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开局被李二模拟发现了

第7章 你是皇上你说的都对!

    话音刚落,李世民欣慰的脸色当即凝固了下来。

    这哪是认错,这分明是在说看见朕就心烦!

    这个逆子,竟敢说这种话!

    李世民气的半死,手上的戒尺蠢蠢欲动,怒道:“谁出的主意,谁人教你这么说的!?”

    眼看着李世民,李祐心中闪过一丝欣喜,抬眼不甘示弱道:“无人教导,是儿臣自己的主意,还请父皇恩准!”

    去岭南道广州,是李祐经过神似熟虑后的想法。

    现在战乱刚刚结束,这个时候的广州还是极为穷苦的地方。

    但随着造船技术的发展,和万国来朝,只要稍加建设广州,这个地方将会迅速的富裕起来,这就是未来起兵的资本,这是其一。

    其二就是,广州靠海,万一自己拼不过那李治和武媚娘,还能去往琉球或者倭国,不至于落得满门抄斩的下场。

    以广州为封地,进可攻退可守,可以说是个再好不过的地方了。

    此时李世民正在气头上,李祐只希望他头脑一热答应了下来,这样也不枉费自己挨了一顿打。

    事情的发展超出了众人的意料。

    所有人都李世民这一声喝的愣住了,众皇子有些不理解,眼神中带着怜悯和同情。

    怎么好好地就突然要去往那穷苦的广州呢?呆在长安不好么?该不会打傻了吧?

    李世民同他对视,李祐的倔强的眼神,却让他冷静了些。

    他眉头紧蹙细细的思量了起来,虽然这逆子将自己气的半死,但也不至于一气之下让他去往那么偏远的地方。

    他毕竟是自己的孩子,而且还只有八岁。

    只是他怎么会有这个想法呢?是有人在旁边唆使?还是他自己的想法?

    如果是有人唆使,那这人其心可诛。

    虽说岭南道广州虽然穷苦,但是能够通过水路到达江浙。江浙可是鱼米之乡,这地方可非同凡响。

    但自己昨晚就已经派人去暗中观察者李祐,一举一动都很清楚,也没见什么人在旁唆使。

    李世民思来想去也没想明白。

    或许是自己过于严厉,将他打的痛了,所以他这才想着远离长安,去往那岭南道的广州?

    李世民抬眼扫过众皇子,只见皇子们顿时移开了目光,一脸的惧怕,十分担心戒尺落在自己身上。

    李世民有了一丝悔意,这一百国力值亏了,也不该当众将气撒在孩子身上。

    但转眼这悔意消失殆尽,棍棒地下出孝子,打他是为他好,不打不成才,这是天经地义!

    李世民脸色缓和下来,手里的戒尺也扔在了一旁,低头安慰道。

    “你有这般自知之明,悔改尚且不迟,以后当用功读书,做那省自身,明事理,懂是非之人,朕自然不会打骂于你。

    至于你想去广州,这山高路远,林茂兽多,路途多艰辛。

    广州更是穷苦之地,此去多有危险,况且你尚且年幼,时候未到。

    等你元服时,当遵循礼仪,届时你不想去也得去。

    明白么?”

    李祐听他这么说,有些急了,元服至少还要等四年,那这顿打岂不是白挨了,他连忙说道:“儿臣还是想早些去!!”

    李世民虽然不知道为什么李祐这么坚持,但话都说出去了,自然不会轻易改口。

    “此事莫要再提,你安心悔改,用功读书,不要再顽劣惹朕生气便好!”

    李祐心里有些感动,这李二虽说脾气差,但还是挺照顾自己儿子的!

    但这么一提醒,李世民有了个新想法,如果李祐的策论是上佳,那派李祐去赈灾岂不是能涨很多国力值??

    一瞬间,李世民都佩服自己的聪明才智,竟然想到了这个办法!

    不过他才八岁,会不会不太好,会不会将灾区给整的乌烟瘴气?

