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魔录之天地裂变

第一章,灵婴现世

    这是一个奇特的世界,妖怪聚集的四荒妖洲,天上神仙居住的九天神洲,以及,某些妖怪,凡人和各类修仙修道者居住的东灵大陆。

    相传在东灵大陆之上有一个古老的国度,他们有着一个以”不死之躯”为称号的军队,此军残暴无比,曾以食人度日,因为将士们以为食人就能维持他们的“不死之躯”这种愚蠢的想法促使他们四处烧杀抢掠,无恶不做,人们处在火海之中。

    公元618年,以李渊为首的起义军攻入长安,隋朝灭亡,唐朝建立,从此社会进入繁盛期。在灭掉隋朝的第二天,李唐王做了一个梦,他梦见隋王杨广的亡魂堕入魔道,成为了至高无上的魔尊,并且杨广还在魔界建立了魔军(这个军团就是开头说的“不死军团”),李唐王梦见杨广带兵包围了长安城,杨广提着李唐王亲人的头颅进入皇宫,说要取唐王性命。

    唐王惊醒直喊:“救我,救我!”

    李世民路过寝室闻其呼,急同守卫一起入其室,“父皇!父皇!发生何事?”

    唐王道:“王儿,今日朕梦见杨广提着众亲人的首级前来索取朕的性命,这该如何是好?”

    李世民说:“父皇不必担心,梦都是虚假之景,根本不会实现。”

    李唐王说:“话虽如此,朕仍是担心不已。”

    李世民说:“倘若父皇还有所忧虑,那么明日兒臣替父皇去寺庙祈福,保得平安。”

    唐王听后大喜道:“朕有你这一皇儿真是万分福气啊。”

    次日午时,皇宫内发生了一件离奇的案件,仅在一上午的时间内,皇宫内竟然离奇失踪了二十多人,其中除了宫女外,还有唐王的女儿秀宁公主。

    唐王大怒:“究竟是何人敢到朕的宫内如此放肆!!”

    李靖说:“皇上,此人能在守卫森严的宫中绑走公主等人,这就说明此人并非等闲之辈。”

    唐王曰:“你是说此人并非人,而是法力高深的妖魔?”

    李靖说:“回皇上,臣只是以为此贼乃是武艺超群之人,并非妖魔。”

    唐王说:“既然如此,现在应该如何做?”

    “现在臣认为应该派兵搜寻公主的下落,但不能明察,以免打草惊蛇。”李靖道。

    唐王听后立即派兵去搜寻公主的下落,并且他还召来秦叔宝,程咬金等人,因为唐王觉得有人在暗中监视自己,随时有可能取其性命。正午,李世民带领几十步兵前往“燕和寺”,一路上风平浪静的,只听见几只麻雀的叫声,有十多年作战经验的李世民顿觉诡异,他手一挥,暗示军队准备战斗,士兵们围成一团,手持长矛,警惕的看着四周,突然,狂风大作,本来还是晴空万里的天空,霎时间黑云翻滚,突然,在李世民的前方出现了一个身穿白衣,披散着雪白而凌乱的头发,身后有一条像狐狸尾巴的白色尾巴的人。

    李世民拔出御赐宝剑指着这个挡路人“来者何人,竟敢挡我大唐部队的去路。”

    李世民话音刚落,挡路人动手了,他手一挥,李世民身后的数十士兵瞬间化成了尘土,李世民愣住了,但他很快回神来,他知道逃也没用,只能一搏,他从马背上一跃而下,他握紧剑柄,冲向妖人。李世民用剑刺向妖人,妖人想用手挡,可是妖人一碰到剑竟被弹飞出去,原来这把剑是一位道长送于唐王而现在唐王将此剑赐于了李世民。据说此剑能斩妖除魔,十分了得,李世民凭着神剑的神力与妖人大战了三十多个回合,两人未分胜负,妖人见势不妙连忙念了法咒,将李世民浮于空中,李世民在空中无法动弹,心里慌乱无比,妖人再次施法,准备用这一击将李世民杀死,法咒只念至一半,忽然一支飞镖从树林中飞了出来,射中了妖人的左臂,妖人停止了施法,它转向树林,突然一人从林中跳了出来,手持大刀,一刀将妖的手臂砍落在地,妖人流出了绿色的血液,妖人见势不妙,遂遁入土中,侠士将要追时,被李世民叫住了。

