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山论剑

第四章 宿怨难消决阴阳 韶华易逝定乾坤

    郭靖力战杨过,大显身手,群雄纷纷赞他武功了得。有人低声道:“听说郭大侠的武功大多是授自北丐洪七公,但我瞧洪老叫花的武功,未必在郭大侠之上。”又有人道:“你懂什么,这叫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旁边又有人道:“我听人道郭大侠本身资质愚鲁,常人练一遍就会的功夫,他练十遍也还不会,又怎么会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呢?”先一人说道:“这我倒也听说过,确有其事。家师督导我们师兄弟练功时就时常拿郭大侠举例,说道郭大侠那种连中人之姿都算不上的人尚且能练成绝世神功,何况我们这些人呢。”旁边诸人连连称是。

    边上一位老者一直听着没说话,这时冷笑数声,道:“一群井底之蛙,又懂得什么?”余人向他怒目而视,纷纷道:“那你又懂什么了,你倒说说看?”那老者冷冷的道:“郭大侠的成名绝技是降龙十八掌,这是世所共知的,但你们可知他真正厉害的功夫是出自何所?”余人欲闻其详,异口同声的问道:“是什么?”那老者突然压低嗓音道:“那便是《九阴真经》!”

    他身旁诸人一听“《九阴真经》”四字,无不耸然动容。《九阴真经》被学武之人誉为至高无上的武学瑰宝,当年武林中人为争夺此书而互相争斗殴杀,江湖中也因此掀起了无数腥风血雨,而首次华山论剑亦是为此。此刻重提此书,仍是引起了人们一阵哗然。

    众人谈论之声愈来愈大,人人语声中难掩对《九阴真经》的艳羡。喧哗声中,一个沙哑的嗓子高声叫道:“《九阴真经》算得了什么,这般小题大做!”众人愕然住口,向那人望去。只见一名头发蓬松散乱的长大汉子正在指手画脚、口沫横飞的嚷嚷道:“一群没见过世面的乡巴佬瞎起什么哄?《九阴真经》再厉害,又怎能跟咱们教主的‘九阳神功’相比?”

    群豪有人认出了他,叫道:“周颠,他是明教五散人之一的周颠!”再看他周围,高高矮矮、或坐或站,均是明教群雄。其中一位面目英俊的青年公子坐在一块岩石上,双目似睁似闭,赫然便是明教教主张无忌。

    周颠见众人认出了他,甚是得意,双手叉腰,叫道:“怎么,有谁不服么?”张无忌双眼微睁,低声喝道:“周二哥!”周颠吃了一惊,忙躬身说道:“是,属下不该胡言乱语。”张无忌道:“武学之境,无穷无尽。天外有天,人上有人,这里的许多前辈,哪一位不是身负惊世骇俗的绝艺,周二哥这番言语,此后再也休说!”周颠甚感惶恐,道:“是,教主教训的是,属下知错了。”

    张无忌的这番说话声音也不甚响亮,但却一字一句清清楚楚传进华山绝顶群雄的耳中,群雄均想:“素闻明教张教主年纪轻轻便练就了一身绝世武功,更难得的是此人竟如此谦逊。”

    群豪议论纷纷,只听一个冷冷的声音道:“我道别人也不会这般气焰嚣张,原来是魔教群丑,你们这些妖魔鬼怪还没死绝吗?”这声音冷冷淡淡,若有似无,似是从极远处传来,又似是就发自众人身边。

    明教近年来威震江湖,教中高手如云。自张无忌掌教以来,诸教众去除恶性,行侠仗义之余又组织义军抗击元兵,收复失地。是以江湖中不论白道黑道,提起明教,无不既敬且佩,但如今日这般当众侮蔑明教,近几年来还是头一次。

    明教群雄听到有人竟敢公然挑衅,个个怒愤填膺,但不得教主号令,谁都不敢妄动。周颠是火爆脾气,当场就破口骂道:“操他奶奶的,谁活得不耐烦了,有种的站出来,躲在人群里当缩头乌龟吗?”说不得和尚、青翼蝠王韦一笑等纷纷响应呼喝。

    明教群豪叫骂一阵,不见有人应声,也就渐渐的住嘴,谁知此刻那冷冷的声音又再响起:“魔教的跳梁小丑们,就只会耍嘴皮子功夫,一到真刀真枪的跟人打起来,一个个吓得只会尿裤子!”光明左使杨逍素来冷静机智,此时听别人一再讥嘲本教,却也忍不住了,喝道:“你不耍嘴皮子,干么光说不练,好家伙,这不是在骂自己吗?阁下敢露一露真面目吗?”

