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情回忆录之南城故事

第十三章、【中秋】

    这时间荏苒,秋也就来了。

    五湖四海,都是一种翻天的景象,电视里的南城高挂红彩。

    这已经是每一年的常态了,也不再重要,团聚似乎也没有那种渴望。

    回家的路越来越短,几乎在同一天内,环游世界也都可以。

    就像十年前的场景一样,我们开始环游宇宙,探索未来新世界。

    黄然的沙地停车场改造,也完工了十天,早就打发那三个年轻小家伙回去了。

    提上看望老人家的话题,被终止的很彻底,只给了中秋夜一个云聚餐的机会。

    你在屏幕那头,我在屏幕这头,后辈总是要勉励一番,但这么多年,早已不用自己了。

    老人家看着窗外,果然是荧光绿的,地坪彩色斑斓,似一个银河系的图案。

    没有边界线,随意的散开,不规则的。

    还有三天就是中秋之夜了,黄然说南城来了一个京城过来的项目,需要老总对老总接触一番,出去了几天。

    带走了所有的人,就剩自己与姜雪,仿佛真的是一对相依为命的邻居。

    最近总是多愁善感了,不知曾多曾少,离开了这里,回去到了大房间那里。

    一个人去到了大树下,仰望了上面的漆黑,那里一直有一个属于自己的秘密。

    在她还活着的时候,是两个人的秘密,树屋的秘密。

    树真的很大,也很坚固,走到了扶梯旁,按住了开关。

    灯条随着扶梯的两边渐渐的从脚开始,亮到了树屋,一条盘旋树根的彩虹,真是好看。

    嘴脸不由自主的微笑起来,随着扶手,慢慢的脚步开始登了上去。

    树屋几乎在最高的分叉那里,灯光也隐隐约约的在树叶里浮现,路过的那些树枝被清理了。

    伸手可摘,那夜里的果子,就像是睡着了,一动不动,任由采摘。

    之前打算找人收果的想法,这时开始打消,自己常来也是一样的。

    不看有没有异物,刚摘下的果子随意在衣服上擦它一遍,就入口嚼了。

    这酸,没有注意它的颜色,果然还没有熟透,但还是咽了下去。

    一路回望,似曾相识,感觉有些陌生。

    灯光啊灯光。

    这树,好多年没有上来,似乎大了好多,剪裁的刚刚好,看来姜雪偶尔叫人来清理。

    不一会儿,就进到了树屋,照不到边界的灯光仿佛充斥了一个世界。

    四十几平方,一张床,一面台桌,还有一个观景器材,观看星空的超级设备。

    很干净,想到在自己差不多六年没有来过的地方,被人日复一日的整理,心中是感动与欣慰。

    就像一种理想,被人呵护与关注,内心充满了力量。

    手轻轻的触摸,每一件器件,曾经的海誓山盟,浮现脑海。

    都说是白头偕老,相濡以沫,可是还是留下了自己,孤独陪伴了自己。

    一个无情的人,是不是活的更轻松一些,不可否认沉沦甜蜜忘却了很多痛苦。

    求一束花香永恒,却见凋零永恒。

    每一个物品,都是回忆,属于两个人的秘密,浪漫满屋的芬芳曾隔离了外界很长的日子。

    在她还在时,这里只有自己来打扫,她走了后就没有未来了。

    不知不觉竟在悲伤里,遗弃了这里,不过又怎么样。

    终于相信没有永恒了。

    这硬邦邦的床,还是一如既往的舒适,这是自己故意做的硬板床。

    她总是嫌弃,自己就成了唯一的柔软,任由她躺在怀里撒娇。

    ……

    黄然带着安如急匆匆的回到别墅,明天就是中秋,打发了商务。

    安如不打算回去了,这段时间习惯了这里,更何况回家聊的话题也离不开一些社会问题。

    父母觉得个人的成就已经很厉害了,京城混个不怎么小的官确实挺厉害的,所以谈论政治成了必然话题。

