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匠人

第三十五章 别有洞天

    这么多的白骨,也不知道是多少人留下来的,其中还有一些动物的骨头!

    大概那些万人坑,就是这样的吧,李铁也是第一次看到这种景象。

    不知道那些人,是怎么被扔到这崖下的,难道说都是献祭的人吗?

    这当然只是猜测,如果是正常死亡的人,不是贵族不能进入悬棺,也应该要入土为安吧?

    不过这时候李铁又想起了川西臧地的传统,那就是天葬。

    人死以后,便摆在天葬台上,给秃鹫啄食。

    雨城虽然不是藏地,但也有可能受到那里习俗的影响,再加上这地方的人很可能是古代迁移而来的僰人。

    周教授叹息一声道:“没想到这里还有一个万人坑,只希望这些人都是正常死亡的人吧,如果是用来献祭的人,那就太可怜了!”

    要知道在古代很多少数民族中,都有非常原始的祭祀活动,那是要用活人来献祭的。

    不过在这的祭台,还没有发现什么邪恶的神灵,也有可能是山神,所以目前也无法确定。

    众人都默默的在心中,为那些死去的人祈祷。

    很快,这里面的遗迹都查看清楚了,这就是一个古人部族生活的地方,甚至还找到了一些破碎的生活器具,比如陶罐,铁锅。

    但是都无法确定是什么年代的。

    周教授对众人道:“大家再找找看,还有没有其他的东西,按说这一个部族生活的地方,应该不止这点大的地方才对,或许还别有洞天!”

    这次还是李铁有所发现,他又找到了一个暗藏的机关。

    当这个机关打开后,又一道石门拉起,前面又出现了洞天。

    众人都非常兴奋的跑过去,只见这里是一个更加宽阔的平台,在平台外面是一片茂密的植被,面积约有百亩之多,而再看四周,完全是绝壁悬崖。

    很显然,这是一个类似于天坑的所在,难道那些古人便是在这里生活的吗?

    在平台前方,更是可以看到一座破败的建筑,它掩盖在无数条藤萝植物之下。

    周教授激动地道:“想不到这里还有一个世外桃源,前面的建筑里面,或许会有古人留下的重要线索。”

    大家来到这座建筑前面,便看清楚了,这果然是一座寨楼,虽然说屋面上的瓦片都已经掉落大半,木质的结构也腐朽了大半,但是还能大致看得出来,这座建筑曾经的辉煌。

    李铁一看就知道了,这座建筑正是鲁班书中所记载的一种建筑结构。

    那就是楔山式大木架结构。

    周教授摸了摸一根腐朽的木料,深思道:“从木材的材质和腐朽程度来看,应该不超过两百年,那么可以确定这座建筑是在清代中期建造的。”

    李铁点了点头道:“嗯,我的判断也是如此,我们还是找找看,会不会有什么文字记载的器物吧!”

    很快,就听见叶秋萍激动地喊道:“老师,您快来看,这是什么?”

    周教授闻言,连忙跑到叶秋萍身边,只见叶秋萍和田甜掀开一片藤萝之后,看到了一面石墙,这墙上刻有密密麻麻的文字。

    还好,这些文字并不是那些少数民族创造的文字,而是汉字,只不过是用篆字。

    周教授连忙安排两名考古工作人员,对石墙上的青苔小心的进行清理,只有完全清理干净了,才可以把上面的文字呈现出来。

    不过现在从能够看到的文字上来判断,这就是记载了居住在这里的一个部族的历史。

    没想到的是,这地方的部族,果然是从川南逃出来的僰人后裔。

    很快,清理工作完成了,考古工作人员立刻对着这石墙照相,同时把上面的文字都抄了下来。

    一段隐秘的历史终于浮出水面。

    原来在万历年间,僰人被剿灭后,的确有一百多人逃到了川西,他们最后在雨城附近的这座山中居住下来。

    这支僰人后裔,竟然发展壮大起来,在清初便慢慢的与周边的羌藏少数民族通婚融合,鼎盛时期有五千之众。

    有的僰人后裔还走出大山,从事经商等活动。

    当然并没有人知道他们是僰人后裔,就连族内的大多数人都不知道,秘密只掌握在少数头领之中。

    在清咸丰九年,太平天国运动发展得如火如茶,石达开率军准备攻入四川,这时候僰人后裔,见机也准备起事,以期重回祖先故地,成为一支割据势力。

    于是僰人后裔李永和蓝朝鼎率领烟帮起义,很快起义军就发展到几千人,并且很快就攻下了筠连、高县等地,这些地方在明朝以前可是僰人的地盘。

    现在僰人后裔终于又重新回到了他们祖先生活过的地方,当然他们并不满足于此,紧接着起义军又继续征战,准备打下川南重镇叙州府城。

    不过这次攻打叙州府城,并不是那么顺利,虽然歼灭了不少清军,但是始终没有破城。

    李永和蓝朝鼎见状不妙,便主动撤退,转而向犍乐贡井自流井盐场方向进军。

    因为那里是西南最为富庶之地,只要打下来便可以获得大量的财物充当军费。

    当然清军也不可能轻易的就让李永和起义军得手。

    因为犍为、乐山、荣县和富顺,是川内最重要的产盐区,也是清廷最重要的财政收入来源之一,更是湘军军饷的主要来源。

    不过僰人运气不错,起义军竟然一举打下了盐场,获得大量财富,还吸收了很多盐工加入起义军。

    这时候起义军,便迅速的发展到了十几万人,可以说声势浩大,四川总督都吓得不轻,因为起义军随时可能北上攻打蓉城。

    在清军的围攻下,起义军不得不撤出荣县富顺,接下来李永和一部在犍乐一带继续与清军战斗,蓝朝鼎一部则是攻下了雨城,转战于川西、川北各州县。

    只可惜起义军没有一个很紧固的根据地,最终经过几年的战斗,还是被打垮了。

    首领李永和蓝朝鼎都被清军俘虏,被押往蓉城斩首。

    后来蓝朝鼎之弟蓝朝柱在洋县建立政权,号大汉显王,但最终还是被清军所破,僰人后裔的计划失败。

    当然了,李永和蓝朝鼎被俘虏,都是历史记载的,只不过在这块石墙上,却是记载着不同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