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尘

第四十四章 献策

    自从拿到“冥炎狱火”后半部功法之后,夜寺便每日晚上在房间里参悟功法,白天跑到那颗大树底下进行演练。自己的资质并不差,要学这后半部功法也不算难。难的是自己根本就没有内力,无法产生内力了。

    今日吃过早饭之后,夜寺又来到了那颗大树底下,这是一颗扶桑树。多日练习未果,夜寺学起了老伯,抬起头,呆呆地望着这被霜雪覆盖的扶桑树出神。枯木逢春,夜寺忽然想到了这次词,等到春天来了,这扶桑树又会长出嫩叶来了,又会开花了。自己的丹田现在就如同这干枯的扶桑树,树还能有春天,自己的丹田呢?“焰灵噬体”将自己的内力全给消耗没了,还让丹田与筋脉都受到了损伤,筋脉修复过来了,那丹田该如何修复?需要养分!就像树要浇水、光照和适宜的土壤一样。难道只是吃点有营养的食物?怕是没这么简单。那就用这天地间的灵力喂养它吧,可以试试,每天一边运转“冥炎狱火”的功法,一边进行呼吸吐纳,先坚持半个月吧,到时候看看有没有起色。选择用白天的灵力还是晚上的灵力呢?既然是叫“冥炎狱火”,就在晚上进行吧。

    接下来的半个月,夜寺每晚都会跑到扶桑树下打坐三个时辰,白天就练练拳脚功夫,夜寺觉得不能全都赌在这功法上面,若是自己无法恢复内力,还是要练些硬功夫的。

    “娘,这长白山是不是闹鬼了,怎么这些天晚上好像都听到鬼哭狼嚎的?”玄依问道。

    “是呀,闹鬼了,那傻小子练功都惊动地府鬼魂了。”

    少林寺后山,三名已然闭关多年的老僧从山洞里面走了出来。

    一名老僧仰望天际,说道:“阿弥陀佛,这世间又有大魔头要出世了,神州浩土又将遭逢磨难了。”

    另一名老僧说道:“目前朝廷局势复杂,若是江湖再乱,唉,苍生劫呀。”

    第三名老僧说道:“距离上一次魔教为祸世间已经过去四十多年了,没想到在我们三人有生之年还会遇到。”

    武当山之颠,一名长须老者负手而立,“是福亦是祸,天道自有评论。”老者喃喃说道。

    一间破庙里面,一名衣衫褴褛的老头走了出来,“不管你是谁,别挡着老叫花要饭就行。”

    长沙的一间客栈屋顶上边,站着两名女子,是沐天和桑凝。

    “娘,是不是又有什么不好的事情发生了?”桑凝问道。

    “是呀,有新一代魔王要出世了。凝儿,你还没有心上人吧,不如就找这新魔王吧。”沐天说道。

    “凝儿谁都不嫁,凝儿要侍奉娘一辈子。”

    “傻孩子。”

    昆仑山顶,一名白发中年男子正在与一名大腹便便的男子一边对弈一边饮酒。

    “剑老哥,你们中原出了不少事情呀,不打算回去看看吗?”大肚男子问道。

    “世间纷纷扰扰,想不管都不行,人活在世上就会与别的人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和尚遁入空门,又有几人真正能放下?”白发中年男子说道。

    “陛下,青阳逊已经进入京城,他想见您。”梁琦向恭亲王汇报道。

    虽然已经篡夺皇位,可恭亲王并没有每日在太极殿上朝,只要燕明帝一日没死,他就不会逼迫剩下的大臣前来朝会。所以,恭亲王将处理事务的地方设在了御书房。

    “哦?青阳逊是不是走错地方了,他应该去长沙见废王的呀?”恭亲王问道。

    “没有错,臣确认过了,他就是来见您的。”

    “带他进来吧。”

    “是,陛下。”

    “臣礼部尚书青阳逊拜见陛下。”

    “朕没有听错吧?你也喊朕陛下,你可知这意味着什么?”

    “臣只是想减少一些不必要的麻烦。”青阳逊答道。

    “哈哈,果然快人快语,说吧,来找朕什么事?”

    “臣与大蒙国大汗已经谈过了,和谈进行得很顺利。这是和谈的协议,还请陛下盖章。”

    梁琦递过青阳逊手中的协议,交给了恭亲王。

    “还有就是,需要设定一处两国商人可以相互贸易的场所,陛下您觉得设在哪里合适?”青阳逊问道。

    恭亲王皱了皱眉头,看来这青阳逊真心想完成这次和谈。“你确定这事来问朕就可以了吗?不用去问长沙那位?”恭亲王问道。

    “哪一方有利于促成和谈,臣便问哪一方。”

    “有趣,有趣。那你觉得设在哪里比较好?”

