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香江1970

第74章都会举一反三了啊

    “杰克,我很忙啊,你要给我发奖金和加班费!”

    靓坤还在北美,他想了解一下香江现在的情况,结果对面的就给他来了这样一句话,让他有些……心情就很复杂。

    “侯爵大人,奖金好说,能不能把情况介绍一下,我很期待啊!”

    “那等我闲下来,OK?”“OK!”

    我O你妹的K啊~靓坤放下电话,内心万马奔腾,久久不能平静,算了,等那边回信吧,现在问,还不有得气。

    他现在已经从纽约回到了超V半导体公司,他们新一代的芯片,原来的SV6502正在面临挑战,主要是来自INT。

    有外部的挑战,自然内部就有压力,新款的SV6510,终于有了突破,这次的芯片,与原来的不同,因此原来的代号6510不能用了,只能换上了SVX16,这是一颗十六位的芯片,而且在指令执行的时候,引入了流水线的概念,这个设计应该出现在四年后INT的8086上,不过被靓坤直接拿来用了。

    新一代的SVX16主频将达到6MHz,晶体管的数量为2.4万个,而6502只有不到4000个晶体管,主频为3MHz。

    不过在SVX16技术成熟之后,主频能达到12MHz,晶体管数量会超过3万个以上。

    “杰克,这样下去的话,我们将继续领先,这是一次完美的进步。”

    超V的新处理器工程师汉森.沃克有些激动,他带领的团队,在这个上面获得了巨大的突破。

    靓坤听后拍了拍他的肩膀,说道:“我会让财务给你们团队发奖金,二十万美元,你把每个人的贡献计算一下,然后发下去,你会有额外的一份三万美元的奖金。”

    还没有等他高兴,靓坤继续说道:“这个技术,我们暂时不能发布出去,现在阶段只能成为技术储备,现在还要完美它,让它不断的成熟,我决定把它用在新一代的产品上。”

    不是靓坤不想开发,而是现在的光刻技术不行。

    现在的超V半导体员工已经超过了六百人,一半以上是芯片研发人员或者相关软件开发人员,剩下的一小半是生产工具的开发人员。

    这里的生产工具就是光刻机,原来的光刻机采用的是扫描仪那种方式,扫描仪像复印机一样在硅片上进行移动;但不适应从毫米到微米的下降,后来就开发了步进器,其难度就在于以微米级精度移动光线。

    靓坤只是当年大略了解这些东西,他向这些开发生产工具的工程师们进行了讲解他知道的东西,想让这些工程师们变成现实;能成功最好,不成功也没有办法,但可以申请一些专利,以后有人开发光刻机,就需要自己现在说的东西。

    就算专利技术过时了,那就更好了,那全球都可以免费用,就不会出现技术属于哪一国了。

    而软件部那边,利用之前请基里大神开发的CP/M-02基础上,开发出了适应SVX16芯片的CP/M-16的系统。

    “老板,这是两个不同的系统,我们是依据原来的开发理念,开发出了我们的CP/M-16,如果能请他回来,可能会对我们很有帮助。”

    靓坤心说对方还是看在几万美元的份上,出来做兼职,现在应该在海军那边服役吧?

    “我有一个想法,开发出个人电脑(PersonalComputer),让我们在芯片上保持更多的优势。”

    靓坤说出了自己的想法,超V半导体最早就是开发计算器起家的,这方面的技术自然是没有问题,SV-53科学计算器现在仍是超V半导体非常受欢迎的产品。

    靓坤将新的PC计划代号定为SV-NX计划,X就是未来PC的型号;这个可是要申请商标的。

    INT8086、80286、80386、80486之后就没有80586了,因为,太多人用数字命名CPU了,靓坤不申请,那就只能被别人申请使用了。

    在超V半导体,靓坤这个老板,大多时候是不在这里的,但没有他还不行,在所有的员工眼里,虽然这个老板,技术不行,业务不行,还经常见不到人,有什么事情,还需要人去联系他,有事也经常不回电话。

    但是,却是整个公司灵魂一样的人物,也叫精神领袖;他的想法,是指引他们进步的灯塔;很多时候,不是这些人技术不行,也不是专业不精通,就是缺少方向。

    靓坤所知道的东西,大多是前世所学,但也只能一点点透露,然后带领自己的公司前进。

    超V半导体这里,以后将变成实验室,所有的研发将在这里进行,并且他会从香江派来更多的人,到这里来学习,一起参加实验,然后再被调回香江,在那里组建新的实验室。

    另一个办法,那就是买技术,买专利,自己搞不出来的,那就买下来,而且这些现在很便宜,美元,还是非常硬的通货,还不像未来那样,大贬值;有些时候,甚至是故意贬值。

    在此时,美元很贵的时候,那就买买买,没用也没有关系,等有用的时候,想用就来不及了。

    在圣荷赛几天之后,他接到了贝福侯爵的电话,解释了他为什么这么忙碌。

    上次的宴会,很多企业或者上市公司,为了融资,基本上在卖家底,以求撑过这个最困难的阶段。

    有些时候,很多企业,原本发展的很顺利,但外部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导致他们的资金链断裂,会让他们企业不得不破产,老板跑路的跑路,跳楼的跳楼。

    这一点,李大佬是深有体会的,不管什么时候,他都会有充足的现金流,曾经他就说过:公司准备了一千亿港元备用金,随时应对各种各样的突发事件。

    当然,这些钱都是他的有些夸张,应该是能马上融资到一千亿港元的渠道,这也是了不起了;他是经历过六七、七三、八三、八七、九七、零八等等各个时期大风大浪的,因此对现金流非常重视。

    而卖了工业楼去租办公场地或者工厂厂房,搬迁,租金也是一大笔开销;他们肯定要想方设法,节省开支的。

    在这样的情况下,贝福用租金入股这些企业,有些除了租金入股外,还现金支持,这是靓坤没有想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