    李世民说:“大侠,能否将我放下。”

    侠士念了一声咒语,李世民慢慢的下降,李世民看此侠士面容清秀,身高八尺,一看就知道是修道之人,李世民问其姓名。

    侠士抱拳说:“在下燕仲紫。”

    李世民说:“我若能平安到达长安,一定会报答大侠的救命之恩。”

    燕仲紫说:“长安?看你这身打扮,莫非你是京都贵族?”

    “在下李世民,其实我是当朝的二皇子。因父皇昨夜噩梦,我想到“燕和寺”去解梦,不料在路上遭妖人袭击,随从都被妖人所害,尽化为灰烬。不过,妖人不敌大侠,可见大侠的法力高深啊。”

    燕仲紫说:“实在不敢当,击退妖物只是碰巧而已。对了,刚才你说你是大唐的二皇子?”

    “正是。”

    “既然是皇子,你应该知道当年与你们一起对抗隋朝的燕中子吧。”

    李世民道:“燕中子?”

    “你可知道他的下落?”

    李世民说:“这不是很清楚,只是胜利当日,他便突然告辞了,我们都以为他回寺中了,怎么了?道长仍未归?”

    “师父失踪多日,众人都是焦急万分!此次出山就是为了找寻师傅而来。”

    李世民说:“不必担心,道长也许是要事在身,过些时日便会归去,以道长之强,定是不会有事的。”

    “借皇子吉言,但愿如此……”

    话未说完,一股强大的妖气从燕仲紫身后传来。燕仲紫回头一看,此妖身穿金色铠甲,狼头,一身肌肉,手持巨锤此妖有五百多年的修为,虽比燕仲紫要强,但还是能应对的程度,但是若加上皇子,那必是有所伤亡。

    燕仲见势不妙,忙对李世民说:“从这儿往东走一里路便可到‘燕和寺’。”

    “你怎么办?”

    燕仲紫对着李世民说:“面对那家伙,两个人是没办法逃的,我打败这家伙便去寻你。”

    李世民看出燕仲紫的想法,于是对他说了句平安话便转头离开。

    燕仲紫见李世民远去心中的“铅石”也放下了,他把目光移到狼妖身上,此妖散发出的妖气使周围的树木都干枯了,燕仲紫心里感到很不舒服,但是燕仲紫没有退缩的打算,而是在想能托多久就多久,只要二皇子能平安到达“燕和寺”于是他拔出刀,咬破手指,他将血从刀节一直摸到刀尖,此时刀发生了变化,刀发出紫红色的光,燕仲紫的灵力提高了。燕仲紫拿着刀向狼妖冲去,他用尽全力向狼妖斩去,狼妖用它的巨锤挡住了燕仲紫的攻击,双方的灵力相互碰撞形成了一个能令人窒息的灵圈(灵圈是指两个人的灵力互相冲撞而形成的一个近似结界的东西,这就是灵圈,普通人是无法接近灵圈的。)双方的灵力如刀刃般将附近的树都砍倒了,刀光剑影,数回合下来燕仲紫已气喘吁吁了,狼妖也没好过,一身上下伤痕累累。狼妖把巨锤放于地上,它把灵力一点一点的提高,突然狼妖一吼,它体内的所有灵力一下子释放出来,方圆百米内的所有生物都化作了灰烬。燕仲紫被这强大的灵力震退几步,除师傅外他还从来没有见过如此强悍的灵力,他虽一脸镇定,实则心里略慌,就当他在思索应对之策时,一股更为强大的灵力从燕仲紫的身后传来。燕仲紫正要回头看,不料刚到的妖人先下手为强,一掌将燕仲紫打到在地,燕仲紫顿时口吐鲜血,四肢无力,头脑一片空白。

