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镇残明

风起苦叶 雷霆广宁(上)

    天启元年秋收后,有两件事各位引人注目。

    第一件事是苦叶镇推广土豆食用方法,蒸煮、压泥、碳烤乃至铁锅爆炒(铁锅自然是先前从阮家买的)样样不落,还可以用银子换糖和酱料用于调味。土豆的香气随风飘数十里——这个年代自然不存在吃土地腻歪的情况。

    周围的女真部落也纷纷被吸引来。这些女真部落的猎区先前连续被刘陵部扫荡,若非可以用皮毛、东珠换取军粮真可能已经陷入饥馑。纵有军粮,女真部落的等级奴隶制下下层女真人自然也常常吃不饱。

    刘陵在十月上旬做东宴请全岛和努尔干都司的女真人,号称土豆盛宴。各种做法的土豆和佐料一应俱全,各部各支轮流前来,让全岛女真人无论地位高下都能在此饱餐一顿。宴后,在女真人的期待中,刘陵更是宣布将土豆备种和种植烹饪方法推广到女真各部。

    但刘陵也并非没有条件,刘陵令种植土豆必须计口授山田三十亩,收成一成上缴苦叶镇。至于各部向种植者根据其身份收取多少,苦叶镇并不干涉。

    这个条件看上去皆大欢喜,苦叶镇得了更多的田税,下层女真人能吃饱饭,上层女真人也多了一大笔收入。但实际上,刘陵在其中确使了心眼——眼下岛上及努尔干地区虽然普及了汉语,苦叶镇的政令也能通达各部,但刘陵对于各部内部事务的话语权仍然有限。

    计口授田、由游猎转向农耕意味着女真各部封建化的加强,部落体制和奴隶制将加速瓦解。至于税收,那猫腻可就多了。首先是为了保证税收的征收,刘陵从各部选取汉文化水平高且忠心于苦叶镇的女真自由人作为税官,这些税官从苦叶镇支领俸禄——吃谁饭为谁办事的道理总不会变,这也意味着刘陵在女真诸部的手伸得越来越长了。更加致命的是,苦叶镇只收一成,部落长老却往往要收五六成,这构成了前所未有的暴露的剥削问题,直接造成了女真部落内部的阶层矛盾激化,关于苦叶镇和部落长老间的人心抉择自然就会动摇。

    “至于眼下的好处,苦叶镇的人拉丁更方便了。”岛上不是没有明白的女真人,至少听赫哲诺如对儿子这番话便知。

    “爹,那我们怎么办?”在赫哲诺如的主持下,赫哲部上层间交流已经全部改用汉话。

    “还能怎么办,我们就收三成,别的部落的一半,先给部落人心稳住又不能激怒了刘大人。”

    赫哲诺如黝黑而布满沟槽的额头皱了皱,叹了口气“其实这还是着了刘大人的道,制造了我们部落和其他部落的第三层矛盾。一石四鸟,即可是阳谋又对岛上这些智商堪忧的部落可以形成阴谋,高啊!”

    看向自己的儿子,“若有一天,我不在了,岛上发生叛乱,记得,要站在刘大人的一边。否则,会输的很惨,记住了吗?”

    赫哲宣明——已经改了汉名的一位二十岁上下的青年,重重的点了点头。

    第二件事自然是大操演。三个女真千总和七支明军营级部队,一万两千多人进行了绕岛强行军训练、靶场射击及冷兵器技战训练、列阵训练。

    大操演足足持续了一个多月,从朔风起打地凝霜一直到春节前夕。

    一支铁军的形成的条件首先是见血——这个时代不存在什么仅仅依靠近代化纪律训练就能在战场上发挥战斗力的情况,这一点对于连遭恶战的苦叶镇军自然不成问题。

    二是强健的体魄——眼下大明九边精锐多枯瘦也便有股狠气罢了,刘陵麾下自得到朝廷五十万石军粮后一直能吃得饱,有岛上猎物吃的肉都能与中小地主比一比。当然,岛上这简陋烹饪条件作出的食物地主是肯定不会吃的。

    三是敢战之心——刘陵通过普及文化和不断的宣传强化了士兵的忠诚感;连续的大胜让士兵打出了气势,完全不会畏惧后金;平时稳定的生活条件、死后无后顾之忧、立功可得厚赏乃至于刘陵安排的成家极大的强化了军兵的责任心激发了军兵的潜力。

    四是同袍之间的感情——刘陵自立军就强调战友之情谊,在可能的情况下尽力援救所有能救的人,纪念每一名战死的战友;让兵士在艰苦的环境中协作应对困难和敌人,铁与血中磨练至深之情;严格督察军官,不为军官权威赋予其凌虐士兵的权力,而是令全军自主帅至普通士兵都一同作战一套对敌一同克服困难,全军上下便如一家。

    刘陵一向不认同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不去不择手段向上爬,不搞心机,踏实做事才是好兵。

