雾山下

第135章 扩大规模

    十二月上旬,县、镇两级相继召开了淘汰落后产能的会议,下发了有关文件,具体的政策内容实际上就是两条,鼓励生产规模在三千吨产能以下的纸厂退出生产销售,退出后验收合格的纸厂可获得淘汰落后产能奖励;选择不退出的纸厂,其生产规模必须达到三千吨以上。政策执行时间为半年,即从十二月一日到明年五月三十一日。

    袁桂山散会后给股东打了电话,下午就在纸厂会议室召开了股东会议,传达了会议精神,将带回来的资料给左东明和何一海看了,并要求大家考虑,前进纸厂是关闭从而获得淘汰落后产能奖励还是扩大到三千吨以上规模继续生产。

    过了很长时间,两人一句话也没说。

    袁桂山笑了笑,说:“我能理解你们两个的心情,现在前进纸厂到了关键时候,是关闭还是升级扩大规模确实不容易作出决定。”

    何一海说:“山哥,这奖励也太少了吧,才三十五万块钱!两年前周伟明买强华都有三十八万八哩!”

    袁桂山看着何一海说:“一海,这奖励不包括厂房和废旧机器的处理,加上这些的话,应当有五十万块钱了!”

    “这房子和废旧机器哪个要呀?这钱也是死钱呀!是不是,东明?”何一海看着左东明抱怨道。

    左东明没有回复何一海,对袁桂山道:“桂山哥,要是升级的话,还要投入多少?”

    “四十万左右。”

    左东明与何一海吓了一跳,几乎同时叫道:“这么多?!”

    袁桂山点头道:“你们没去看隔壁强华呀,他们上了一条,花了四十万。”

    何一海道:“我晓得他们上了一条线。没去问。”

    袁桂山道:“一条线要二十五六万,变压器增容用了三四万,加了两台污水处理设备,六七万,还有配套建设用了两万多。”

    何一海说:“山哥,要这么多钱的话,不如关了算了!”

    左东明抬起头来,看了袁桂山一眼,没有说话。

    袁桂山问道:“东明,你的意见呢?”

    左东明说:“桂山哥,我还没想好。”

    袁桂山知道左东明不会说话了,便说:“那好,我们今天就讨论到这里。东明一海,时间比较急,我们要抓紧!大家回去再看看政策,再想想,想清了我们再来议,不过我们在月底之前一定要确定下来。好吗?”

    两人点头同意。

    何一海回到江湾,推着摩托进堂屋放好,唐青莲从娘家新建的楼房里出来看见了,叫道:“姑爸,您回来啦!”

    何一海抬起头来看了看:“是呀!青莲,又回娘家来看看?”

    唐青莲咯咯笑道:“姑爸,什么叫‘又回娘家来看看’?这一向我几乎每天都回来看看。”

    何一海笑了,说:“那是!青莲,今天什么事情这么高兴?”

    “姑爸,我爷娘这房子建好了呀!您看,今天里面砖头泥沙杂物都清理完了,明天开始搞内粉刷,今年过年他们就可以住进新房子里来了!”

    “是啊,大家都高兴哩!”

    其实,今天真正让唐青莲高兴的是,今天袁桂山从镇里开会回来吃午饭时,明确告诉家里人,前进纸厂升级生产线继续生产!这十来天悬在她心里的一块石头掉了下来,她觉得无比轻松快乐!

    唐青莲想起下午的股东会,问道:“姑爸,股东会定下来了吗?什么时候开始升级生产线?”

    “还没定下来。”

    “还……没定下?!”

    “你公公说强华升级花了四十万块钱,要的钱太多了!我想不如关了算了。”

    唐青莲闻听后吓了一跳,心里又紧张起来:“姑爸,那东明叔呢?他是怎么说的?”

    “你晓得东明叔那人,没想清他不会表态。”

    “姑爸,关了您能得到多少补偿呀!这个月底就分红了,我算了一下,您分得差不多四万块钱哩!”

    何一海开会时就算了,那些奖励资金分到自己名下顶多就是两年的分红。他长出了一口气,看了看唐青莲,说:“青莲,我内心里也不想关哩!只是一下子要拿这么多钱出来,哪里来呀?”

    唐青莲笑了,说:“姑爸,这升级看上去要很多钱,其实你们股东两年分红的钱就差数不大了。要是关了,分红没了,每个月的工资收入也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