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博星球计划

第9章 准备开工

    等待图纸的这几天,王启又作出一个重要的决定。

    他要休学一段时间。

    至于理由已经充分了,他去看了心理医生,开出一张轻度焦虑的诊断结果,和辅导员申请一年的休学。

    由于要郊区和大学两头跑,反而两头都不能兼顾,既不能专心学业,还容易在计划那边出漏子。

    幸亏父母被调去那个绝密任务了,不然说服家庭还得另花一份力气。

    这一年就专心发展工厂,等到金钱来源稳定,再转头重拾学业。毕竟江淮大学有很多学术资源,不加以利用未免可惜。

    一副病恹恹的样子被担忧的辅导员送出来,王启立刻换回了正常的表情。他确实有点焦虑,但更多是那种掺着兴奋的焦虑。

    从此!海空凭鱼跃,天高任鸟飞!

    一辆警车开到行政楼,停到他面前,把他吓了一跳。

    警察从后排坐拷出一个鼻青脸肿的男生,后门还跟着哭哭啼啼的女生,看起来是在外面玩打了架。

    还好还好,不是拷我的。这一吓让王启冷静了许多,回想起做的事还是有许多疏忽。如果有人特地针对他调查一番,很容易发现他没有什么做工程的亲戚;王启父母也是实用主义者,家里从没购入过大颗的钻石。

    反正遮遮掩掩总会被发现,过一把瘾是一把!

    这两天他也有安排。他打车去高新工业园区,以江淮大学的学生身份,去踩踩点。

    “大爷,大爷?”

    看门的大爷睡眼惺忪地抬起头:“午休时间你不去宿舍干嘛呢?工牌呢?”

    “我不是这儿的工人,我是江大的学生,来做社会调研的。你们厂技术高尖,管理理念先进,我们有很多毕业生有投递意向,所以...”王启顺口胡谄。

    “啥?”

    “我来给你们厂打广告!”

    “奥!你等着,我请示下领导...”

    于是在门卫的电话里,王启又重复了一遍说辞。

    领导既高兴又重视,很快派了一名厂里的技术骨干来陪同参观。王启得以进入厂子内部,这是一个化工厂,看着那些巨大的粉碎机、蒸馏塔、冷凝器,他人有点发晕。

    更别提中年的技术人员正一丝不苟地给他介绍各个设备的技术参数,他听得云里雾里,表面还得装出赞扬、肯定的表情,时不时点点头。

    他终于找到机会插一句:“我主要想看看存储方面的,额,比如安全性、密封性之类的。”

    技术人员也有点不理解,但还是将他带到了原料存储区。安全起见,这里离厂区很远,禁止明火和身穿易静电的涤纶材质的衣服。

    易腐蚀的原料(如盐酸),用的是玻璃钢储罐;液油及低温高压的液氧液氢多用不锈钢储罐。还有一些危险性不高的用PP塑料储罐存储。王启自然是照单全收,全部扫入数据库。

    只是这玻璃钢和不锈钢材质的,需要的原料挺多,一时半会儿不好弄。

    不过王启也不急,除了气体,他都是以单质形式进行存储的,需要的时候再进行合成就是。至于安全操作的方法他也不在意,他使用了直接从里面抽取,连安全阀都不用打开。

    搞到了想要的模型,王启立刻找了个借口拍屁股走了。

    接着,他又以同样的理由混进了某精密零件加工厂,白嫖了许多高精加工机床。对于物质枪来说其实没什么用,但对于不知道物质枪存在的人则是很好的掩饰。

    混完一圈,群里也发来消息,地下设施的图纸修改好了。

    不得不说,三个专业对口的学生凑在一起效率是真高,特别是有打过省赛国赛、有过大公司实习经历的沈鸿永在,两天就把图纸改完了。

    应王启要求,整体留了一个电梯井和楼梯井作为出入口,配备了地下车库、仓库、预留工业用电管线的车间、发电机房、生活空间和实验室。

    除此之外还空出了一大片区域,因为原图纸是为小区的地下车库设计,而王启并不需要太多车位,直接删减到6个。

    王启先给三人转了剩余的2000,随后问道:“你们对这种地下工程施工流程熟悉不?给我讲讲具体步骤,我挺好奇的。”

    “问李哥,他学的地下工程,跟过差不多的项目。”

    李哥收了钱也是耐心十足地讲解了场上施工的步骤,顺便讲了使用的各类施工机械,给王启扫盲。

    一会儿人讨论到傍晚,王启又是请客出去搓了一顿烧烤。

    “行了,刚刚我亲戚给我回复了消息,说技术员看了图纸没啥问题。”王启装模作样去外面接了一个电话。

    这下宾主尽欢,三人美滋滋地离开。

    王启在电脑中打开修改后的图纸,尝试用物质枪读取。虽然是不同文明的图纸,但有能看懂图纸的王启意识辅助,还是成功录入了数据库。

    但是这时录入的只是一个基本的框架,无法用原子重组的。

    王启躺在床上,明天地下工程就正式开工了。

    挖掘的工作应该几分钟就能完成,浇筑一个混凝土地基需要等水泥达到硬度了才能继续往上浇筑。

    王启选择的是满堂地基,考虑到选用高强度水泥的主要构成元素是碳、铝、钙、硅、氧,在地层中大量存在,不用担心材料不够的问题。

    铁倒是需要多跑一点路收集,附近没有铁矿山。即使按废铁收购,一吨两千以王启的财力现在也承担不起。

    毕竟工程需要大量的钢筋,框架成形后,内部也需要用到大量的铁。

    未来要是能建造直通地幔的隧道,直接抽取铁使用,要多少有多少。

    至于内部的内立面,除了居住区外王启都准备用一种扫描过的铝合金打造。整个地下空间看起来会像是一体浇筑的,极具未来风格。

    另一个原因就是,铝在地层中获取非常容易。

    照明灯、发电机、电线、管道之类的还没来得及去扫描,先不急。另一个技术难点就是出入口的电梯,王启的打算中电梯是不光能运人的,也能把生产的货物运出地下。

    这就要求电梯不止是载客电梯,这种特种设备需要另外定制。

    唉,路要一步步走,饭要一口口吃。总想这些难点只会先把自己吓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