    爷爷奶奶说,耳濡目染很重要,于是才有了父亲的成就,更是说自己不务正业。

    娱乐圈多混乱,整治了不下于十回,还是有资本铤而走险,制造圈子。

    娱乐圈曾经沉没了几年,所有的节目都是正正经经的,习惯了轻松的人,都被支配成了恐惧。

    你看然姐的曾祖父就不一样,见识真的很广,每一次都给自己开了一次视野。

    很多工作都比以前得心应手了,实在是舍不得离开这里,而且总是感觉会缺少什么,人生是寂寞的。

    陶沫说需要回去一趟,约了中秋晚上的饭局,前前后后忙了半个月的改造没有享受心里很是难受。

    不过需要下楼去接,这个地方以前听都没有听过,竟会让人产生优越感。

    之前来的那三个年轻小伙子,被打发了几次,家里的长辈想要多一些后辈出现在老祖宗的视野也是正常的。

    以前的事情解决了,该需要花的钱一分不敢少,老祖宗发话如同雷霆一击。

    曾爷爷迁就自己的事情,已经很多了,在大是大非与安静勿扰的条件下,不好擅自做主,都是可以回绝的。

    黄然与安如大包小包,还是小推车,这是是一个,都是礼品。

    华国恒久的文化,中秋佳节的月饼成了倍受海外喜欢的美食,也影响深远。

    传统的配方大多失传,改良了很多,毕竟曾经的月饼捞也是一绝,口味不符合时下的年轻人。

    于是月饼只是一种礼物,如今经过改良,口味极佳。

    都吩咐了,不需要外购的,大厨们觉得老先生是他们见过最挑的,所以每一年都格外用心做这个中秋之夜的月饼。

    不知道什么原因,今年竟然也有了外流,黄氏的那些后辈,一共十个儿子十家,都拿到了一个三层蛋糕月饼。

    就拿他的话说,以前这群孩子多可爱,现在多可恨,都不缺钱了还很物质。

    一种进化,有好有坏,也许只是遗传了。

    大厨们前前后后,筹备了半个月,如今鲜藏等食,都各自大显神通。

    做菜的大头是本地人,在京都城那边也是做了十年的总厨,后来觉得没办法与家人这样分离,干脆就回南城开办了一家美食协。

    但是偶然机会被举荐来这边做厨师,也呆了几十年了,也了解了一些秘辛。

    虽然一直做菜,但从未见过,只知道是一位人物。

    但是性格方面,觉得太过固执,与自己沟通的人都是特殊服饰的人。

    有时,也觉得委屈,大家都是南城本地,几十年的团队,都不知道服务着谁。

    厨房此时,也是格外的热闹,虽然不曾见面,也未亏待,待遇很高,高到自己以为是在做商务。

    美食协并不是盈利的单位,靠着一群志同道合的人一起相互帮助与扶持,才在资本下存活。

    如同进入了古宫殿的后勤,最先进的设备与最古老的环境,十个人占据了这一个400平的厨房,格外的空旷。

    AI传达主人的指令,菜谱大全就出现了点单,于是只需要备菜与做好就好。

    日新月异,这十个人几十年未变。

    “滴里,滴里,滴里”

    黄然开心的哼着,安如后面跟着,这就是小助理,南城入秋后也就没那么炎热了。

    改造的地方被一个斜拉的顶棚遮盖在上空了十米之处,不然以前的沙地早就被雨季冲刷了。

    对着一个设备在说话,透明的顶棚渐渐变色,不知道是什么材料,如果是蓝色时,渗透的光如同是海底的光芒一样。

    “想不到曾爷爷还玩这个”

    玩了一会,感觉好厉害的东西,不由的嘀咕说着话。

    不过怕晚上这里会发热,就渐变成了最黑的那种漆黑色,顶棚沿着别墅环绕,差不多都到了连山的这一面。

    覆盖好大,一下子仿佛进入了夜晚,几十米外的地方是黑白交错的位置。

    荧光绿的灯光自发的亮起,模型跟随一起,多梦幻呢。

    “哗,很奇特,之前都不给我这个,哼哼”