    那声音冷笑道:“那又有什么不敢的!你们瞧着!”话声刚落,群雄眼前一花,不知何时在明教群豪前两丈开外站着一人,背负双手,神态极是闲适。这人似是刚刚到来,又似是一直便在此地一般。

    在那人出口嘲讽明教之时,张无忌一直未曾开口说话,心中不住琢磨武林中到底是谁还跟明教过不去。之前明教确实跟江湖中许多门派有过节,尤其是正教中人称之为魔教。但自从万安寺一役后,明教跟武林中各大门派的梁子已然揭开。其后明教群雄又大行义举,在中原各地打起抗元的大旗,各路江湖豪士闻风来归,其声势之隆,威望之盛,武林中无出其右。然而此人还未现身就一直口口声声的“魔教长,魔教短”明教,再细看此人,只见他面孔肥肥白白,颔下一绺青须修整的极是整齐柔顺,头戴官帽,身着官服,竟是一位达官贵人。霎时间张无忌心中转过了无数念头,可怎么也想不起武林中有这么一号人物。

    那人抱膝在一块大石上坐下,左腿架在右腿上轻轻摇晃,显得异常气定神闲,微微冷笑道:“想当年老夫以一人之力杀了魔教十几个魔头,可是由于一时心软,放走了几个小魔头,没想到竟酿成今日之祸,致使魔教死灰复燃,又衍生出你们这群妖孽,老夫真是罪过不浅啊。”

    明教群雄本就是一群桀骜不驯的草莽之士,此刻听人一再当众辱骂,哪里还忍得住。周颠与说不得不等张无忌发话,两人打个呼哨,分从左右向那人攻去。

    那人仍是坐在石上,对有敌来袭宛似不闻不见,待周颠与说不得扑到身前,左袖才快捷无伦的向两人挥出。两人立时感到一股大力当胸袭来,立足不定,向后直摔出去,眼看身子便要撞在山石之上,张无忌一声清啸,身随声起。啸声未绝,已纵到两人背后,伸掌贴在两人背心上,乾坤大挪移神功流转,卸去了两人后摔的力道。

    周颠与说不得两人免了身子被撞山石之厄,轻飘飘的落下地来,然而却一动不动。张无忌一怔之间,已然明了,原来那人用衣袖拂击二人时,同时用袖中指点了二人的穴道。

    这么一来,不但明教群雄惊愕莫名,连华山绝顶其余人众也均骇然。要知明教五散人在教中虽无实权,但身份地位,除了教主之外,仅次于双使四王,尚在五行旗各旗主之上,在江湖上也算得是一流好手,岂知两人联手,竟然在一招之间被人行若无事的击退,此人武功之高,实是匪夷所思。

    张无忌双手各按在周颠与说不得两人肩头。两人立感一股浑厚无比的内力流转全身,暖洋洋的甚是舒泰,穴道登时便解开。两人又惊又佩,躬身下拜,齐声道:“多谢教主援手。”周颠为人浑浑噩噩,对那人骂道:“操你奶奶熊,你搅什么鬼门道?定是使了妖法,老子再来试试!”说不得见教主脸色不善,低声喝道:“周颠,别犯混!”

    杨逍与韦一笑对望一眼,均想:“此人武功之高,除了教主之外,谁都不是他的对手,即使咱们一拥而上,也不见得能胜,还是相机行事罢了。”

    张无忌向那人拱手道:“前辈神功惊人,佩服佩服,不知高姓大名,可否赐教?”那人见了张无忌纵跃的身法,又见了他卸去两人后摔力道的手法和替两人解穴的劲力,知道眼前这个少年大是不俗,登时收起了对他的小觑之心,哈哈一笑,道:“老夫不是武林中人,在江湖上籍籍无名,就算跟你说了,你也不识。”张无忌心道:“你武功如此高强,又怎会是无名小辈?”再细看此人服饰容貌,募地里想起一人,冲口说道:“你是黄裳!”那人微微一怔,道:“你,你怎知?”