    刚到的妖人对狼妖说:“任务完成,大王命我们速回。”狼妖亨了一声。

    燕仲紫气愤的挣扎着,但是一切都结束了,他到极限了,两妖见燕仲紫毫无气息后,便化作一团烟飞走了,突然天下起了雨,仿佛上天在为这小道士的死而悲痛,一阵雷响,乌云开了一个小洞,洞中射出一道金光,一位身穿白衣的女子乘荷花沿光飞落在燕仲紫身边,此人乃十二金仙之一的观音菩萨。

    观音道:“燕仲紫,你一身积德无数,本能升天做仙,但是你还有任务尚未完成,因此我送你轮回转世。”说完,她一挥手,两人化作一道金光飞入地府。

    十殿阎王见观音菩萨大驾光临,急忙行礼。

    秦广王说:“观音大士大驾本府此乃本府之荣幸,不知大士可是何事?”

    观音菩萨说:“实不相瞒,我本次来是请求各位阎王能让此人转世轮回。”说罢招来燕仲紫说:“此人身负世间重任,尚未成仙却反遭妖人所害,如今我请求诸位让他轮回重修仙道。”

    秦广王说:“既是观音大士委托,那这点忙岂有不帮之说。”于是转轮便王带观音二人到六道轮回之所。

    转轮王对燕仲紫说:“此去你的灵力将全无,但是你的记忆还能保留,只是得得仙道后才能恢复。”

    燕仲紫说:“明白,有劳了。”他转向观音说:“大士您可知道杀我之人是谁?”

    观音说:“天机不可泄露,但是你转世后一定会再遇到害你之人。”

    “这样啊。”

    “有一点你要记住,在你得到仙道后将有一场大劫,这个劫关系着三界的安危,所以切记,在你得到仙道后一定不可闹事,否则将发生不可预知的大劫难,你可知晓?”

    燕仲紫吞了口唾液,笑着说:“这等我得到仙道后再说吧,”说完转向六道轮回所,回头说:“我走了。”于是他踏入轮回之所,顿时金光四射,随后燕仲紫消失在轮回所中。

    转轮王对观音说:“这人不同凡响啊!”

    观音说:“只怕他过于不同凡响,也罢,时候有不早了,我也该回去了。”说完化作一道金光飞出地府。

    公元620年,长安城上空乌云密布,突然一声巨响,一道金光从乌云中射出,射在了长安城郊,顿然,地面凹陷了一个巨坑,坑的中心有一块彩石,此石散发着耀眼的彩光,一农夫寻光照之处,发现了此石,农夫以为我天降宝石于他便兴奋的拿着锄头跑到彩石边。

    农夫心想:这下发啦,哈哈哈,于是他兴奋的举起锄头用力的砸向彩石,此时彩石裂了一道裂痕,农夫心里更兴奋了,他再次砸向彩石,这时从石头内发出灿烂的白光,突然,彩石“嘭”的一声裂成数块,吓得农夫精神错乱,跑至十里外,光冲入乌云中,天一下子放晴了,这光惊动了天界,天将急到天门查看,看见只不过是一块灵石,爆出灵物罢了就没去追究。

    光渐渐淡了下来,彩石之中竟出现一个婴儿,嚎啕大哭,此时有一位道长沿光来到此处,听到坑内有婴儿的叫声立即跳入坑内将婴儿抱起。

    道长见此婴灵力超凡,甚是学道的材料,于是道长很是高兴地说:“既然你我有缘,那我帮你取一名吧,姓紫名仲天如何?”

    婴儿笑了,于是道长将此婴带回了“避清寺”或许没有人知道这位紫仲天先生竟然是燕仲紫的转世吧,从此紫仲天的降魔之路就此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