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58残明血歌

第二百五十七章 鳌拜之死

    战争烈度突然加大,几乎每日都在攻城、交战。

    格罗诺夫确实是悍不畏死,多次出城突袭周军攻城队伍,队形不怎么整齐,凶悍之气怎么也遮掩不住。

    冲在前头的降兵们不是对手,在吃过一次被列阵而击的大亏之后,格罗诺夫带领的罗刹骑兵,再也不直接冲击周军严整军阵,打着圈儿追着降兵四处猛打。

    鳌拜的皇帝仪仗,每日都在内城墙上出现,引发出巨大的欢呼声。

    徐九亨的爆破战术很给力。

    只用了五日,就带队攻破了外城,周军一拥而入,将内城团团围住。

    躺在地上的尸体多了,

    投降的人,也越发地多了。

    攻外城的降军因功获得赦免,并记录军功,从此加入大周。破城后的降兵们,开始作为先锋,攻打内城。

    不堪一击。

    一旦人心打开了缺口,再坚固的城防也无济于事。

    就连凶悍的格罗诺夫,见状不妙,抢了数家官员,弃城北逃,在损失了半数兵力后,冲破周军拦阻,冲进了茫茫草原。

    皇城被围。

    鳌拜身边,孤家寡人。

    就连亲族,都已改头换面,各自逃散。

    鳌拜坐在皇位上,皇位是金子打造的龙椅,金灿灿,很重,背靠上面雕着九条龙,仿照的是昔日京城里的九龙壁。

    大殿里空荡荡的,远处的血腥气和硝烟,随着风灌进大殿。

    有些呛人。

    鳌拜伸手扶了扶头上戴的冠冕,正襟危坐,右手边是一把昔年顺治皇帝赐下的御刀,乌木刀鞘,镶了几颗宝石

    他不想再跑了,天下之大,已无处可去。

    罗刹人说了,北方很冷,很冷,下雪能有两人高。

    他不愿失去作为大清皇帝的尊严,宁愿身披龙袍,头戴冠冕,在周军破城之后,自尽身亡。

    一如当年他嘲笑过的故明崇祯皇帝。

    他不是笑崇祯皇帝的殉国,而是嘲笑他挂树而死的法子,太不是男人。

    大丈夫死则死矣!

    他记得汉人的书里,是这么说的。

    作为一名从白山黑水杀出来的巴图鲁,大金悍将,大清皇帝,他认为,自己有资格选一个自己认为有尊严的死法。

    而不是行牵羊之礼,受尽亡国屈辱。

    作孽太多,活不成的。

    鳌拜心里想着,远远看到周军人影,已经进了皇城。

    缓缓抽刀,刀光雪亮,确实是一把好刀。

    横刀在颈,鳌拜连该说的绝命词都想好了,一句“朕宁自刎死,绝不屈就于敌!”,足以光耀千古。

    起码,他觉得,比崇祯皇帝那个绝命诏书“朕自登基十七年,虽朕薄德匪躬,上干天怒,然皆诸臣误朕,致逆贼直逼京师。朕死,无面目见祖宗于地下,自去冠冕,以发覆面。任贼分裂朕尸,勿伤百姓一人。”有气势的多!

    武人刚烈之气,溢于言表。

    殿外已被周军列阵围困,往常只有他自己能走的御道上,也堆满了军士。

    两杆大旗缓缓向前,“大周北进行营王”、“大周北进行营李”迎风招展,鳌拜瞥了一眼,留恋地看了一下金碧辉煌的大殿,手有些颤抖。

    这都是他的心血,他的江山啊,一朝尽丧!

    “朕……”

    鳌拜刚喊出来一个字,周军就有神射手开了一枪,打中了鳌拜的腿。

    “啊……”

    原来中枪这么疼,鳌拜心里想着,昔年的戎马生涯、战无不胜、负伤数处不下火线的回忆,涌进脑海。

    “朕宁自刎而死……”

    鳌拜坚持着坐在龙椅上,说着绝命词,任凭腿上的鲜血打湿了龙袍,红殷殷,一大片。

    这下子不完美了,鳌拜心里想着,感觉越来越疼,力气在流失。

    “大帅,要不,再来一枪?抓个活的?”

    有将领凑上前来问,王归正、李来亨等站在殿内,仰头望着鳌拜,距离不过十步,周围是黑压压的火枪手。

    “先看着。”

    王归正随口答了一句,继续看鳌拜,看看他要干些什么。

    鳌拜死不死的,王归正无所谓、李来亨也无所谓,陛下没说要活的鳌拜,死了也是正好,军功不缺。

    刚才被疼痛断了气息,鳌拜喘了好大一会儿,看着殿下的周军,都仰着头看他,好像在说“你继续,我们不打搅。”

    中枪的腿越来越疼。

    鳌拜深吸一口气,强忍疼痛,大声吼道:

    “朕宁自刎死,绝不屈……”

    “啊……”

    太疼了,鳌拜还没说完,就从龙椅上滑了下来,倚靠着他的皇位,坐在地上,本来横在脖颈间的御刀,滑落胸前。

    殿下一阵嗤笑,觉得有些滑稽。

    王归正笑了笑,大声说了一句:

    “鳌拜,要不要我们帮你一下?”

    鳌拜的脸,有些发红,只是失血状态中,看不太出来。

    大概人遇到这种尴尬的情况,还是被敌军围观,都会更尴尬的吧。

    这下更不完美了。

    鳌拜暗自说道,给自己打了打气,扯了龙椅旁的轻纱,将腿上的伤口裹紧,狠狠地勒了勒,痛苦而麻木。

    “不能让这些周军看笑话,朕是大清皇帝,祭祀过天地,连长生天都认可的大清皇帝,不能丢了最后的脸面。”

    鳌拜一只手撑着龙椅,一只手拄着御刀,缓缓爬起,忍着剧痛,重新坐回到那把金灿灿的、能晃瞎眼的椅子上。

    整理袍服、冠冕,仪容,缓慢而细致。

    持刀在手,依旧雪亮,映照出鳌拜因为疼痛,皱紧的眉头。

    皇帝不应该是这样。

    鳌拜轻声告诉自己,疼痛是假的,疼痛是假的,中枪也是假的,朕只需要一句绝命词的工夫,就能像个英雄般死去。

    就像西楚霸王,乌江自刎,何等豪迈壮烈!

    就连崇祯皇帝,煤山悬梁,也是衣冠如仪!

    朕是大清皇帝,是这片土地最后的可汗,不应该不如他!

    鳌拜抚摸眉头,平了。

    万事俱备,只剩下最后的乐章。

    鳌拜的手还是有些颤抖,缓缓将那把顺治皇帝赐给他的御刀横在脖颈上,开口大喊:

    “朕宁自刎死,绝不屈就于敌!”

    话语刚落,伸手就要横拉御刀,斩断脖颈,

    就要作为最后的大清皇帝,在蒙古这片天地里,回归长生天怀抱。

    “嘭!”“嘭!”“嘭!”

    乱枪齐发,鳌拜最终还是没能像设想的那样死去。

    御刀在脖子上划了道口子,微微流血。

    身中数十枪,倒在他最爱的皇位上。

    血红殷殷,在金灿灿的大殿里,画出胜利的花。

    “戏还真多!”

    王归正感慨了一句。

    李来亨表示同意:

    “陛下说的影帝,也就是这样了吧。”

    相视一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