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应谋天下

第七十二章 孟益之死

    平原郡。祝阿县。

    玄甲军军侯于兹站在济水河边,眺望着西岸大批荒芜的土地,一脸的惋惜。

    “这若用来分田,得安置多少流民啊!”

    于兹随纪灵出兵济南,被纪灵留在历城,负责历城县的剿匪及流民安置事宜,实则行使地方令之责。

    “可惜,对面不属于济南!”

    身为副军侯的王三,站在于兹身旁,顺着他的目光望向济水西岸,眸子里也布满无奈与不甘。

    “是有些可惜呀!”

    王三与于兹不同,是黄巾贼出身,更能体会土地和粮食对他们产生的巨大诱惑力。

    “大凡手中有田、有粮,百姓自然会安分守己,无人愿意铤而走险,去做那黄巾贼!”

    好在陶应来了泰山郡,颁布了全天下最不可思议、最仁慈的政策,让王三放下了武器,心甘情愿地接受了纪灵的征召,加入了守护泰山郡的玄甲军队列。

    等随军进入济南,见到同样沦为黄巾流寇、嗷嗷待哺的百姓,曾有同样经历的王三倍感同情。

    “王军侯说的不错,无论是为了百姓,还是为了主公的事业,我们都得安置好这些流民!”

    于兹侧首瞄了一眼自己的搭档王三,他能理解王三的心情。

    王三家里已分了田,建了房子,一家人终于不用再过颠沛流离、与天争命的日子,当兵还有军饷拿,王三很是珍惜。

    “于军侯,你说,我们私自将流民安置到祝阿境内,纪将军真不会怪罪我们吗?”

    眼下的历城,聚集了太多的流民,周边已没有多少田地可以分配,于兹与王三一商量,私下决定将平原郡治下的祝阿县也纳入到了历城分田的范围。

    “莫说纪灵将军不会怪罪,即便是主公知道了,也不会怪罪,还会夸赞我们懂得变通!”

    于兹朝脸上挂有一抹忧色的王三摆摆手,一脸的自信。

    “俺想也是!”

    王三没读过书,但能分清做好事与做坏事,他们当下虽然越界,可做的是好事,没有私心,心里也很坦然。

    “只要我们没……”

    “噤声!”

    王三话尚未说完,便被于兹猛然挥手打断。

    “呃……”

    不待王三反应过来,于兹竖耳凝神听了片刻,又急忙俯身于地,将耳朵紧紧贴在地面上。

    “骑兵,不下于几百骑!”

    少顷,于兹神情凝重地站了起来,望着王三,心中产生一丝不好的预感。

    “从西岸来,定不是我们玄甲军的骑兵,会不会是张纯与乌桓人的骑兵?”

    反应过来的王三,也倾听了片刻,隐隐感受到隆隆的马蹄声,立即做出判断。

    “走,立即召回对岸丈量土地的百姓。”

    于兹也不敢肯定是不是叛军,但小心无大错,当机立断,率兵过河。

    “有情况,快撤回东岸!”

    “莫要迟疑,快快过河!”

    ……

    二人平日配合很多,行动起来很是利落,很快率一百多名玄甲军士卒跨过济水,四处召唤百姓过河。

    “咯踏踏……”

    丈量土地的百姓有些分散,待于兹与王三分头将人召集至一处,督促他们过河时,疾驰而来的骑兵前锋已距离他们只有一箭距离。

    “来不及了!”

    脸露疑惑之色的于兹,手持唐刀,抢身堵在了百姓前面。

    “汉军?”

    于兹终于瞅清,远处飘扬的旗帜绣着斗大的“汉”字,还有“孟”、“公孙”字样的将旗。

    “大家莫慌,来人是汉军,不是叛军!”

    神情紧张的百姓听闻于兹之言,慢慢平复忐忑不安的心。

    “将军有礼了,我乃泰山郡陶郡守属下军侯于兹,我们在此带领百姓丈量土地,不知将军来此有何公务?”

    于兹上前一步,一眼盯向队列前方手持双头铁矛,骑跨神骏白马的公孙瓒,判断应是这队骑兵的统领,便摇摇拱手,大声通禀询问。

    “嗯?”

    乍闻于兹的通报,公孙瓒一怔,一双茫然的眸子从于兹、王三身上掠过,又打量了一番百人左右的玄甲军士卒,目光落在了济水边尚未过河的百姓身上。

    “新任泰山太守陶应的属下?”

    自过了高唐县,一心要对孟益下手的公孙瓒,迟迟没找到机会,一路东来,除了遇到三三两两慢行讨食的流民百姓,莫说黄巾流寇,连成规模的流民都没有遇到。

    不可能再渡过济水继续深入青州腹地的公孙瓒有些着急了,若再遇不到大队黄巾流寇,他就没办法掩人耳目,伺机对孟益下手了。

    如今见到于兹一伙,终于有个两三百人的队伍,且大部分看上去像是黄巾流寇,这让公孙瓒喜出望外。

    “不是流寇,这就难办了!”

    眼看杀掉孟益的计划要流产,公孙瓒心有不甘。

    “泰山郡归属兖州,他们跑到青州丈量土地,这是何意?”

    催马赶上来的中郎将孟益听闻于兹之言,疑惑不解,喃喃自语。

    “将军,这定是黄巾流寇见我方人多势众,欲使诈偷生!”