    原来此人正是创出《九阴真经》绝学的奇人黄裳。他在南宋身居高官,是以一身官宦打扮。

    张无忌初时也猜不到是他,但他曾听太师傅张三丰言道,《九阴真经》乃南宋一位大官所著。后来他又在屠龙刀与倚天剑中得到《九阴真经》的速成之法,对此功颇有了解,而见了此人出手时虽然轻描淡写,行若无事,但手法中仍是显露出真经上的武学,而功力之纯,更在郭靖等人之上,是以便猜到他身份。

    黄裳仰天一笑,道:“你这少年倒还有些见识,不错,老夫正是黄裳,我只道世人只知《九阴真经》而不知黄裳。岂知竟有人还记得我,不错,不错,哈哈,哈哈……”说着大笑不已,笑声中却充满凄凉悲苦之意。

    张无忌正色道:“黄前辈,我知道当年你与敝教有莫大怨仇,但时过境迁,今时今日,你的仇人大都死伤枕藉,你又何苦仍是看不开?”黄裳双眼一翻,双目中精光暴亮,喝道:“我要你这小子来教训我吗?想当年我的亲人朋友一夜之间均死于魔教妖徒之手,其时老夫神功未成,知道贸然前去报仇,徒然送命而已,便躲在深山老林里勤修苦练,终于给我创出《九阴真经》的绝世奇学,信心百倍的出山报仇,谁知仇人却一个个都已死去,我只道此仇今生难保,谁知众魔头的余孽却残存至今,当真是天网恢恢。说不得,我的大仇今日要着落在你们身上来报了。”说着向着明教群雄缓缓扫了一眼,又道:“今日你们定要悉数死在老夫手上,须怨不得旁人,要怨,就怨你们自甘堕落,误入魔道!”张无忌涵养再好,此时也不禁心中有气,道:“正所谓冤冤相报何时了,黄老前辈仍是念念不忘前尘旧怨,岂不让天下英雄耻笑。且不说今日的明教已非同往日,即便仍是群魔横生,你也应该罢手了。”

    黄裳抬头望天,淡淡的道:“老夫跟魔教世代为仇,不死不休。废话少说,今日既是华山论剑,那么老夫就跟张教主过过招!请罢!”

    张无忌眼见今日不动手是不成了,当下向黄裳微微躬身,道:“前辈请!”黄裳微微一笑道:“少年人,挺客气啊!”话音刚落,左袖倏地拂出,劲力未至,右袖跟着拂出,两袖力道并作一股,疾如闪电般般向张无忌攻去。张无忌不敢怠慢,双手如抱圆球,球中亦生出两股力道与之相抗。他这是将九阳神功的威力运用太极拳的招数发将出去,非同小可,黄裳知道厉害,招数未老,砰砰两掌,掌力叠加在袖力之上,力道大增。张无忌知道单凭双臂中的两股力道难以抵挡,只得左足一弹,向旁避了开去。黄裳也不追击,待他站定,这才左掌斜劈,一股劲力扑向张无忌,张无忌右掌一竖,挡下了这股掌力,但觉虎口剧痛,心下大惊:“此人随便一掌的力道竟如此之强!”眼见黄裳又是一掌凌空劈来劈来,仓促间不及闪避,双掌运起太极拳的柔劲,将这股掌力斜引到一旁,只听喀拉拉一声大响,身旁一块大石被黄裳一掌劈的粉碎。

    张无忌怕他后招连连,身子连向后翻了两个筋斗,这才站定。只这么一霎间,黄裳攻了三招,张无忌避了三招,皆是快捷无论。群雄连珠价喝彩。黄裳笑道:“好小子,倒有两下子。三招已过,你已尽了晚辈的相让之宜,出手罢!”