    置身奇幻的场景,开心的像个小女孩,安如也是惊呆了。

    比电影的道具还让人不可思议,如果出现在电影里,一定会觉得是虚拟立体。

    真是期待这个中秋,两人一同布置了摆桌,地面的银河系图案越来越亮。

    女孩子的话题,都是跟随时下的时尚,有钱人家的女孩子家,更不用说。

    小推车的礼品,一件一件的拆包装,奇奇怪怪的月饼,占据了三个礼盒。

    无论是哪个时代,这种猎奇的心情都是存在的,简单的事情也是开心的呢。

    到了下午的5点时,姜雪也加入了摆弄的队伍,三个女人就热闹了起来。

    张灯结彩不过是顺手的,一个如同银河系的派对指南,正在结形。

    调整花费了一些时间,也跨过了6点钟,天色渐渐的暗去。

    顶棚之外的山尖,剩下眷恋的余晖,飘荡的云结成了一片,晚霞红。

    等天色更暗时,顶棚又调成了透明的颜色,不知道今夜是否有圆月。

    忙碌了一天,看着场景,有着格外的满足,安排AI把超大荧幕支撑在别墅这面,这时完全看不出还有房子的阴影了。

    看到了效果,都兴奋的哼着小曲,扭着小胯步,置身宇宙的梦幻。

    不过老人家真的是从头到尾,也不曾露面,年纪大了对很多东西也就淡然了。

    唯独寄思异游,消愁托分隔的梦。

    它乡独好,只因有她。

    她的故乡遍布了年轻的热血洋溢,很多生活都在那里,后来回了老家就到了如今。

    每一个中秋,都会产生这样的混乱与错觉,总觉得自己还是那个年轻,不曾离开。

    姜雪把老人家扶了一路走来,然后就开始安排了中秋的晚餐。

    每个人都有心事否,但快乐做不了假,团聚与否,都是与重要的人一起。

    如果团聚,只是一种形式,不聚也罢呢。

    AI最先推进来的,竟然是一道三层蛋糕月饼,如同一个四人圆桌,里面就是一个繁馥的世界。

    然后安排在了一边,等待中秋之夜,悠闲的时刻。

    第二道是硬菜,一只动物完整的大后腿,羊县的招牌名菜:健步如飞。

    清新口味的原生味道,几十斤的份量需要味道均匀,考验了大厨们的技术了。

    紧接着第三道,也是硬菜,南方仅有的特色做法之一:湖畔春光。

    大鹅烤半生时,用大料直接蒸煮,肉色有红,有香,有劲,有肉文界限。

    然后第四道大菜是传承菜品,扣肉,稍微小份了很多。

    三年散养的大猪,皮实,处理皮就是最重要的厨技之一,不能影响肉部分的口感。

    入味煮,再油爆炸,再大料汤底润,然后再片薄至透明,用很多材料做成的糕泥涂抹每一片。

    一次十片,又把他们合成一片大的,看不出区别,一碗是十二大片,入蒸时这些料会互相融合。

    仿佛你吃的是一块未添加任何调料的生蒸肉片,口感却有着不同的层次,其实吃的也是原生味,三年散养的猪肉质非同小可。

    第五道菜,是一道素菜,产地就是这片山里面:素烩名门。

    第六道菜,却是一道炖品,三种大型动物的大骨,和这个山的七种小个水果分不同做法,最后炖在一起的炖品。

    最后一道菜品是姜雪亲自推过来,结束了上菜流程,一道汤品。

    大家都不是一般人,看到这样的大菜,都没有诧异。

    老人家不喜欢海鲜,于是在他的人生中,几乎很少有海鲜出现在桌面上。

    入手第一是汤,润一润待大吃的嘴与喉,夹杂着浓润的味道,竟然是一道药汤,味道明显的不要不要的。

    女人针对于身材一事,有时也是分时候,大义面前都做到了尊重。

    吃肉并不含糊,扣肉这种见多了的食物,竟是最先消失的一道菜,谁让它份量小呢。

    并没有什么酸甜的说法,也没有咸辣的口味,很直接的鲜美,说不出哪里好,就是想要满足这口腹。

    大鹅的干材特质得到了不一样的解释,水生物的易寒味道,就像加了其他动物的肉在一起,它是一道粉嫩的肉。

    羊腿骚味十足,没有佐料,骚味会使人口腔容易上火,可是它依旧受欢迎。

    女人不爱吃素,素烩的美味被留在了最后,仿佛它是压底的牌面,其实就是遇见了肉食动物。

    大家这是东一口,西一口,但还是吃的不算快,终究还是份量太足。

    偶尔聊着外面的世界,与这些菜的不同,这时才有了家的温馨浪漫。

    陶沫在十点以后,才匆匆来迟,晚饭早已结束,赶上了三层蛋糕月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