    良性的竞争固然有益,但是刘陵宁愿军中多些合作和情谊,少些摩擦——毕竟有时就是平常难以被高层发现的一些小摩擦葬送了整支军队,而情谊链接起的军队才是铁板一块。

    刘陵虽然制定了可供参考的军功标准和军纪,但都简单易行且容易被士兵熟知。繁琐的繁文缛节一向是军队效率的杀手,纪律性是重要的,但过分强调纪律只会白白挤占其他实用资源的空间、降低效率和灵活性,几条红线远比紧紧扎住士兵的法网实用的多。至于军纪不应该去管束的小节,自有军中的精神,或者叫做军魂在。养军魂虽然风险高,不能所谓批量化生产士兵,但,人本就不是应该被以批量生产形容的,人命也不是可以轻易拿去作无畏的消耗的。

    --------

    再冷的寒风也吹不散苦叶岛天启二年到来的春节的火热气氛。与去年简易的春节相比,首先是物质的充足。

    镇北城中烟花一束束的放飞,在天空中绽放绚丽的光彩,让人不知道还以为在北京。鞭炮在一家家一户户门口燃放,噼里啪啦的声音衬托岛上气氛各位喜庆热闹,每一间瓦房门口都挂上了又红又大的灯笼——为了士兵喜庆这下子,刘陵甘愿掏这个腰包。酒肉饺子一样不少,摆上了屋子中的餐桌,香飘数十里——这些拼死拼活的将士不会在春节这顿上委屈自己,纷纷掏银子从府库平价购置消费品。三个女真营的将士也分到了刘陵赐下的酒肉,对刘陵的赞美自然不会绝口。

    岛上最大的变化是女孩子们带来的。年已及笄的多成了某位英雄的新媳妇,小两口大年在家红红火火,一切也都有了人去操持。刘陵还给结亲的家里发下红糖、丝绸、新衣新被,在这乱世孤岛上,日子显得那么甜蜜。至于没有成婚的将士,互相走访聚餐庆贺,倒也颇为热闹。

    未成婚的女孩们则在秦银屏的带领下打着灯笼满街游玩游行,说说笑笑间便成了全城最美丽的风景线。在这个热闹的除夕夜,笑容也挂上了秦银屏白皙而柔和的脸颊,配上其恬静的性情——虽然用了随时出手杀人的武艺,秦银屏并不是和堂姐秦良玉一样的女汉子。

    看着灯笼朦胧的光线下秦银屏显得各位娇美的神情,远处的赵英已是痴了。陈庭鼓动赵英再大胆些,赵英却不禁有些迟疑,毕竟先前秦银屏多次婉拒他的那一幕幕仿佛仍在眼前。

    就在这时,刘陵的命令到了,令女孩中已有十七岁却志愿不嫁人被任命为执事的白菱接替秦银屏,召见赵英、秦银屏于参将府。

    听到这个消息,陈庭对赵英一顿挤眉弄眼,赵英则满新激动与坎坷。赵英、秦银屏会于廊下,在赵英不由自主的目光下,在这个喜庆的日子里,在先前女孩们的感染下,秦银屏显得稍有些慌乱和羞涩,赵英心中也是小鹿乱撞。

    叫进两人,刘陵用老气横秋的开场白表示过春节要有小辈守在”长辈”旁边,自己这个全镇的“大家长”身边没有子女,只好叫这对“金童玉女”来了——三人都是二十岁上下的样子,在春节欢乐的气氛中,刘陵这番滑稽的开场白极大的缓和了尴尬的气氛,让两人的脸上都露出了笑容。

    ……………

    一夜谈话,没有人知道三人说了些什么,只知道此后秦银屏见赵英都多少有些羞涩,两人间也有了一些别样的默契。

    春节的日子,在刘陵治下的库叶岛上是充满欢喜与祥和的,但并非天下都是这般。大明的西南,奢崇明再扯反旗,搅动的数十万人流离失所,秦良玉也因此撤回西南镇反;大明西北,农民起义与边军落寇迭起。但,这一切在广宁的大战面前都微不足道。

    除夕夜,辽河岸边,一双凶狠的眼睛正在夜幕下的杂草中若隐若现。

    他正是后金的一名夜不收,瓜尔达。

    他的身前是一队无精打采的明军巡逻兵,其实明军方向叫他们伏路兵,但其专业性和态度是在令瓜尔达觉得他们配不上这个名字。

    “头,他们都在城里寻欢作乐,仍咱们几个出来,搞不好这一年到头连口酒都沾不上!”一名皮包骨头垂手拖足的明军士兵抱怨道。

    “头儿”正想安慰她几句,忽然发现远处林间雪地有一处暗影,便示意几人跟着一起去检查。

    “哗啦!”“咻--”几声响过,瓜尔达从雪地暴起以雪迷四人之眼,到用小弩将两名欲大喊的明军割喉,再到飞镖激射收割掉剩下两名明军士兵的姓命,只用了两三息。

    鲜血染红了雪地,瓜尔达却懒得收拾了,因为,他知道不会有下一班明军巡逻兵来得及预警了,他也已经完成了情报的搜集。

    不到一刻钟后,后金大批独木舟出现在河中,快速在河两岸架起浮桥,后金兵马大举渡河。明军辽河防线经过几次小规模高烈度的亲兵、精兵争夺战告破,广宁之战,也正式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