    张无忌道:“得罪!”话音未落,左拳猛的击出,拳风中夹着噼啪的爆裂之声,犹如爆炒黄豆相似。黄裳不闪不避,接下了这一拳,右手食指连点三下,嗤嗤嗤响声过去,分点张无忌上中下三路。张无忌亦是三指点出,六股指力凌空相撞,每撞一次,张无忌身子便震动一下,三撞过后,张无忌只觉喉头一甜,一股鲜血险些喷将出来,微一运劲,强忍了下去。不由得心下大骇:“指力虽非我之长,但此人指力中显然留有余地,若是他全力施为,我焉是他的对手?”心下盘算,若是自己仍是一味相让,不出数十招,自己难免送命,心念及此,陡地身形拔起,双掌凌空击落,这次他掌中使了十成力,方圆数丈内都被他掌力中炙热无比的九阳真气所笼罩,黄裳大喝一声:“好,这才像样!”右掌自上而下仰攻,嘭的一声大响,三掌相对,张无忌只觉一股大力直冲而来,身子不由自主的倒飞出去,黄裳却乘势而上,左掌从右掌底穿出,拍向张无忌小腹。张无忌身在半空,本来决不能避,但他乾坤大挪移神功流转全身,腰肌微一用力,竟硬生生向左移开三尺。黄裳本料到这一掌定能拍中他小腹,哪知竟打了个空,不禁“咦”了一声,语声中颇为讶异,但他变招奇速,一招不中,右肘左挺,撞向张无忌胸膛。张无忌有了这个余裕,哪能容他再撞中,左拳向黄裳当头砸落,黄裳这一肘若是仍是撞出,虽能击中张无忌胸膛,但自己头顶不免受创,只得举掌相格。张无忌不待拳头与他手掌相触,反手擒拿,来拿他手腕。他这一招擒拿手法怪异,五指弯曲,似张非张,竟是擒拿手中含着抓法。这一招是他从波斯三使中学来的,与中土武学大异,纵令黄裳之能,也是见所未见,一怔之间,手腕已被他五指扫中,虽未受伤,但火辣辣的甚是疼痛。此刻黄裳不敢再对张无忌有半点小瞧之心,反手拍出,与张无忌掌力在空中一碰,借势跃下地来。张无忌亦是借着一招之力身子一扭,纵到两丈开外。

    两人在半空中接连交换了三招,招招凶险狠辣,亦复精彩绝伦。只看得群豪目瞪口呆,咂舌不已,半晌人群中才爆发出雷鸣般的喝彩声。

    华山绝顶的其余高手心中均想:“这黄裳固然武功极高,而这张无忌年纪轻轻,竟也如此了得,当真不易。”

    此刻场中二人又翻翻滚滚的斗在一起。张无忌心地醇厚,与人过招从不使凌厉杀手;而黄裳自重身份,与晚辈动手亦是留有余力,是以初时两人尚自互相容让。待数十招一过,均觉对手是生平从所未遇之高手,若是一个疏神,中了对方一拳一脚,不免有性命之虞,因此数十招后,两人不得不全力施为,奋力相搏。

    黄裳乃《九阴真经》的创始人,不仅内功深厚已极,招数上亦是忽拳忽掌,忽指忽抓,极尽变换之能事,且每一招均具惊天动地的绝大威力;而张无忌身负九阴神功的绝顶内力,又兼太极拳和乾坤大挪移当世两大奇功于一身,加之他在相斗过程中不时使用波斯三使的诡异身法,是以虽然黄裳武功绝顶,张无忌也尽能抵敌得住。

    两人各逞绝招,愈斗愈紧。明教群雄初时见教主稍露败相,尚自担忧,然间张无忌越斗越是挥洒自如,不禁又惊又喜,心中均想:“咱们跟随教主日久,虽知他武功已练至化境,却没料到已高到这种地步。若非教主的绝世神通,又怎能抵挡了黄裳的号称天下武学总纲的《九阴真经》神功。倘若我跟教主易地而处,说不定不到十招之内,就丧生在黄裳老贼的手底。”

    《九阴真经》号称天下武学总纲,共分为上下两卷,上卷是扎根基的内功基础,下卷记载各种神妙武功的具体练法。当年黄裳为编著《万寿道藏》,阅遍道家典籍,无意中练成上乘武功,后来与明教诸高手动手,一举打死了十余人,自己却身负重伤,为躲避仇家,便躲在深山老林中潜修武学,苦思明教诸般高手各路武功的破解之道,终于仗着绝顶聪明与惊人毅力,创出辉映当世的武学奇典《九阴真经》。是以真经上武功虽博,总体上却脱不出道家的范畴。

