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58残明血歌

第一百九十二章 被抛弃与被放弃

    梁化凤知道,自己是被放弃了。

    若是守住南京,有了功劳,朗廷佐和多尼自然是有牵制平南军大帅的功劳;

    若是南京没守住,梁化凤战死不说,责任自然全是他的,朗廷佐和多尼也是出征扬州,能有什么罪呢?

    被放弃的滋味,着实不好受。

    这让梁化凤想起了前任管效忠,那个以诈降之计拖延郑成功至大败的首功之臣,如今却在流放地挖沙子。

    不就是因为八旗兵的损失吗?被南京官场放弃,最终从首功之臣,成了罪大恶极。

    而自己,借势而起,当时还意气风发。

    可如今,有什么不一样呢?

    世职三等阿达哈哈番,如何?陛下赐金甲、貂裘,又如何?

    困守南京,守住了不一定有功,管效忠前车之鉴,守不住肯定是有罪,或许还会株连。

    梁化凤大醉了一日,南京城内,愈发波云诡谲。

    有胆子大的翻进了满城,发现已经空无一人,顿时谣言四起,出城回乡避难的队伍,几乎挤破了各大城门。

    大官们都跑了,不看好南京之战,他们升斗小民留下,又有何用?

    没有梁化凤的命令,清兵们也无力阻拦,只能任由人流出城。

    奇怪的是,重回大胜关外的平南军第九镇,似乎在休整,没有什么进军的动向。

    别说平南军的水师,就连江北被俘获的清军战船,都没有过江半步,放眼望去,江北除了飘扬的平南军战旗,似乎一片平静。

    越是平静,越是显得风雨欲来。

    坏消息不断传来,江北平南军已顺流而上,收降淮安,截断大运河,护住了扬州北侧。

    泰兴、通州等地望风而降,就连在扬州驻扎的水师,都降了大半。

    朗廷佐、多尼率军钻进了滁州府,打算依仗滁州多山、易守难攻的地形,支撑到朝廷援军。

    自从总督大人、八旗大人全员出征江北消息传出,本来可以固守月余的镇江都垮了,勉强打了两天,就宣告投降。

    梁化凤回城的第五天,东路平南军兵临城下。

    第八日,西路平南军绕过了大胜关,凭借遮盖江面的大批水师战船,从下关登陆,树立起了平南军帅旗。

    梁化凤勉强打起精神,上城巡视。

    经过数日的逃亡,城内一片萧条,就连兵士都不足数了。

    “如今,是战是降?”

    梁化凤内心惴惴不安,若是没有被放弃这件事,他相信,凭借他的军事才能、南京城良好的防御工事,数万大军,未尝不能打退平南军的攻势,坚守到援军到来。

    南京、江浙对于大清的重要作用,朝廷不会不知道。

    要不然,也不会将新近训练的火枪新军4万人送到江浙,先是杭州狙击战,再是大胜关进攻。

    可惜,火枪新军太贵,第二批没有几个月,是不可能南下的。

    南京城内剩余的新军,都被带走了,去了那该死的滁州。

    “大帅,你看……要不……降了?”

    一名心腹将领战战兢兢地走到近前,低头提议,说完,还指了指城墙上士气不怎么高、看着他这边的将士们。

    “听说那郑贼和平南军的周王,是姻亲……”

    梁化凤无意识的话语刚说出口,心腹就明白了他的意思,周王都说出口了,说明投降不是不行,只是,有点顾虑,需要保证。

    要不然,万一将来李柘被吹了枕头风,梁化凤岂不是很惨?

    “要不然,末将去敌营一趟?问问?平南军帅旗不是在下关嘛!”

    梁化凤想了想,点头同意。

    那心腹当即便打了白旗,前往下关码头去了。

    李柘不在扬州,自然也不在下关码头。

    下关码头只有第九镇马宝,江防水师第一镇何义,第二镇王光兴,站在船头,对着南京城挥斥方遒。

    “没想到了,隔了这十几年,还有重回南京的一天!”

    马宝连连赞叹,虽然第九镇已经上岸扎营,做进攻准备,但是殿下说了,事情要三人共议才行,这才在江上会面。

    “谁说不是呢?一年前我以为抗清大业已经无望,都准备以死殉国,殿下仁慈啊,救我等于水深火热之中,还送下如此大功。”

    王光兴在施州卫的大山里,憋了数年,真真都快到了山穷水尽。

    何义笑了笑,想起来几年前郑军十万攻南京的往事:“还是要警惕贼军诈降之计啊!”

    “嗨,东路军已有兵六万余,光是江浙降兵就挑了万余人,怕什么?听说朗廷佐和多尼率军跑进了滁州,虽然不知道他们要干什么,只要他们过不了江,南京十拿九稳。”

    “殿下只要尽快拿下南京,才不会在乎什么拖延时间的诈降计。不过,梁化凤这人,还是有几分本事的,不能轻敌。”

    马宝拿话点了点两人,将话题引到了别处:“不是说曹提督要来吗?是今天吗?”

    何义看了看天色:“差不多快到了,庐州刚破,曹提督便被殿下招来此处,我估计,可能是要劝降了。”

    “满清八旗都跑了,就剩下梁化凤和麾下一干绿营,东、西、北,哪里没有平南军?他能上哪儿去?”

    “他哪儿都去不了,摆明了是要他背锅,他率大军跑,跑不了,自己跑,倒是有可能,只是跑出去又如何,上断头台吗?”

    王光兴也曾是一方大员,自然知道这官场之上推卸责任的种种招数。

    一艘小船靠过来,船上的信使大喊:“统制,城内有人前来,说是要投诚!”

    “你看,这不就来了?”

    马宝哈哈大笑,让人将来人带上船。

    “梁化凤让你来,莫非又是仿效管效忠故计?若是如此,就不用说了,我家殿下已限期破城,不会给你们时间的!”

    来人声音有些发抖,却还是坚持着说完:

    “我家大帅确实有举城而降的意思,大人们都跑了,我等都是汉人,厮杀起来也没劲!南京是大明故都,江南首镇,若是不费一兵一卒,不毁一砖一瓦,岂不是完美?”

    “那就开城门吧,既然要降,岂不是越爽利越好?”

    何义才不相信他说的这些话,这时候想起来我们都是汉人了?当时追得我们到处跑的,大部分不都是绿营吗?

    “将军息怒,实在是前几年,延平王进攻南京一战,我家大帅立了点小功,听说延平王和殿下是姻亲,所以难免有所顾虑。”

    “我家大帅说了,想要殿下一句承诺,既往不咎。敢问将军,殿下在此处吗?”

    来人鼓足勇气,将梁化凤的意思,完完全全地说了出出来,眼神里满是希冀。

    不这样不行啊,当初大战郑军的时候,他也是主力。

    “殿下是你想见就能见的吗?”

    马宝呵斥道,实在是李柘不在此处,也不能让清军知道,李柘不在。

    虽然不知道殿下究竟是什么意思,但是殿下的话,就是命令。

    “这样吧,为了表示投降诚意,雨花台、牛首山等要地,让与平南军,如何?”

    “我们尽快请示殿下,今日之内,给答复。放心好了,平南军是殿下的,殿下手里的降兵降将不少,只要日后立下功劳,我们不还是一家子?”

    来人有些懵了,他知道不会这么顺利,但是平南军这要求,他做不了主啊……

    “那,这,这……”

    王光兴上前,拍了拍他的肩膀:

    “做不了主,就回城请示,答复之前,平南军不会伤了和气的。”

    “去吧,去吧!来人,送他回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