    他思索了片刻,国力值不能浪费,但也不能让李祐随便乱来,得派人监督好李祐,他不做出什么太出格的事情,那就随他。

    “不过,你既然有悔改之意,朕便派你去山东灾地赈灾,也让你看看这人间疾苦,尝尝这世道艰辛。”

    李祐为数不多的感动顿时消失无影无踪,脸上惊愕。

    这去山东灾地不是比广州更危险么?那里还有灾民呢?这要是造反了,说不定自己就凉透了。

    李祐想也不想,就要拒绝道:“可是··父皇···山东山高路远,林茂兽多,灾民···”

    李祐话还没说完,便被李世民不耐烦的打断。

    “身为朕的儿子,怎能惧怕这些?山高林茂,那便攀山伐木,若野兽甚多,那就拉弓开箭,有何惧怕的?

    朕十二岁便领兵打仗,那寒风似刀,冰雪侵骨,朕不照样过来了?

    你还年轻,就当多吃苦,改改你那顽劣的性子!!”

    李祐感觉心累,张了张嘴,没能说出什么反驳的话,你个李二刚才可不是这么说的。

    你说的都对,谁叫你是皇帝呢!你怎么说都对。

    他心里不断吐槽,有气无力的应到:“儿臣遵命~”

    这顿打算是彻底白挨了,广州去不成了,改成去山东赈灾,这叫什么事。

    见李祐满脸不情愿,李世民脸色郑重的叮嘱道:“回来时,你定要将这策论交予朕,不然朕定要重罚你!”

    李祐很是无语,心中叹了口气,彻底无语了,赈灾完成后还得写策论···。

    不过这李二为啥这么在意策论啊?

    李祐想不明白。

    不过只要李世民一天不把自己扔到封地,自己就得使劲作死,只要作不死,那就往死里作。

    今天虽然没成功,只去了山东赈灾,但是已经是一个大进步,事情总得循序渐进,总有一天自己能成功的去往封地的!

    想到这李祐又好受了些,心中又有了一个大胆的想法。

    赈灾貌似也同样能搞事情!!

    至于写策论?虽然不知道为什么你个李二这么在乎,不过我绝对不会写的。

    李世民想了想,觉得没什么遗漏,便说道:“今日到此为止,回府反省反省,准备行囊,择日跟着长史去山东曹州,赈济灾民。”

    李祐连忙应到:“儿臣遵命!”

    说吧,李世民拂袖,背手转身,带着李承乾,朝着门外走去。

    “臣恭送父皇!”

    “儿臣恭送父皇!”

    在一片恭送声中,李世民和李承乾离开了国子监。

    蜀王李愔和蒋王李恽则满脸幽怨的盯着李祐,经过这么一闹,李世民也没了兴致,他们连根没能上台去念自己的策论。

    至于其他的皇子,比如李治今年其实还没出生。

    透过木窗,众人隐约的见李世民仪仗已经走远。

    皇子们纷纷凑上前来,满是关怀的问道。

    “皇兄,你还好么,父皇打的你疼不疼?”

    “我早说了让你赶紧抄一遍,不然也不至于被打成这样。”

    “我们念了这么多遍了,你怎么一点都没记下来,不然也不至于惹怒父皇,挨这顿打了!”

    “是啊是啊,皇兄以后别惹父皇生气了。”

    “···”

    这群十岁左右的孩子,毫不留情的揭开李祐,一遍又一遍,虽然是无心的,但李祐莫名感觉羞耻。

    “咳咳!”

    正当李祐手足无措时,夫子咳嗽两声,见无人反应,走上了前,拿着刚才李世民用过的戒尺拍了拍桌子。

    “啪!”

    这一声,令场面顿时安静了下来,众人的目光都看向了,正襟危坐在高座的夫子。

    “安静坐好,打开论语,随我一同念书!”

    话音刚落,李祐连忙急忙说道:“夫子,学生受了伤,需要回府休养,望夫子同意!”

    比较年轻的夫子点了点头,没有做多为难道:“可以,带着书回去念吧!莫要再顽劣。”

    “谢夫子!”李祐听了,满脸开心,终于解放了!

    他二话不说,就朝着门外跑去。

    但李祐刚跑两步,就感觉臀部火辣辣的疼,疼的龇牙咧嘴,这李二打的好疼啊!!

    他只得放慢脚步,慢慢的朝着府里走去。

    众人看着李祐这般慢走的模样,再看向戒尺的目光都带上了畏惧,心里怕急了。

    以至于今天的馆内出奇的安静,学生们额外的乖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