    黄裳自忖天下武学尽在胸中矣,是以初时跟张无忌相斗,并未将对方放在眼内,心想对方只不过内功高强而已,自己若是施展各种神奇武功,在百招之内必可将其击败。岂知他想错了一着,一来张无忌身负的三大神功除了乾坤大挪移外,九阳神功与太极拳均是他见所未见、闻所未闻的奇功;二来张无忌年纪比黄裳年轻的多,精力也远胜,二人激斗愈久,黄裳愈感气喘心跳,张无忌却愈斗愈是神定气足。

    两人斗到后来,招数上已不宜分出胜负,均知要决雌雄,非比拼内力不可,二人一般的想法,也就一般的做法。黄裳首先向后跃出丈余,跟着身子半蹲,一掌缓缓的推了出去,张无忌不敢怠慢,亦是一掌推出,去势缓慢。两掌还未相交,两股内力已在空中相撞,嗤嗤嗤之声大作。两人身周的积雪岩石霎时间像被一阵龙卷风袭击相似,向四周飞溅出去。

    黄裳与张无忌内力相遇,立感不妙,心下大惊:“这小子的内力阳刚之极,似乎正是我九阴内力的克星,那是什么缘故?”

    岂不知当年创下《九阳神功》的无名僧人,正是参阅了王重阳手中的《九阴真经》而悟出《九阳神功》。《九阳》武理与《九阴》背道而驰,其实两者练到极致,本是难分高下,但黄裳未及细察之下,只道张无忌的纯阳内力是自己极阴内力的克星。他见机极快,趁着两人手掌未交,内力比拼未到紧要关头之际极速变招,变掌为爪,五指箕张,抓向张无忌顶门。

    当年黑风双煞与周芷若都曾凭着《九阴真经》中所载的“九阴白骨爪”一功横行一时,张无忌亦曾在周芷若手下吃过这“爪法”的苦头,此刻一见黄裳使出此功,功力更是远胜周芷若,心下不禁暗惧,侧步转身,避开了黄裳这雷鸣电轰般得一抓。黄裳得理不饶人,手爪快如飘风的连抓七计,一抓快似一抓,一抓狠似一抓。张无忌左闪右避,狼狈周章。

    明教群豪见教主本已立于不败之地,此刻竟然支持维艰,不由得大是焦急。杨逍、彭莹玉等心思机敏之士暗中商议,欲待教主不利之时出手相助,苦于众人与张黄二人武功相差实在太远,实无良策。

    又斗数招,张无忌接连遇险,他双手连施波斯三使的怪异手法,但之前他已用过一次,虽然扫中黄裳的手腕,但在他这种大高手之下,这种怪招可一用而不可再用。

    此刻黄裳长发飘飘,运爪成风,招招往张无忌身上各处要害招呼。张无忌为人敦厚,本就缺少争胜之心,此刻处于劣势,斗志更是消沉,恍惚间仿佛看见周芷若向自己一爪爪抓来。他跟赵敏两情相偕,心中时常觉得愧对周芷若良多,在这当性命交关的危急时刻,竟而胡思乱想起来:“自从我与敏妹成婚以来,数年来一直没有芷若妹妹的音讯,想来她不是心灰意懒出家为尼,便是隐居深谷中。而这黄裳用九阴白骨抓对付我,难道是上天借他之手来惩罚我对芷若妹妹的寡情薄意?”自怨自艾间见黄裳又是一爪抓来,竟不知闪避,心道:“芷若,我负你实多,你抓死了我罢!”双眼一闭,引颈待死。

