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海漫记

第10章 缘起(一)

    “说到这《葵花宝典》,也算是当今武林之中的顶级秘籍了,有人认为其失传已久,难知下落。不过本座略做查证,得知这部秘籍,目下正在日月教即你们所谓的‘魔教’教主东方不败手中。再进一步推算,却得知东方不败所得宝典,残缺不全,并非原书。”郑三和道。

    抬眼看了下岳灵珊,郑三和接着说道:“小姑娘,你华山派当年有气宗、剑宗之分,一派分为两宗。你派前辈,曾因此而大动干戈,自相残杀,这一节你可知道?”

    岳灵珊答道:“是。只是我爹未曾详加述说。”

    郑三和点头道:“本派中人同室操戈,实非美事,岳老儿自是不愿多谈。华山派所以有气宗、剑宗之分,便是因那部《葵花宝典》而起。”

    他顿了一顿,接着说道:“这部《葵花宝典》的起源,实为前朝皇宫中一位宦官所著。”岳灵珊道:“宦官?”郑三和道:“宦官就是太监。”岳灵珊点头道:“嗯。”

    郑三和续道:“这位太监的姓名,以及他这样一位大高手,为何会在皇宫中做太监,详查细考已无必要。至于宝典中所载的武功,算是颇为精深,故三百年来,始终无人能够据书练成。百余年前,这部宝典为福建莆田少林寺下院所得。大约七八十年前,那莆田下院的历代方丈中,出了一位颇具智慧的红叶禅师,依郑某人看来,以他的才智悟性,该当练成宝典上所载武功才是。但事实却出乎意料,这位红叶禅师虽然参究《宝典》多年,但直到逝世,始终没有修练其中武功。”

    岳灵珊道:“想来红叶禅师这样的智慧高僧,自是不愿做那‘挥剑自宫’的羞耻之事?”

    “正是如此,”郑三和答道,“除非拥有红叶禅师那般的智慧定力,否则一般学武之人,不见到宝典则已,若是见到,定然会废寝忘食地研习参悟。譬如当年你们华山派,便有两位师兄弟,闻得风声,以做客为名,进入莆田少林,寻机偷看到了这部《葵花宝典》。”

    “前辈,我派先人光明磊落,怎么会做下‘偷看’这等下作之事?”岳灵珊质疑道。

    “呵呵。小姑娘,难怪前辈说你不知人心的险恶,缺乏社会的毒打。你想那《葵花宝典》既如此紧要,莆田少林自然秘不示人。你华山派这两名师兄弟能够见到,定是偷看无疑。”一旁的余沧海沉声说道,神色颇为不屑。

    “不错,虽然余掌门你也不是什么好东西,但在这件事情上,却是说对了,”郑三和道,“其实匆匆之际,二人不及同时遍阅全书,当下二人分开阅读,一个人读一半,后来回到华山,共同参悟研讨。不料二人将书中功夫一加印证,竟然牛头不对马嘴,全然合不上来。二人都深信对方读错了书,自己所记内容才是对的。可是单凭自己所记得的一小半,却又不能依之照练。于是两个本来亲逾同胞骨肉的师兄弟,后来竟变成了对头冤家。华山派分为气宗、剑宗,也就由此而起。”

    “此事在我等旁观之人眼中,颇觉好笑,想那武林之中,各家各派,成百上千,除了华山以外,哪门哪派不是气剑双修,谁又会强行分割弱化自己,而且还因为武学分歧,彼此斗得死去活来?华山诸人虽未因修习那《辟邪剑谱》而割去蛋蛋,但这气剑二宗内斗之惨,死人之多,于本门之害,更甚于常人将这蛋蛋给割了。细说这其中的缘由,怕也只能找那《葵花宝典》来背锅了。”郑三和感概说道。

    余沧海闻言问道:“前辈所言之中,偷看秘籍并最终导致本门分裂内斗的华山派两位师兄弟,想来便是那岳肃和蔡子峰了?”

    郑三和道:“正是。那岳肃是华山气宗之祖,蔡子峰则是剑宗之祖。华山一派分为二宗,那是许多年前之事了。岳蔡二位私阅《葵花宝典》,红叶禅师不久便即发觉。他知道这部宝典虽然立意高深,奥妙无穷,但却诱人戕身,引人自宫,若是四散天下,难免流毒无穷,当下便派遣他的得意弟子渡元禅师前往华山,劝谕岳蔡二位,不可修习宝典中的武学。不料渡元禅师这一去,却又生出一番事端。”

    “难道是岳蔡二位先祖,对渡元禅师有所不敬吗?”岳灵珊问道。

    郑三和摇头道:“那倒不是。渡元禅师上得华山,岳蔡二人对他好生相敬。承认私阅《葵花宝典》,一面深致歉意,一面却以经中所载武学,向他请教。殊不知渡元禅师虽是红叶禅师的得意弟子,宝典中的武学却是未蒙传授。只因红叶禅师自己都不曾修练,自不能以之传授弟子。岳蔡二人只道他定然精通宝典中所载学问,哪料到其中另有原由?当下渡元禅师并不点明,听他们背诵经文,随口解释,心下却暗自记忆。渡元禅师本就武功极高,又是绝顶机智之人,听到一句经文,便以己意演绎几句,居然也说得头头是道。”

    岳灵珊道:“这样一来,渡元禅师反从岳蔡二位那里,得悉了宝典中的经文?”

    郑三和点头道:“不错。不过岳蔡二人所记的,本已不多,经过这么一转述,不免又打了折扣。那渡元禅师在华山之上住了八日,这才作别,但从此之后,此人却未再返回莆田少林。”

    岳灵珊奇道:“他不再回去?却到了何处?”

    郑三和道:“当时无人得知,现下却已知道他必定是到了这福州府中。不久之后,红叶禅师就收到渡元禅师的一封书信,说他凡心难抑,决意还俗,无面目再见师父云云。”

    岳灵珊心中大为奇怪,心想此事当真出乎意料。

    郑三和道:“由于这一件事,少林下院和华山派之间,便生了许多嫌隙。其后红叶禅师再三慎重考虑,终于将宝典原作毁掉,但华山弟子偷窥《葵花宝典》之事,却难免流传于外。过不多时,即有魔教十长老围攻华山之举。”

    岳灵珊道:“魔教十长老围攻华山?这事倒是未曾听说。”

    郑三和点了点头,说道:“细算起来,那时候连你爹也还没出世呢。魔教十长老围攻华山,便是想夺取这部《葵花宝典》,其时华山派已与泰山、嵩山、恒山、衡山四派结成了五岳剑派,其余四派得讯便即来援。华山脚下一场大战,魔教十长老多数身受重伤,铩羽而归,但岳肃、蔡子峰两人均在这一役中毙命,而他二人所笔录的《葵花宝典》残本,也给魔教夺了去,因此这一仗的输赢却也难说得很。五年之后魔教卷土重来。这一次十长老有备而来,对五岳剑派剑术中的精妙之招,都想好了破解之法。实际上,魔教十长老武功虽高,但要在短短五年之内,尽破五岳剑派的精妙剑招,决非易事,他们能够做到,自然还是从《葵花宝典》中得到了诸多好处的缘由。二次决斗,五岳剑派着实吃了大亏,高手耆宿,死伤惨重,五派许多精妙剑法从此失传湮没。只是那魔教十长老却也因此中了五岳剑派的埋伏,被诱入一个山洞之中,囚禁起来,无法脱身。最后,也死在了华山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