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中道莲

第五十二章 场域构想,云游四方

    (老样子,括号没有再看吧,这样子后面还有近千字呢,但因为一直删删改改都觉得不好,暂时没放上来,明天改完应该会增加很多内容。)

    一艘三丈小船,拨开空间,缓慢前行着。

    涟熠盘坐在船上,身上不断涌出光芒,好像在拼凑着什么。

    青灵戒里,三颗蛋一动不动,不过四周却不时少些东西。

    场域已经开始搭建。

    之前两个破碎场域他收集了不少,而且当时正处中心,得到青雀族长的帮助,在一开始就进行收集,所以收获了不少完整的版块。

    有这些碎片,搭建场域就轻松很多。

    还能得到青雀族族长和巫毒殿殿主场域所附带的效果。

    船缓缓前行着,这是宇界现实与虚空之间的空间夹层,除了“波光粼粼”不断起伏的空间涟漪外,四周就什么都没有了。当然四周的“波光粼粼”也会根据宇界的日月轮转和天气转变,有所变化。

    此处没有参考点,以至于在宇界晴天时看去浩渺无边,特别是到了夜晚似乎要将人抛如虚无;而当宇界雨天,会搞不清楚自己是在空间夹层里行驶,还是已经一半落入海中。

    现在显然外面是雨天黑夜,还是磅礴大雨,以至于空间夹层里都映射出大片雨型的涟漪,向外看去模糊不清,黑暗的波涛和变化的空间涟漪相互交融,让人不禁有一种世界在沉睡的想象。

    此船被涟熠命名为泛界船。

    虽然只有三重道禁,不过这三个道禁并不是后天炼制的,所以不能以后天法宝来评价。

    第一重道禁,破界。

    能破开空间,法阵,甚至是世界屏障。

    第二重道禁,隐秘。

    能够缩小体型,行走三丈的小船就是缩小的,还能隐形掩盖行踪,普通的推算无法探查到它的位置与具体情况······

    第三重道禁,空间。

    并不是完整的空间道禁,拥有内部面积扩大,空间屏障,空间行走三方面的空间力量。

    三个道禁都非常实用,还能开放出各种其它的用途。

    比如第一重的破界功效,拿来撞人,能将对方的各种防御手段破除大半;第三重道禁,不断开放的话能不断扩大内部面积······

    原本这个法宝诞生的话,至少是一重先天法宝,可惜被提前取出炼制。

    即便如此它都比许多上品法宝都要珍贵,而且将来如果有大造化,比如请求妖祖出手以她手中的乾坤鼎或者炼天炉重新炼制,说不定还能恢复先天法宝的力量,不过那是极其渺茫的希望,暂且不想。

    这段时间涟熠走了许多地方,雄浑峭拔的山峰、郁郁葱葱的森林、清澈见底的湖泊、绿草如茵的平原,汹涌澎湃的大河······

    甚至在千鸟峰战场的边缘走了一圈。

    此刻他来到名为羊肠山脉的地方。

    据说此处本有两座靠的较近的大山,后面一场战斗在这里发生,直接将其抹除了,后面其中一位拥有仙境实力的羊妖败了,因为十万大山的规矩,它的肠子便被取出来,化为了这样的山脉。

    此山脉是十万大山外围东方和东南方的边界线。

    开了羊肠山脉,此时离涟行山越来越远。

    很快就收起泛界船,飘落在一处瘴气横生的崇山峻岭当中,先前俯瞰大地,只要走出这片山岭,再往东南行去约莫十余里,应该就是巫毒殿的势力范围了。

    巫毒殿殿主已死,此地妖王妖将也多数被赶去了千鸟峰的战场,扩张派的残酷显而易见。

    所以此地相对来说还算安全。

    于是涟熠取出那把抢来的黑白宝剑。

    灵力催动它浮在空中,一脚踩了上去。

    学那仙人御剑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世间云海千变万化,百看不厌之外,还可以做些解闷事情,涟熠故意拣选一处齐整如刀削过的云海底层,脑袋没入云海,缓缓御剑而游,若是脚下山野有精怪鬼魅偶然抬头瞧见这一幕,大概会觉得······这个不见头颅的妖修是不是脑子有病?

    除了这般幼稚可笑的自娱自乐,涟熠也喜欢整个人没入云海之中,只露出一个脑袋,然后抡起双臂起起落落,学那凫水。

    这样的行为,在涟熠来到这个世界后便一直想做了。

    此刻做完了,身心舒畅,念头通达。

    好,继续搭建场域!

    场域的基本结构已经搭建完毕,接下来就是往里面加东西。

    也是这时候,涟熠有些明白绿瞬最后对他说的话了。

    半仙境形成的场域,简单来说就是个稳定的空间,除了可以用来对敌外,还有储存的功效。

    不过大多数生灵都不会用场域来储存。

    一是,一旦突发情况,比如敌人来袭,作为主要手段的场域一施展开,里面的东西就全部暴露在敌人眼下。

    二是,半仙境甚至地仙境的场域,是按生灵本身的情况搭建的,相比储存法宝一成不变的稳定来说,场域对东西是有影响的。

    比如一件东西或者生灵放进去,因为场域主人的修炼或者顿悟,导致场域出现变化,很容易影响到里面的东西,大多数时候是要起冲突的。

    世间绝大部分生灵和物品跟没有真规则的场域是起冲突的,如果场域强就会对消磨进入的生灵和物品的一切,如果场域弱就会影响到场域主人的道和修行。

    而经过无数前人的总结,倒是得出了一些种族和物品,进入场域不仅不容易起冲突,还能与场域相辅相成。

    妖族里,除了极其稀少的种族外,只有草木成妖这一大类能够点缀场域。

    草木有各种,场域也不同,所以并不是一个草木妖就能点缀各种场域,相反双方都比较挑剔。

    十万大山外围的草木妖不暴露种族身份的话,基本上就没事。

    但一旦进入核心地带,仙境多了起来,总能选出那么一两个的场域跟进入的草木妖匹配,到时候一位仙境的招揽,弱小者如何拒绝?

    毕竟草木妖点缀场域,匹配再难,在十万大山里也是比较多的一类,一旦匹配成功,辅助的效果都不差。

    点缀场域的大族也是有的。

    最出名的便是西方的灵体族、地族等,据说是与魔族争夺地盘失败,被迫迁入一个个小世界、小位面、洞天福地,后面慢慢演化出来与场域相辅相成的能力。

    比如灵体族大多都能提升场域里某种灵力的活跃度,地族可以让场域缓慢诞生一种矿脉。

    在半仙境场域里收服一个种族入驻,更是能做到地仙境场域都做不到的资源流转。

    当初西方各个种族林立。

    魔族取得胜利也是侥幸。

    多亏了西方其余的各个大族没有像妖族一样,由无数种族一起合拢成为了一个新族,而是强者各自为政,形成神系。每个神系都猖狂了一阵,接着被其它的神系一起拉下马,最终除了魔族,一败涂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