    明教群豪大惊,齐声喊道:“教主,小心!”但张无忌心思不属,这一句提醒之言根本充耳不闻。明教诸雄见事态紧急,齐声呼哨,七八人同时跃起,在空中连成一条长线,向黄裳背心击去。黄裳这一抓离着张无忌头顶尚有数寸,眼看就能将这位天下第一大魔教的教主毙于爪底,猛然间听得风声劲急,一股大力如泰山压顶般袭向背后,心中一惊:“世上竟有人能有如此力道?”他这一抓若是仍是抓下,虽能在张无忌头顶抓五个透明窟窿,但背后这一击终究是躲不开,纵然不死亦必重伤,到时便如砧板之肉,任魔教诸魔头宰割了。无奈之下,只得撤抓回掌,嘭的一声巨响,两股力道相交,黄裳立足不定,向后跌出出四五丈,半空中提一口气,落地后才不致摔倒。定睛看时,又是一惊,见击向自己这一掌的竟是明教光明左使杨逍,心下惊疑不定:“此人武功明明远逊于我,何以刚才这一掌力道犹在我之上?难道此人单只掌力无穷?”再一细看,登时了然。原来杨逍背后尚站着数人,都是明教的顶尖人物,右使范遥、蝠王韦一笑、五散人布袋和尚说不得、彭和尚彭莹玉、周颠等七人。

    这明教的八名高手除了杨逍之外,皆是后人手掌贴着前人背心,内力互相传送。原来明教群雄见教主势危,急商对策,均想自己武功与黄张二人相差太远,若是贸然上前相助,非但帮不了教主,反而极有可能枉送性命,杨逍、范遥等才智之士便想出这个功力传递之法,果然一举凑效。杨逍这一掌,乃是合八人力道之所聚,当真非同小可,无怪连黄裳这等人物都要被震飞。

    如此一来,张无忌亦从心神恍惚中回过神来,暗叫:“惭愧!”见杨逍等人盘膝坐在地上正在闭目行功,当即纵到各人背后,在每人背后运功相助。原来杨逍等八人虽然合力击退了黄裳,但在黄裳凌厉无论的掌力重击下,人人均感气血翻涌、头晕眼花,当即运功疗伤。张无忌九阳神功威力惊人,不到一顿饭时刻便已助各人行功圆满。

    黄裳大笑道:“没想到魔教的众魔头仍是这般不成器,就只会倚多为胜。当年老夫一人独斗数十人,终因寡不敌众,才致落败,不料今日竟旧事重演。”张无忌抱拳道:“前辈玄功深湛,远非晚辈所敌,在下输得心服口服。”黄裳道:“你既然认输,那便留下性命来罢!”张无忌一怔,道:“就算输了,也不用死啊?”黄裳冷笑道:“方才我不说吗,咱们今天这一仗,既赌输赢,亦决生死。我跟你们魔教的深仇大怨,岂是你一两句话交待了的?”张无忌道:“大丈夫生死岂能决于他人之手,既然如此,晚辈再领教前辈高招就是!”黄裳笑道:“再好也不过!”左一抓、右一抓、上一抓、下一抓,封住张无忌上下左右四路。张无忌运起乾坤大挪移神功,脚步一错,霎时间已转到黄裳背后,功力发出,竟将黄裳带的劲力一偏,其中一抓差点抓向自己的肩头。黄裳吃了一惊:“这小贼的乾坤大挪移功夫竟然练到如此境界。”当下吸一口气,稳住身形。张无忌未等他站稳,左掌前伸,右掌自后拢来,两掌前后夹击。两掌掌心中吐出的劲力犹如两股旋风,带着黄裳身形一晃。黄裳大喝一声,陡地身形拔起,跃高丈余,哪知跃到一半,突觉脚下滞窒,百忙中左腿虚踢,右脚跟着踢出,身子急翻两个跟斗,已在几丈开外。

    张无忌见自己使出乾坤大挪移第七层的功力,仍是制他不住,不禁暗赞:“此人当真了得。当年创出乾坤大挪移的那位前辈曾经言道,乾坤大挪移练至最高层,天下便鲜有敌手。这黄裳接连躲过我两次凌厉攻击,实在了不起!”黄裳落地后也是心下惴惴:“这小子的乾坤大挪移神功,远胜当年那位魔教教主。我可千万不能大意了。”当下喝道:“乾坤妖法,雕虫小技,何足道哉!今日要你尝尝乾坤妖法的克星!”说毕双掌盘旋飞舞,掌心中似是有两股磁力,霎时间吸地张无忌的衣袖袍襟向前飞了起来。

