沃莫利仁之时光回溯

第二章 PN37-A

    蓝星的飞船检修工作更多的是一种特别保留的仪式。

    在很多其他行星上,飞船检修都是在飞船入库的同时,自动完成的。只有极少数特别情况下才需要人工处理故障。

    但蓝星没有采用这些无人系统,而是继续保留了人工操作,使用的机器也是不联网的,每台机器都有独立功能,通过感应器收集飞船相应部位的信号,然后由独立的GPU进行比对,给出检修方案。

    艾德在培训的时候流动到很多不同的行星实地了解不同的检修系统和不同的飞船维修方法,虽然最新的技术基本上不需要人的参与,但是艾德还是很喜欢蓝星基地这样需要大量人操作的方式的。

    这种方式本就是一种很好的锻炼,不需要像其他行星的人那样,每天都要到健身房做各种物理训练。而且,每天检修飞船的时候,只有艾德和飞船,艾德觉得自己就像个医生,可以通过飞船的状态了解一个个老伙计。尤其现在有了女娲系统,他可以很容易就知道这些飞船都经历了什么。这种安静的交流让他觉得很安心。

    今天检修的,是一架古老的PN37-A型小型商务机改造的特殊任务飞机。这是最早的多功能智能飞行器的原型之一。是2025年前后蓝星上一只特别救援队使用的飞机。

    飞机外壳是加厚铝镁合金板,因为多次的冲击,上面很多凹陷和斑驳的锈迹。机舱内分了五个功能区,机头是驾驶区,两个驾驶位,除了常规控制设备,还内置了一台早期的VR游戏系统。

    飞机机舱分为中央控制区,在机舱中央有一个半弧形操作台,可以看到飞机的内外全部设施情况;左前是信息控制区,上面是各种地面、卫星、以及周边雷达信号和其他信息的收集处理设备;右前是数据分析区,有全机几乎全部算力;左后是作战系统管理区,操控舰载的导弹,机枪等;右后是外协设备管理区。

    每个区域都有一台反冲击座椅,全机配置应该是七个人。但根据飞机的系统显示,这架飞机实际上已经实现了无人驾驶,而且,在最早期执行任务的时候,成功地在百慕大强磁干扰区完成了拯救计划,在当时震惊了蓝星。

    艾德拿着外壳扫描仪在飞机表面缓缓扫过,就像在轻抚着飞机的皮肤。然而扫描完成后,系统却显示,飞机外壳金属成分并不是铝镁合金,里面有一种特殊材料TD-04合金。这种材料是2040年被发现,2050年开始应用在各种飞行器上的。它的主要作用是抗击电磁干扰,确保飞机在当时最强电磁场干扰下仍旧可以不被击穿,正常运行。

    系统显示,这种材料和飞机的数据不匹配,但考虑到飞机的这种改造符合后续的技术发展,艾德手动重置了飞机参数。

    随后,艾德继续对飞行器进行扫描检测,陆续发现了很多不同于备案数据的设施,比方多出来的设计面板,可以在空中利用卫星连通全球网络的未备案网络,多出来的无人机舱和服务机器人,还有制冷设备等等......

    14:35,艾德完成了对飞机的全面扫描检测,数据已经上载到监控系统,艾德也根据情况调整了很多关于这架飞机的参数。

    艾德很感慨,当时这架飞机的使用者看来兴趣爱好蛮多的,真不知道他们驾驶这架飞机是执行什么任务。

    这时,闹铃响起。艾德看了看时间,把对这艘飞船的好奇心收了回来,他得马上打卡下班,回宿舍洗个澡换下衣服,不然会迟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