等等。

    如今只是一协一标加入混编,其旧部依旧抱团不变,将领自荐,诚意可谓满满。

    白文选先是行礼接受了统制任命,接着推辞:“按照平南军规矩,将领由殿下、军帅府任命,我是新到之人,岂能自荐?还望殿下收回成命。”

    李柘却是装作不满的样子,脸上没有了笑容,开口说道:“我意已决,白统制还勿推辞。”

    说了半天,白文选硬是要求军帅府派出将领,李柘无奈,只好任命了副统制:原第一镇副统制徐林调任第十二镇副统制。

    对于其他,李柘坚决要白文选推荐。

    场上张国用、赵得胜是白文选的老部下,马惟兴、祁三升是白文选拉过来的老弟兄;只有王启隆、魏豹、王升和白文选没什么关系,倒是和李嗣兴关系还算紧密。

    一听白文选要选4个协统级别将领,张国用、赵得胜最为积极,马惟兴、祁三升有些紧张,只有王启隆等人,一脸淡然。

    李嗣兴本来就是奉父命前来,相对于要驻守福建的第十二镇,他更想回云南,看到白文选眼神掠过,有些纠结,他直接起身说道:

    “殿下,我奉父命前来,实在是担心身在云南的父亲,若是殿下允准,我想去广西、或者云南,更靠近父亲的地方。”

    李柘看了看李嗣兴,点了点头:“可,第六镇在南宁,你去第六镇,做个副统制吧,晋王殿下忠勇一生,虎父应无犬子。”

    王启隆等人,有些纠结,他们暂时不愿意再回云南了。

    白文选看到李嗣兴做了选择,心里松了口气,拿定主意,推荐了四人:马惟兴、祁三升、赵得胜,张国用。

    李柘一一允准,当场写了任命:

    “任命马惟兴为第三十四协协统,游击衔,祁三升为第三十五协协统,游击衔,赵得胜为第三十六协协统,游击衔,张国用为第十二镇骑兵标标统,游击衔,同协统待遇。”

    “任命王启隆、魏豹、王升,为平南军军帅府参谋司参谋,游击衔,侯缺待补。”

    任命一下,宾主尽欢。

    李柘省下了两个副统制职位,白文选部得到了充足的尊重和信任。

    就连马惟兴、祁三升也很是高兴,在清军里虽然是总兵,却只有一营1200人,在平南军变成了游击,却能实领一协4300人,装备新式火器、火炮,就连刀枪等兵械,都是抽调最新的,怎么能不高兴呢?

    李柘不是不舍得副统制职位,只是如今平南军体系已成,马惟兴、祁三升等人单枪匹马,初来乍到,若是直接任命了副统制,未免对平南军原有将领有些不公平。

    多少人等着新建第十二镇的空缺,最终被白文选截了胡,若不能表现好些,难免起龌龊。

    如今补给的都是百战老将,就看他们在福建的表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