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鉴宝大亨

第九百三十七章藏宝图指向

    事到如今已不可追悔。

    小羊胡的危险再后,眼前更重要的是,就范剑吼那句话,别错过机会,赶紧行动收宝。

    宁曲曲作为后勤保障,关闭通话功能,只保留听筒,去处理手下汇报的信息。

    其他一方,南旭、范剑一样关闭通话动作,在第一层寻找可能性。

    老任看了眼在附近在忙活的李珠珠,确认没有出意外,就转头跟楚烨道:“黑算命是事暂时可以放下,只求你专心做一件事,别总是节外生枝。”

    楚烨喝着酒,手里晃着帝钟,道:“你难道真不想知道,这玩意指向的仓库所属主人?”

    “想,但在我心里,你胡闹惹事得按住,排在首位。”老任气愤极了,数落着才进市场多久,楚烨闹出的事。

    楚烨放下酒壶,与老任对视,面色严肃道:“你仔细思考下,那些你们觉得胡闹的事,是不是有一条无形串联了起来?”

    老任沉默几秒,面红耳赤道:“你别跟我说,一切都是安排好的,那条线是你拿着针头在串。”

    “我没那么自恋,拿针头的是贼老天……别生气,不是糊弄你。”

    楚烨安抚了下老任,继续道:“我的意思是,命运驱使着你我,走在看似杂乱实则编织成网,有规律可循的环境里。”

    “糊弄鬼呢!”老任怒吼,引来周围人的不满。

    老任不在乎,作为主业是情报收集的人,他最讨厌的变化无法控制的事物。

    故而必须得按住楚烨那颗躁动,毫无道德底线的‘灵魂’。

    楚烨可了解老任的行为动机,淡定道:“你认不认可,我都坚信,意外是推动人类生产力发展的第一要素,所以我喜欢捕捉意外,得到更多可能性。”

    “你他娘的是故意虐我。”

    “啊呀,瞧您这话说的。”楚烨怪笑,道:“一开始我安排阿海哥跟着我,你负责外围事物,结果你主动调换,我不治你不听统帅命令,私自更改国策的罪,就够仁慈的了,还对我不满呢。”

    “你,你能认真点吗?”

    “好好。”楚烨正经起来,道:“平常你喜欢可预见性事物,没有什么错误,但此时此刻有人布局,让市场乱起来,如果你还指望靠着过往经验处理事物,我觉得我们干脆别整什么‘捡漏大计划’,各回各家找妈妈吃饭安全点。”

    “歪理。”老任的面色缓和许多。

    楚烨没有继续纠缠,而是把话题转回手里的帝钟上,让老任猜测藏宝图指向的仓库,所属的主人。

    “三清摇铃叫法很多种,你却一直叫帝钟,那么这人极可能身份尊贵,就算不是真正的帝王,也是某个圈内的王者。”

    老任认真分析,随后顿住打量着楚烨。

    楚烨故作害羞,低头掩面,道:“人家很内向,你不要这样看着。”

    “你滚。”

    老任怒斥一声,随后认真推导:“你这家伙不管梦里是真还是假,本事倒是毫无疑问,那么能让你觉得还不错的,至少得是我师父那个层次,而你除了享受捡漏,对于其他圈子根本没兴趣,所以我推测,仓库主任是任天王。”

    楚烨把帝钟放下,拍手鼓掌,面带微笑道:“不错,不亏是干情报收集的,话就是多。”

    老任黑脸握紧拳头。

    “冷静,千万要冷静,其实我是认为不用说得那么细。”

    楚烨放低姿态,以免又吵架吵半天。

    随后,他认真讲述了下,帝钟内比藏宝图指向的仓库详细信息。

    诚如老任猜测的,仓库所属就是任天王。

    但如果仅仅只是如此,还不足于称为史诗级,毕竟当年为凝聚人心创建协会,任天王带着风商几个好友,释放无数的奇珍异宝,私人收藏所剩不多。

    最重要的是,任天王的仓库是建立在建文帝之上。

    准确的说,是一帮想为建文帝重返帝位,而凑集的‘经费’,后来地震了,仓库损毁,管理人员也大部分被活埋,剩下的都不是核心成员,知道的不多,随着离世,仓库渐渐的退出历史舞台。

    “哪次地震?”老任忍不住插嘴。

    “万历刺桐大地震,也就是公元1604年。”楚烨说道。

    老任眉头抖了下:“仓库在刺桐?”

    “还不能完全确定,毕竟协会仓库里,你爷爷的记载很模糊。”楚烨说道。

    “去你大爷,我什么时候成为任天王的孙子了。”

    “哎呦,还委屈你了吗?”楚烨白了眼,道:“不管最终是不是,但目前最有可能的是,你乃小天王和程妮儿,喝酒误事搓出来的儿子,不然那个收养你的女人,干啥给你取任姓而不是楚姓。”

    “楚姓很好吗?”老任冷笑。

    楚烨不想义气之争,低头望着手里的帝钟,认真分析道:“接下来就完全是我一家之言,你姑且当作一种可能性收集,也包括几个不给钱的偷听的几位。”

    通信器几人不出声,不是没空,而是渐渐明白了,不要看到楚烨外貌是个小屁孩,就被误导,实则是个大黑心商人,乱接话的话,说不定要吃亏。

    “没出息。”楚烨骂了一句。

    果然!

    分居几个地方,宁曲曲几人暗暗松口气,还好定力足够。

    这头,楚烨把目光转到老任身上,道:“基本上位置就在以刺桐城为中心的一百公里内,这是我根据地震破坏力推导,而我们知道,刺痛港从鼎盛到没落,是发生在明朝禁海时期……”

    “明清明面上是禁海,但闽海对外贸易其实从没停止过,刺痛港海外贸易,转到南边一百多公里的月港,可以说是繁华依旧,甚至因没有官方参与,很多事物不用登记,种类更为丰富,流传在民间数量更多。”老任顺着楚烨的思维搭话。

    楚烨点头,道:“就是如此,给建文帝凑集经费的那群人,就有后来被成为国姓爷那位的同宗先祖,再往上追溯的话,为刺桐繁盛时期的大富商,跟南宋搬到刺桐城的皇室关系颇深。”

    “南宋、大元、大明,中古时代这几个,虽不似大唐那般,在文化、军事、科技等聚合的六边形强大,却也是个别领域走到华夏古代的极巅,三者聚合在一起,仓库确实可说是神话级大漏了。”老任边思考边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