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戚生存指南

第三十四章:我马继祖又回来了

    “我给你们说啊!”平康坊中,一名衙役在一众市井凶豪的追捧下,美美的灌了一大口酒。

    “长安上下,最仗义的当属前些时日劫狱的国舅爷了,别看那位年纪小,可马家的人,就是仗义,也难怪所谓的高门四姓都比不上。”

    有人立刻给这衙役续上酒水,起哄道,“朱大郎,你给大家伙说说呗!这位国舅爷如何仗义了?”

    朱大郎被一众人吹捧的飘飘然,又灌了一碗酒,这才兴致昂扬的说道,“那个钱乙被燕县丞冤枉的案子你们知道吧!别看那些人都吹嘘的凶,可在这件案子上,屁都没人放一个,还是国舅爷知晓了,进宫去求皇帝赦免钱乙,天子不准,国舅爷这才率人劫狱,当时国舅爷救走的人就是钱乙。”

    “嗤……”旁边有人欢笑着,语气中却多了几分不屑,“朱大郎,你吹牛就吹牛,可别吹得太过分了啊!国舅爷怎么做的你都能说得一清二楚,也就是我等闲谈,若是被传扬出去,朝廷还不治你得罪?编排国戚,这还了得?”

    朱大郎涨红了脸,争辩道,“你懂什么?这些可都是新任县丞请我等喝酒的时候告诉我等的,我等行为,是为了国舅爷扬名,为马氏扬名……”

    喝酒之余,朱大郎将自己知道的马氏故事都一一说与众人听,夹杂着一些难懂的话语,什么“忠君体国”,什么“国之柱石”之类,一种人都交头接耳的闲聊哄笑,霎时间,酒肆内外都充满了快活的空气。

    而马庆仗义救钱乙的故事,就这样不动声色的在市井之中传开了,虽说在别人口中真假参半,可架不住有人推动,就在更多的人开始质疑这件事的真假性之时,消失了许久的钱乙,拄着拐找上了一些官吏,求他们帮忙上书,求天子赦免国舅爷之罪,众多风闻者依然清楚,看来市井传言,多半是真的无疑。

    钱乙的出面,让长安城中泛起了一股波澜,更重要的是,还真有两名官员上书天子,为马庆求情,更重要的是,在一些人不知不觉的推动下,这些求情的奏折到了皇帝的案头。

    这本是有人顺水推舟想要试探天子一二,谁料想面对这样的折子,皇帝留中不发,却让一些人的心提到了嗓子眼里,谁也琢磨不透皇帝是怎么想的,想要有所行动的人也都龟缩在暗处,没人胆敢率先冒这个头。

    建武二十五年,十一月,初一日。

    大朝。

    左谏议大夫陈琼上奏,褒国公马庆马继祖私德败坏,无视国法,豢养私卒,率卒袭击朝廷府衙,劫持狱中人犯,数罪并举,请皇帝下令严惩。

    大理寺少卿鱼敬上奏,大唐褒国公,太子太师马庆马继祖失踪,家中仆役报官,京中数日搜寻无果,疑为贼子所害,请皇帝下令彻查此案。

    刑部尚书段义上奏,万年县报褒国公马继祖率人袭击府衙,尔后失踪,追捕无果,请皇帝发下海捕文书,追捕此人。

    …………

    而后朝中乱七杂八的官员,纷纷上书或者附和,无一例外,都将矛头对准了马庆已经马庆举荐的三名官员身上,直到,有官员再次提及,皇后德不配位,请皇帝废后。

    皇帝不等众人发言,就下令左右侍卫将这名站在朝堂末尾的小官杖毙,而后凶狠的看着朝中公卿,“论国事而已,莫非诸卿是打算掺和朕的家事?”

    看着皇帝的表现,公卿百官一个个低头不语,先前皇帝的行为,一众公卿都看在眼里,哪怕把马家上下都砍光了,就剩下马庆一介黄口孺子,皇帝都不曾废后,现在试探的人刚站出来,就被皇帝暴虐的杖杀,谁还愿意冒这个头?

    而在这之后,有朝臣引经据典,向皇帝提及立储之事,皇帝更是暴怒,“莫非诸卿已然等不及了么?还是觉得朕已然老迈昏聩,不能理政?”

    短短一句话,吓得一众公卿纷纷磕头请罪,谁愿意在这个节骨眼上让皇帝惦记?更别说废太子才入土月余,同时不少人心中埋怨提及此事的大臣,毫无城府,没一点眼力见,更有甚者,心中已经将此人惦记上了。

    一场大朝,不欢而散。

    甘露殿中,皇帝有些疲惫的揉了揉脑袋,看来此事拖不下去了,众人心中,对马庆都不在意,此番朝中诸多公卿都知道,马庆被自己打入天牢了,可一个个佯装不知,愣是忍了大半个月,大朝的时候才对自己发难,就是想要借着此事的影子,来试探自己。

    “离过年也没两个月了啊!”

