雾山下

第113章 高人指点

    到了十一月份,纸品市场愈发严峻起来,前进纸厂仓库里有了五十多吨库存,而且还在不断增加。这是今年以来没有过的情况。纸品市场价格也有不同程度的下降,相比上半年价格最好的时期,降幅最大时将近百分之二十。

    这天早会在是否继续满负荷生产这件事上,袁桂山与唐青莲产生了分歧。袁桂山主张采取一天一班制,将每天产量调整为为满负荷状态时的一半。唐青莲坚持还是要满负荷生产,定单虽说减少得比较多,但与高峰时期相比,仍有一半多的量,加上仓库还可以储存一百五十吨左右,能够保证满负荷生产到明年一月底过年的时候。如果过了年市场有所好转,纸厂就会比较主动。

    两人争执不下。何一海、左东明还有袁五华都赞成不再满负荷生产。唐青莲也犹豫起来。不过直觉告诉她,满负荷生产是最佳选择。她准备去问问任志坚。

    唐青莲对大家说,三天后再来讨论这个问题,这段时间请大家做一些调研,认真考虑考虑。散会后,唐青莲便拔通了任志坚的电话,要他来纸厂,她要请教一些问题。任志坚问她是一些什么问题,唐青莲便将早会中的争执告诉了他。

    任志坚听后沉思了一会,告诉唐青莲他在黄桥集镇上,要她与袁五华马上来逸兴茶楼。

    袁五华与唐青莲一会就到了逸兴茶楼,坐定,上茶后,任志坚问道:“五华,你赞同减产的理由是什么?”

    袁五华笑了笑道:“姐夫,生产了纸又销不出去,结果是活钱变死钱,我想还是按定单生产,没有定单就不生产。没多想,就这些。”

    任志坚又问道:“青青你是怎样想的?”

    “我是这样想的,姐夫。”唐青莲看了看任志坚,“这纸品市场总是一段时间好一段时间不好,起起伏伏的,这是规律。现在市场不好的情况有两三个月了,再过三四个月估计就会好起来。这是一点,还有就是我们纸厂现在的产品质量在市场上的口碑很好,只要市场形势好转了,一百多两百吨纸一下子就能销出去。这样就能争取主动占有市场,所以我就想满负荷生产,不要停。”

    任志坚点点头,问道:“青青,你看得这样清,怎么还犹豫呢?”

    “姐夫,他们三个股东都不赞成,五华也站在他们那边,我就犹豫了。”唐青莲说完,笑了笑,看着任志坚,“姐夫,我想听听你的意见。”

    “青青,你是承包人,看准了就要下手抓住不松!认定满负荷生产有利,那就不要犹豫。”任志坚目光赞许地看了看唐青莲,停了停又说道,“满负荷生产还有一个很重要的作用,你看出来了吗?这与你和五华的利益密切相关,也与前进纸厂今后股东的团结有关。”

    唐青莲连忙说:“姐夫,什么作用?我没看出来。”

    袁五华看着任志坚也摇了摇头。

    任志坚看了看两人,说:“今年前进纸厂的生产与销售形势是历史上最好的一年,产量高价格好,它的结果是什么?就是你们纸厂的利润肯定非常可观。你们按照协议给股东分红以后,青青与五华你们的承包所得也会非常不错,甚至比股东还要好,对吧?”

    唐青莲马上就明白任志坚要说的意思了。

    任志坚看了看两人,说:“这样的话,股东会有什么想法?”

    唐青莲笑了笑,没说话。

    袁五华道:“只要按协议分红,他们会有什么想法!”

    “五华,你是股东的话,你肯定没想法!”任志坚笑道,站起身来,“我还有点事要办,我就先走了。”

    两人也站起来,目送任志坚出了茶楼。

    袁五华问道:“青青,姐夫说股东会有想法,他们会有什么想法?”

    唐青莲冷笑道:“你自己慢慢去想吧!还有,今天姐夫说的这些不要说给你爷他们听!”

    袁五华笑道:“青青,你还不放心我呀!”

    唐青莲回到纸厂后分别找了三位股东,告诉他们前进纸厂不减产,继续满负荷生产。

    这样又生产了将近两个月,到了十二月底时,前进纸厂仓库里已有一百五十多吨库存了。因为占用了大量的资金,唐青莲拖欠了纸厂员工两个月工资。

    因为资金紧张,分红会议在推迟了两次后终于召开了。唐青莲介绍了当前市场和下半年纸厂生产销售情况,向股东提出了一个意想不到的请求:按银行货款利率向股东借钱,股东可以用分红作为借款本金!

    三位股东听了,都感到非常吃惊。看到股东们的反应,唐青莲笑了笑,说:“呵呵……不好意思,我忘了事先说明了。我这个请求不是强制性的!爷,一海叔,东明叔,你们愿意借就借,不愿意借,我会按照协议一分不少地分红给大家!”

    袁桂山长吁了一口气,有些不满地说道:“青青,你刚才吓我一跳!好了,你不要再说了,按协议分红给各位股东。资金紧张的话再去想办法。这个规矩不能破!”

    左东明与何一海神色也缓了下来。

    左东明说道:“我同意山哥的意见!”

    何一海没说话,点了点头。

    唐青莲笑道:“好的,那就按协议来。爷,姑爸,东明叔,我和五华今天去准备现金,明天分红。爷,家里还是按老规矩请股东们一起吃顿饭吧?”

    袁桂山点头道:“那是当然,这个规矩更不能破!”

    元旦过后。

    唐青莲打算在乐雅大酒店请县城纸品年销量三十吨以上的客户搞一个联谊活动联络一下感情,要李萍去做好准备。

    这天早会后,李萍打来电话说,十二个客户的请柬发出去了,晚上六点在乐雅的美雅包间吃饭,饭后在乐雅歌厅K歌,不过现在出现了一个新情况,不知道怎样处理。接着李萍说了这个新情况。

    原来李萍按照唐青莲的要求一直在与尚峰包装印刷设计公司的陈主任联系,希望与尚老板当面谈谈,一直没能如愿。这天李萍发完请柬后,尚峰公司打电话过来,说尚总下午四点钟以后有些时间,可以见见面。李萍当然不想放过这个机会,便应承了下来,于是就打电话过来了。

    唐青莲听后想了想,说:“萍姨,我早点来县城去尚峰公司,我一个人去跟尚老板来谈。你还是在乐雅大酒店接待这些客户,只是要麻烦你通知那些客户,将宴席提前半个小时,五时半准时开始,好吗?”

    李萍在那头说道:“好。”

    唐青莲又拔通了李小玲的电话,要她在离美雅包间不远处再预备一个包间,如果客人来了,还要请李小玲作陪。李小玲答应了,问这个客人是谁。唐青莲告诉她,是尚峰公司的老总。

    唐青莲放下电话后,有点兴奋,她又想起了魏志平说的话,尚义平的感觉很重要,认可了,几句话就能搞定,不认可,你就是说破了嘴也不行。怎样跟尚总说呢?看来要认真准备一下才行。

    唐青莲放下电话,看了看时间,上午九点半了,便要袁五华开车准备上雾山陶心平家,去还两万元给陶兰英治病的钱。

    袁桂山叫住了两人。

    袁桂山说:“青莲,你注意到了没有,从分红会议后请股东们吃饭到今天,你东明叔一直不怎么说话。”

    唐青莲说:“爷,我注意到了。”

    “你注意到了就好!这几天你和五华有时间的话,带些东西去你姑爸和东明叔家走走。”

    “爷,我和五华正是这样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