    张无忌忙运起乾坤大挪移第七层功力与之相抗,谁知双掌还未挥出,对方掌心中又生出数股磁力,一股接着一股,似乎无穷无尽。张无忌处变不惊,气凝丹田,双掌左虚右实,运起功力,左掌接、右掌发,将一股股磁力尽数转送回去。黄裳喝道:“来得好!你的乾坤大挪移就这点能耐吗?”一纵丈余,从张无忌转发过来的力道上空跃过,挥掌劈来。张无忌右掌迎了上去,同时左掌蓄劲,要再次施展乾坤大挪移将敌我两股力道同时转回去。黄裳哈哈大笑,右臂一震,不知用了什么古怪手法,两人的力道并在一起迅猛无论的向张无忌袭去。张无忌大吃一惊,百忙中身子急跃而起,只听“轰”的一声巨响,两股掌力击的张无忌身后现出一个丈许深的大坑。

    本来在这咫尺之间,张无忌无论如何是躲不过这两股雷霆万钧的掌力的,但其时他体内九阳真气充沛,催动乾坤大挪移神功发出巨大威力,又加之他身兼波斯三使的奇异身法,竟能在千钧一发的危急时刻躲过这两股掌力,但毕竟左肩被掌风扫到,热辣辣的好不疼痛,一时间竟而抬不起来。

    黄裳见势在必得的一击竟然没击中张无忌,惊骇中也不及细想,掌力如狂涛怒狼般击过去,一掌快似一掌,绝不给张无忌喘息之余地。张无忌左肩受伤,只举右掌挡驾,也是一掌快似一掌。群雄从未见过如此快招,只看得眼花缭乱,到得后来,竟如是两人均生出七八条臂膀一般。

    适才两人拼斗,虽然不乏凶险,但均是斯斯文文、客客气气,而此番相斗,两人打发了性,脸上均现出一股暴戾之气,像是不将对方置于死地决不罢休。明教群雄暗暗心惊,预备再一次相助教主,但两人攻的正急,若非功力与两人相若之人,旁人哪能近他们身前一丈之内。

    杨逍曾得阳顶天之赐,修习过一小点“乾坤大挪移”,此时看张无忌将这天下第一奇功发挥的淋漓尽致,当真是摧古拉朽、势不可挡。然而黄裳的武功似乎正是“乾坤大挪移”的克星,张无忌每发一招,看似百发百中,但每到中途,必定会被黄裳掌力带的偏了势,而黄裳自己的掌力却一招招真正的招呼到张无忌身上。

    杨逍这种想法果真没错,当年黄裳力战明教众高手,也曾与那代教主交过手,虽然得胜,但仍花了很大气力,导致最后输在明教诸高手下,后来思之不免对“乾坤大挪移”仍有余悸。其后他躲在深山里冥想明教众高手武功的破解之法,自然也少不了“乾坤大挪移”这么神妙的武功了。他左思右想,觉得此功不类中土武术,又知明教传自西域波斯,而只有教主会此奇功,更肯定此功是西域武术。黄裳遍阅道藏,又是具有大智慧之人,苦思竭虑数年,终于想出破解“乾坤大挪移”之法,只是此法不仅要大耗内力,更需兼通中外武术之精华。因此便以梵语写出对“乾坤大挪移”的破解之法,这篇“梵语”,便是起初郭靖黄蓉等人思之不得其解,而后又经一灯大师的师弟译成华文的《《九阴真经》“总纲”。郭靖等人没见识过“乾坤大挪移”,自是不知此篇真正意义之所在。而黄裳此刻所运用的功夫,则正是他苦心孤诣创出的“乾坤大挪移”破解之法,张无忌的内力深厚,“乾坤大挪移”第七层运用自是威力无比,但是遇到黄裳,此刻却不免缚手缚脚。