    正踌躇要不要对于兹下手的公孙瓒,心中一动,脸上闪过一抹狠戾。

    “再者,陶应乃泰山郡守,怎会跑祝阿来丈量土地呢?”

    孟益点点头,他也觉得不可能,简直匪夷所思。

    “嗯,伯圭言之有理,这般黄巾贼寇,真是狡诈奸猾!”

    公孙瓒见孟益将对方已判定为黄巾流寇,心中便没有了顾忌,不管对方是不是黄巾流寇,他都得借人头来除掉孟益。

    “黄巾逆贼,我乃天子亲封的剿匪平叛骑都尉公孙瓒,还不快快束手就擒!”

    公孙瓒一声虎吼,催马上前一步,手中的铁枪直指于兹。

    “这群汉军,怕是要杀良冒功啊!”

    看着对面杀气腾腾的公孙瓒,于兹心头暗叫不好。

    “公孙将军,我们真是陶应太守属下,我们府君如今就在济南剿灭徐和,莫要误会!”

    于兹做最后的一丝努力,又大声解释一句。

    “杀光这群黄巾贼寇!”

    担心迟则生变的公孙瓒,不再给于兹解释的机会,抬枪大声发布屠杀命令,立即催马横枪,狞笑着率先朝于兹杀奔而上。

    “算你们倒霉!”

    公孙瓒冰冷的眸子里闪过一抹不屑,他来这里就是为了杀人的,哪里有误会一说。

    “即便真是陶应的属下,本将杀了就杀了,没啥大不了的,区区一百多士卒而已。”

    看公孙瓒的眼神,于兹就知道难以善了,便快速朝身后玄甲军士卒发布命令。

    “什长立即过河,前往东平陵向纪将军报信、求救!”

    “百姓快速过河逃生,玄甲军的弟兄结阵迎敌!”

    玄甲军的士卒,本也是出身黄巾,皆百战余生,面对公孙瓒突然发难,虽然有些惶恐,但不至于慌乱,得到于兹的命令,立即形成防御队形。

    “不成功,便成仁,杀!”

    能进入玄甲军的就没有几个善茬,对着冲杀而来的公孙瓒等骑兵,齐齐发出一声怒吼。

    “唏律律……”

    望见玄甲军阵列中陡然斜斜举起、散射出一片幽光的唐刀,久经战阵的公孙瓒胯下战马发出一声带有畏惧之音的嘶鸣。

    “死!”

    战马生怯,但公孙瓒毫无惧意,双头铁枪挥舞如风,直刺于兹。

    “来得好!”

    于兹瞅着公孙瓒直刺而来的铁枪,眼中厉色一闪而过,手中的长柄唐刀正面直劈公孙瓒的铁枪,他可是知道手中唐刀的锋利,简直是削铁如泥,与宝刀无异。

    “嗯?”

    原本公孙瓒对于兹正面迎击他的铁枪充满不屑,公孙瓒的枪杆是铁杆,一般的刀很难对它造成大的伤害,可于兹陡然出现的诡异眼神,让公孙瓒心中一凛。

    “事出反常必有妖!”

    就在堪堪与于兹的长刀接实的一瞬,公孙瓒鬼使神差地扯招了,他捕捉到了于兹眼中闪过的轻蔑与窃喜,多年厮杀经验告诉他,此刀有危险。

    “鸡贼!”

    公孙瓒突然收回了铁枪,于兹的一刀落空,眼中闪过一丝遗憾的同时,长刀又改劈为刺,直奔马上的公孙瓒。

    “噗……”

    “呃啊……”

    “唏律律……”

    与此同时,进攻的孟益等骑兵,纷纷对上结阵的玄甲军士卒,只一个回合,便传出凄厉的人喊马嘶声。

    “嘶!”

    公孙瓒余光轻瞄,倒吸一口冷气,包括轻敌的孟益在内,战马倒地,身上带伤,汉军死伤惨烈。

    “这是什么刀?居然这般锋利!”

    暗暗庆幸的公孙瓒,终于明白刚刚于兹眼神的意思了。

    公孙瓒敢肯定,若非他刚才见机的快,此时手中的枪已然报废,弄不好他已死在于兹刀下。

    “就是现在!”

    瞄见坠马倒地,正要起身的孟益,公孙瓒眼中闪过一抹精光,一枪挑开于兹刺来的长刀,舍弃于兹,纵马直奔孟益。

    “黄巾贼寇,安敢伤孟将军!”

    行进间,公孙瓒手中铁枪犹如一条黑龙,穿过孟益前面一队玄甲军士卒的刀幕,瞬间刺杀两人。

    “噗!噗!”

    “呃啊……”

    公孙瓒又是一记直刺将挡在孟益前面的两名玄甲军士兵刺成一串,尔后奋力一甩,两具尸体好似沙包一般将后面三名玄甲军士兵砸倒。

    刚刚坐起身的孟益,目睹公孙瓒这一波勇猛发威,大赞不已。

    “不愧是百战不殆的公孙瓒,孟某佩……”

    “噗!”

    “呃啊……”

    孟益话未说完,公孙瓒下垂的铁枪陡然发力,直入孟益前心。

    “你……”

    在孟益倒地的一刹那,他最后目睹公孙瓒手中的铁枪,又刺穿一名玄甲军士卒的胸膛,眼看就活不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