    皇帝感慨了一句,忽然开口问道,“鲤奴在几天在天牢如何?”

    一名内侍闪身出现,低声道,“陛下,国舅爷这几日安好。”

    皇帝有些不敢相信,开口问道,“那小家伙呆在天牢里就没闹腾?”

    “没有!”

    得到答复,黄帝又问道,“那鲤奴这几日在天牢中干了什么?”

    内侍认真说道,“国舅爷近日,在狱中治学学经?”

    “朕倒是忘了,朕的天牢中还关着几名名士大儒,不知道鲤奴在跟谁学习?”

    “徐质!”

    听到这个名字,皇帝一惊,嚷嚷道,“呜呼!这小家伙怎的跟那狂徒学治公羊了。”

    心中闪过一道不好的念头,皇帝仓促开口道,“快!快快快!将那小家伙给朕从天牢里带出来,他要是学了公羊术,还不将朕的皇宫闹得鸡犬不宁。”

    …………

    天牢之中,内监恭敬地开口道,“国舅爷,您可以出去了。”

    马庆满是跋扈的说到,“转告陛下,就说狱中环境清幽,无人打扰,我打算在此安心治学,还请陛下勿要挂念。”

    打发走了内监,马庆徐质二人,继续隔着栅栏交流,一人说一人听,直到两名孔武有力的内监赶来,生生将马庆架了出去。

    被两名大汉锁住,马庆高呼道,“徐夫子救我!”

    徐质跳脚大骂,“尔等放下吾之小友,再有放肆,老夫绝不放过尔等。”

    见到无果,徐质连吼带骂道,“马继祖,莫要做个懦夫,十世之仇,犹可报也!记住他们的长相,等到以后有本事了找他们报仇!”

    马庆就这样被扔回了府中,惩处措施当天遍布全长安,褫夺爵位,抄没家产,以为惩戒,而马庆得到这个结果,还是从坊中公布的榜文中得知的。

    站在府门外跳脚大骂一番,马庆才转身回府,转入府中后,马庆嘴角不由得勾勒出一抹浅笑,这番功夫,没白费,钱财、爵位,都是虚的,现在被惩处了,自己就更自由了,活动的范围就更大了。

    最重要的是,通过这件事,马庆明白,在皇帝那盘大棋中,自己的位置还是很重要的,要不然皇帝也不会这么快把自己扔出来。

    今日初一,正是大朝会之日,用李正的话说,皇帝不担心储君的位置,可朝中群臣都惦记着从龙之功。现在看来,朝中群臣中,还真有那种蠢到家的,废太子坟头的土还没干,就有人瞄准储君的位置了。

    一众老卒围了上来,纷纷出言向马庆道贺,不等马庆说话,斜里就窜出一道衣衫褴褛的身影,躲到了马庆身后,高呼道,“主子救命啊!他们想要杀我。”

    马庆定睛一看,这衣衫褴褛之徒,不是李正又是何人,看着追着李正而来的几名老卒,马庆问道,“怎么回事?”

    李正委屈哭诉道,“主子啊!你可要为我做主啊!自从你不在后,他们天天欺负我,谁看我不顺眼就上来给我三拳两脚,若不是钱神医用药酒为我调理,我怕是挨不到主子回来了。”

    秦二狗虎视眈眈的盯着李正,“李正,你这奸贼,休要颠倒黑白,若不是看主子安然回来,我等哪天忍不住就一刀将你给砍了。你口口声声说主子三五日就回来了,你自己掐指算算,多久过去了?老夫没砍了你,是不想你这么轻易的死了。”

    听到秦二狗的话,李正不由得打了个寒颤,难怪这厮这几日有事没事就蹲在自己门外磨刀,要是自家主子再晚回来两日,那自己小命真的不保。

    马庆安抚了一番众人,才迫不及待的开口道,“二狗叔,快让我房中的丫头给我烧水,好久不曾沐浴,这身上都快长锈了。”

    秦二狗面色阴翳道,“主子莫急,我等几人这就给主子安排,只要主子摸嫌弃我等粗人粗俗就是了。”

    看着自己买来的仆役,一个都没剩下,马庆开口问道,“我买来的那群仆婢呢?这些活让他们干就好了,怎敢劳烦几位长者。”

    李正开口道,“主子,那些人的契书可都在府上,朝廷派人抄家,家中的仆婢都被当作财产没收了,也只有我等,算是府上客卿,才能安然呆在府上。”

    马庆点了点头,“那就劳烦二狗叔带人为我烧点热水。”

    先前马庆将府中钱财送到宫中保管,可好歹在自己院中还留了点以供日常花销所用,可现在被抄家了,只剩下空荡荡的房子,就连院中的花盆都被搬走了,马庆还能说什么呢?

    马庆哀叹一身,自己现在好歹也还是朝廷大员,可现在身无分文,府中上下三十多口还等着吃饭呢?自己就是想抛头露面,也得有这第一桶金,自己,该去向谁借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