    两人又斗百余招,张无忌逐渐落了下风,黄裳乘势急追,更逼得张无忌只有招架之功,毫无还手之力。只急的明教群雄连连措手,叫苦不迭。黄裳哈哈大笑,得意的叫道:“魔教妖人,今日教你毙命于此,败你之后,我再去杀其他余孽,将你们魔教一网打尽!”高手较艺,容不得半点疏忽,一开口说话,真气不免受阻,这种浅显的道理连下等的武夫也懂,黄裳如何不知,只是他胜券在握,这几句污蔑明教之言忍不住在天下英雄面前一吐为快。张无忌见他大笑说话之际,出招稍有滞慢,此等良机哪能放过,陡然间招数一变,变极快为极慢,左手斜引,右手自上而下画了个半圆。刚好黄裳一掌正击过来,掌力击在张无忌所画的半圆的圆心内,刚要催动掌力,陡觉一股劲力带的自己不由自主的转了半个圈子,

    而自己击出的那股掌力又转了回来,黄裳吃了一惊,暗想:“他‘乾坤大挪移’对我已起不了作用,为何还能将掌力送回来?”岂不知张无忌刚才使得手法正是太极拳中的一招“揽雀尾”,借力打力,将黄裳的力道尽数转回去。黄裳的《九阴真经》“梵文篇”只能针对“乾坤大挪移”,对上“太极拳”,虽说并非无用武之地,但总之起不到克制对手之效。

    张无忌一招太极拳得手,后招连连,“白鹤亮翅”、“野马分鬃”、“搂膝抝步”……慢中有快,柔中带刚,黄裳《九阴真经》虽然厉害,一时却哪里抵敌得住,但其实他骑虎难下,只能勉力支撑。张无忌施展太极“黏”劲,逼得黄裳招招极耗内力。在场的均是当世数一数二的高手,人人看得出黄裳再被张无忌“黏”上百余招,必定内力耗竭、一败涂地。

    黄裳呼呼喘息,额头汗水涔涔而下,只因自己一时得意狂笑,没想到竟落到这般下场。又斗几十招,张无忌突然撒手后撤,叫道:“黄前辈,适才第一次比试晚辈已然输了,现下咱二人又不分胜负,算起了,仍是晚辈输了。冤冤相报何时了,你们这就罢手如何?”人人看得出张无忌其实已稳操胜券,他这么说,自是给黄裳留了极大面子。

    黄裳盘膝坐在地下,双手按住丹田,缓缓运气调息,过了良久,才吐出两口浊气,缓缓地道:“长江后浪推前浪,好得很!张教主,老夫输得心服口服。”说毕摇头苦笑,神色黯然。张无忌正色道:“前辈说哪里话来,适才若非前辈开口说话,岔了真气,晚辈焉有不败之理?”黄裳摇摇头道:“老夫真力已所剩无几,早就在苦苦支撑,就算能胜你,也……也”突然口一张,一大口紫血喷将出来,张无忌吓了一跳,定睛看去,不由得又是一惊,只见黄裳神情委顿,满头乌发已然全白,脸上皱纹千沟万壑,老态龙钟,已全然不复刚才神采飞扬的模样。张无忌心下大奇:“怎的一瞬间,他就老了这么多?”原来黄裳早已是年逾百岁的高龄,只是他内功深湛,这才驻颜不老,刚才一度大战,内力几乎耗尽,转眼间便如老了几十岁一般。

    张无忌见他原本肥胖高大的身躯现在也变得瘦小枯干,又见他胸前一大滩鲜血,心下不忍,伸手欲将他扶起,谁知一碰他身子,只觉触手冰凉,原来已然死了。

    张无忌感到胸中一阵悲凉,将黄裳的尸身缓缓放倒,拜了三拜,轻轻说道:“黄老前辈,您一生执着武功与报仇,又创下了《九阴真经》这等绝世奇功,可到头来,仍不免化为一捧黄土。人生在世,恩怨荣辱、功过名利真的那么重要吗?”他知道黄裳并非死于自己之手,而是大限到来、天年已尽,他一身神功,到头来仍逃不过周伯通所说的那种人人不可避免的“瘟疫”。

    明教群雄见教主完好无恙,又打败了《九阴真经》创始人黄裳,这天下第一的名头,看来非教主莫属了,人人均感惊喜。周颠又待喊叫,张无忌叫道:“周二哥,切莫多言。各位,咱们即刻下山!”说罢当先而行,明教群雄虽不解其意,但教主言出如山,人人也只得跟随下山。顷刻间,明教数十位人众走的干干净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