    “臣觉得可以设在离雁门关最近的黄沙镇,大蒙国商人若想进入黄沙镇进行交易的话,必须将所带兵器留在雁门关,待离去之时,再归还。”青阳逊说道。

    恭亲王点了点头,“可以,就设在黄沙镇吧。”

    “陛下是否愁于不知该如何拉拢各地官员、百姓的心?”青阳逊说道。

    恭亲王凝视了青阳逊一会儿,说道:“是,现在京城招募的军队都要靠利诱。你可是有什么法子?”

    “臣有两条计策,就看陛下敢不敢用了。”

    一旁的刑部尚书梁琦却是越来越看不懂这个青阳逊了。

    “说说看。”

    “第一条,天澜书院的夫子万秋声不仅在京城影响很大,而且在整个大燕朝都是非常有名气的,大多数人都以为夫子是因病去世的,陛下可以昭告天下,将长沙那位陛下赐死夫子万秋声的事情公诸天下,并且赦夫子无罪,最好在京城为夫子立像纪念。这样,长沙那位陛下的名声就会开始变臭,您的名声就会越来越好,您要知道,夫子的学生可是遍天下的。”

    “陛下,末将觉得此计甚好。”禁卫军统领薛豹说道。

    “青阳逊,为夫子平反,也是你自己的心愿吧。”恭亲王说道。

    “的确是臣的心愿,但这对陛下来说不过是举手之劳的事情,况且为夫子平反之后,陛下所受到的益处可是非常大的,何乐而不为呢?”

    “陛下,臣也觉得此计可行。臣觉得最好重开天澜书院,这样更好。”梁琦说道。

    恭亲王点了点头,“可以。梁琦,这事就交给你去做了。”

    “臣遵命!”

    “第二条,”青阳逊继续说道:“将军府虽然没了,可将军府在不少人心中都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即便钟离傲叛国了,人们也会知道钟离牧绝对不会如此。陛下可以昭告天下,赦钟离千碧与将军府所有的下人无罪。长沙那位陛下虽然没有追究这些人,但因为死要面子,迟迟没有做这件事情。若是陛下您做了这件事情,那些仰慕将军府的人都会对您产生好感的,前来投奔也说不定。”

    “这第二条计策,可是为了钟离千碧?”恭亲王问道。

    青阳逊摇了摇头,“臣若是为了她着想,就会劝她离开中原了。即使长沙那位陛下昭告天下赦钟离千碧无罪,但臣想,只要钟离千碧还在中原,那位陛下想要她的命也是非常简单的事情。要知道,钟离傲可还活着。若是钟离傲又做了什么大逆不道的事情,那位陛下就会想杀掉钟离千碧了。”

    恭亲王点了点头,说道:“可以,梁琦,这两件事情一并交给你去办了。”

    “臣遵命!”

    “青阳逊,以后如果有什么事情要跟朕说的,可以直接来这御书房。”恭亲王说道。

    “臣明白。”

    梁琦将青阳逊送出宫门之后,将青阳逊拉到一边,“贤侄,你是不是傻呀,你还回京城干嘛!现在什么局势你不知道吗?”

    “伯父,你还不是一样跟着恭亲王混吗?”青阳逊说道。

    “唉,情况不一样的。我之前完全不知道陛下要谋反,他把我叫到他府上,里面一堆江湖高手,我敢说不吗?我若是不跟着他一起谋反,我当时怕是走不出亲王府了。”

    “伯父,侄儿有自己想做的事情,侄儿觉得现在时机正好。”

    “你知不知道这两份诏书昭告天下之后,长沙那边定会得知是你出的主意,你觉得你还能回到长沙那边吗?那边的人会放过你吗?”梁琦说道。

    青阳逊笑了笑,说道:“能够替夫子平反,侄儿不在乎自己的名声,侄儿此生只求无愧于心。”

    “唉,真是跟你父亲一样倔。对了,当初你自愿担当使臣去大蒙国,我那时就想问你的,发生太多事没来得及问,我现在想问问你,你父亲……到底有没有将当年的事情告诉你?”

    “侄儿不懂伯父所指何事?”

    “当真不知?”

    “确实不知。”

    梁琦叹了口气,往四周看了一眼,便下定决心将当年青阳谦与公孙墨的事情告诉了青阳逊。“这也是为什么我大燕朝的外交处于停滞状态、为什么没有人自愿去大蒙国、为什么你父亲从一名热血男儿变成像我这样只求明哲保身的人的原因了。”

    听完之后,青阳逊久久没有说话,然后露出了一抹笑容,“原来父亲做过这样的事情,怪不得父亲会为了救与他毫无关系的左丘羽的性命而舍得放下一切。谢谢伯父告诉侄儿这些,感激不尽。”

    “你接下来打算去哪里?长沙那边你肯定去不了了,我觉得你也不要回雁门关了,雁门关的人毕竟听长沙那位的命令。”

    “侄儿打算先留在京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