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条河的故事

第四十六章 大雨

    两个月温暖如夏,天气反常,那种压抑,一直压抑,说不出的抑郁感。

    时不时的冰雹掉了下来,让很多人种下的菜苗都遭了秧。

    “完蛋了,又是冰雹。”

    “菜难种,钱难赚。”

    生活就像考验每个人的忍耐力,一波接着一波。

    他们经历这事后,立马改为了用草席做的棚种菜,所以搭建棚那时候,秦小兰和秦小梅两个人帮菜农做事,赚取一些佣金。

    而老爹前往城里摆摊,也是极其难受就是用晒干的木薯磨成粉来,制作粉条。

    “先生存,后生活。”

    很多人在学堂学不会的,包括院长也不会教的求生的本事。

    很多人会在经济匮乏那时候,突然醒了过来,一夜之间就可以醒来。

    所以更好的从容面对惨淡的人生。

    人生本如寄,用不着去纪念和铭记一些人和事,因为在所谓的强者眼里,人生如搭车一样很多事都在往后面而去,包括所有的事物。

    有的人如狗一样当仆人迎合主人,所以很懂人的喜怒哀乐。

    有的人处变不惊,应付各种事情自然,除非遇到生死存亡的事情。

    对于人,所有的事都是好处为主。

    人被自然支配,不可能征服自然,而最多能顺应自然。

    顺应自然,方能自渡。

    在曲龙河城里,正月初二以后,就是耕种的时期。

    最好的时期莫过于珍惜时光,以获得最好的生活。

    所以正月初二去地里除草,是一种常态,也是生活必备。

    残酷的生存使秦小兰和二姐秦小梅变得坚韧。

    她们也是慢慢的适应了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生活。

    要是天气暖和,甚至睡觉前一刻都要把花生或者玉米脱粒。

    清明开始一直下雨,那场雨很大,很多东西都发霉。

    “大雨已经下了三个月。”

    “怪事,原来是大雨来了,真的被说中了。”

    上官家大老爷喝着茶。

    “管家,你去把那些粮食运到山上去,而且都要离开地面一米以上,如果粮食发霉,你就去拿柴火把那些湿润的稻谷炒一下,能吃就保留。

    不能吃的话就再用来喂牲畜。”

    “我得去看看堤坝怎么样先。最怕就就是山洪爆发。”

    “对了叫住在河边或者是低洼地区的人,赶紧往山上去,你叫他们把能带上的东西,连夜带山里。”

    “记住,你的任务是,千万不能乱。”

    就连明月湖都开始堆满了水,明月湖是长江曲龙河支流的水库,是在一百年前的巡抚大人亲自修的。

    一百多年前的曲龙河还是镇,而且周围全是沼泽地,根本很难扩充人口。

    那时候凡是家里不农忙,所有人就被衙门的人催。

    “家里凡是能够走动的男丁必须去修水库,时长半年,现在去立秋以后就可以回来了。”

    “要是逃掉这次,工作时长会加倍,而且无限加倍到你们再也走不动道为止。”

    那时候,基本所有青壮丁必须到明月湖开始堆石头墙,修水库虽然看起来很容易但要堵住五个缺口,工作量大得惊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