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应谋天下

第七十五章 袁术进村

    泰山郡。博县。龟山。

    听了史阿的确切答复,邓展心中有些不好受了,脸上的尴尬之色一闪而过。

    “终究是大意了啊!”

    邓展此行,是受兖州刺史刘岱所请,将赵琰安全护送至青州,顺便保护别驾王彧。

    刘岱当然不会白使唤人,是有报酬的,允诺给邓展一个主掌州府门卫的门亭长干,虽然薪俸只有百石,但那也是个官,铜印黄绶。

    邓展一路小心谨慎,居然还是出了岔子。

    “他的另一箭是如何射出的呢?”

    史阿短短一息射出两箭,邓展只觉察到一箭。

    “除非,他的两箭,同时射出!”

    邓展有些不明白,史阿是如何做到掩盖另一箭激射之音的。

    “不过,这赵琰也太倒霉了吧?被人盲射也能中箭!”

    邓展没时间纠结为何中箭的不是王彧,眼下救人要紧。

    “你走吧。”

    想短时间拿下史阿,邓展知道不可能,所以他熄灭了战意。

    “不过,下次再遇上,邓展定取你首级!”

    一脸阴沉的邓展放弃了与史阿一决高下的打算,可史阿却不想退,从王彧脸上露出的焦急之色,史阿断定赵琰伤势很重。

    “只要在此缠住他们,赵琰错失了医治时机,必死无疑!”

    主意打定,史阿一抖手中重剑,率先扑向邓展。

    “改日不如撞日,如此良辰美景,邓兄又如此手段,错过岂不可惜!”

    青州。济南。东平陵。

    陈登、纪灵、颜良三人听陶应要预留十五万人军饷,皆倒吸一口冷气。

    “每人每月三百钱,半年这得预留近三亿多钱!”

    陈登有些不解,让这么多钱闲置,还不如用来购粮,眼下青州最缺的就是粮食。

    “主公,我们只有六万左右的玄甲军,为何要留十五万人的军饷,难道……”

    济南已交给了陈登,一心带兵剿匪的纪灵,对军队数量的变化很敏感,目光熠熠地望向陶应。

    “在青州,扩军十万!”

    陶应面露微笑,目光一一从陈登、纪灵、颜良三人脸上掠过,很是随意地说了一句。

    “主公不可!”

    陈登猛然一惊,立即出声反对。

    “主公,不论眼下未定的青州,还是初定的泰山郡,都不足以支撑十五万大军的供给,更何况,百废待兴,许多地方都需要钱粮支撑!”

    已对泰山郡、青州有所了解的陈登,不担心兵员问题,忧虑的是钱粮。

    “元龙,有些事需要变通地去看。”

    陶应不以为然地摆摆手,他知道陈登除了担心钱粮,还顾忌洛阳的反应。

    “且不说在我们的治理下,未来青、徐二州不会缺钱粮,即便是泰山、鲁国等郡,也能勉强供给大军的钱粮。”

    信心十足的陶应,指着眼前相府大院墙角尚未消散的一缕白霜,给陈登、纪灵一番开导。

    “如今正值冬季,刚刚安抚的这些黄巾流民,也耕种不了农田,他们闲着无所事事不说,我们还要白白救济他们,与其如此,不如征召十万预备兵,以民团的名义,加以训练,大不了,开春让他们继续屯田耕种就是。”

    陶应的一番解释,让陈登眼前顿时一亮。

    “主公睿智,登一叶障目矣!”

    初定的流民,尤其是曾经的黄巾流寇,在吃不饱饭、又无所事事的时候,是最不安定因素,陶应的办法,简直一举两得,让陈登大受启发。

    “得加快分田,以工代赈,组织民力修路、修水利,即便是冬天,也要让他们忙起来!”

    有了贼心不死的徐和这一出,陶应对剿灭青州黄巾更迫切了。

    “关键时不我待啊!”

    陶应最怕未来他在前方与诸雄争锋,后院起火掣肘。

    “伏义,听我将令!”

    纪灵一愣,迅速做出反应,疾步行至陶应面前躬身领命。

    “末将纪灵听令!”

    泰山郡。岱山。

    肥城就在泰山郡边上,袁术五千大军没有辎重,所以行动非常迅速,不到一个时辰,已进入泰山郡,再行进约五十里,就是太山(岱山)。

    “主公,前方巍峨山峦,便是岱山,也就是始皇帝曾经封禅的地方。若前往博县城,只需南下百里即可到达,想必史剑师此时已在回来的路上了。”

    杨弘倒是对这一带有些熟悉,早年游历,曾路过博县。

    “嗯,以史阿的剑术,区区赵琰几人,恐早已成剑下亡魂。”

    俞涉是见识过史阿剑术的,而且史阿的连珠箭也出神入化,偷袭防不胜防。

    “杨长史,你确定这里是泰山郡?”

    对杨弘、俞涉的提醒,袁术没有放在心上,也几乎没有听进去,一双满是迷惘的眸子瞅着不远处的一处村子,兀自发怔。

    “主公何意?”

    杨弘被袁术问得一愣,若连身处何地都弄不清,还怎么出门,还如何参谋带兵打仗。

    “这里确是泰山郡,归博县治下。”

    袁术不置可否,举起手中的马鞭朝远处的村子指了指,又向一块块收拾平整的田地、一条条平坦的村间道路、一处处干活的百姓指了一圈。

    “不是说,这泰山郡连年被黄巾流寇、泰山贼匪抄略,又被前太守张举祸害吗?为何村子修葺如新,百姓安逸,堪比司隶旺郡?”

    眼下的泰山郡,不见一丝曾遭过贼的痕迹,更别说民不聊生的场景了,让袁术不得不怀疑他来错了地方。

    有那么一瞬,望着眼前和谐的场景,袁术都有心在这里生活了。

    “呃……”

    杨弘与俞涉一愣,顺着袁术的指点,一一望去,脸上也慢慢露出疑惑不解的神色。

    “难道,这里不曾遭过贼,是被遗漏的地方?”

    杨弘喃喃自语,除了躲过匪患、兵灾,没有别的解释。

    “不可能!”

    杨弘语落,俞涉立即出声反驳,他指着对面矗立的泰山提醒杨弘。

    “杨长史,前面不远处可是太山,常年有贼匪盘踞,这村子距离太山不远,几乎下山便至,岂能幸免于贼!”

    袁术点点头,对于贼来说,没有兔子不吃窝边草一说。

    “除非,他们本身就是贼!”

    袁术嘴角泛起一丝冷笑,在泰山郡能存在这样的村子,简直是匪夷所思,这里都有点像世外桃源了。

    “走,继续前行,再看看!”

    袁术一行继续行进,每过十里,就会遇到一处崭新的村子,所见大同小异,皆一片安逸祥和,这让袁术开始有些不淡定了。

    “难道,真走错了方向?”

    若非前面高耸的泰山,杨弘真会怀疑他走错了路,来的不是泰山郡。

    “陶重光,不简单啊!”

    眼下的这一隅,即便是司隶地区,也很难见到这样的村镇,即便江南远离黄巾匪患,也不会有如此安逸的村庄。

    心中有了一丝明悟的杨弘,一双眸子慢慢变得凝重起来。

    “去前面村子歇歇脚,正好用午饭,顺便打听一番情况。”

    袁术忍不住了,他决定亲自去村子里看看,弄清楚到底是怎么回事,他绝不相信一个呆傻无脑的陶应,能在短短一个月时间,将泰山郡治理成眼前这般景象。

    “即便陶恭祖,也做不到!”

    袁术大军的到来,瞬间打破了岱山村的宁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