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多元宇宙帝国

超无宇宙设定

    关于超无宇宙的解释:

    1.第一关键词:无穷大

    无穷大的维度,无穷大的宇宙。

    关于维度的解释:

    是数学上的空间维度,如果学过线性代数,那么解释起来就是,n维向量空间,n趋于无穷大。

    以及物理上的时间维度。鉴于造物主遵循一维时间太过于简单,故时间维度也趋向无穷大。

    定义:一维时间是一条线,二维时间是一个面,三维时间是一个体,诸如此类到无穷。

    这里并不是说,每个时间维度都是单独的个体,而是时间本身就是一个整体,它也是无穷大维度中的单一个体。而一维时间,二维时间,三维时间等仅仅只是时间在低维度中的投影(如无意外,本书按一维时间讨论,不涉及高维度时间,仅仅只是方便定义造物主)。

    2.第二关键词:规则与不规则

    不同宇宙有不同规则,除此外,超无宇宙分为两大类宇宙,即规则宇宙和不规则宇宙。

    规则宇宙:有规律,万事万物都有规律可言,可以用数学概括。

    不规则宇宙:无规律、无时间逻辑或无因果关系。(基本不涉及,只是定义一下)

    3.第三关键词:宇宙的可描述性

    即宇宙可以用语言描述,比如最简单的一句话“行星围绕着恒星转”。这就是用语言描述宇宙。

    ………………………………

    好了,有了以上特性,我们可以推论几个有趣的东西。

    先说无穷大,无穷大是个特别有意思的东西,因为但凡无穷大,那么只要某件事有这个可能,那么它必然发生。(记住它)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比如陨石撞击地球,在十年内不可能发生,一百年内不可能发生,那么继续拉长到十万年,一百万年,随着时间越拉越长那么它发生的概率无限接近于1,甚至于可以说在一亿年内它就是必然发生的事件。

    其次,我在这推荐本科普书《从一到无穷大》和一篇科幻小说《诗云》,都探讨了无穷大的有趣性。我所描写的超无宇宙的灵感就来自于它们。

    接下来,说一说语言与排列组合,首先,汉字是有限的,所能表达的语句也是有限的。这无可争议。

    然后,我们假设有一篇文章,大概有一亿的字数。重点来了,

    我们对所有汉字在一亿字内排列组合会发生什么??思考五秒。

    先说明一下,这个排列组合看似是无数个,实际是有限的。

    看过《诗云》的很容易想到发生什么。

    好了,揭晓答案,它的内容会包含从古到今再到人类灭绝,所有在一亿字以内,汉字所能写的所有文章。你会在里面找到过去未来,所有类型的小说,你也会在里面找到描述人类未来一百年一千年一万年的历史。(看吧,预测未来事实上很简单,只要你能从一亿字的排列组合中准确的找到它。)

    (可能有人会杠,万一又有新的汉字出现呢?OK,咱们换成英文字母,26个英文字母总不会还可能造新的吧(好吧确实有“可能”,毕竟字母再怎么排列组合都是有限的,但这个“可能”可能人类灭绝都不会再造新的字母)。鉴于英文单词是由数个字母组成,我们假设排列组合十亿个英文字母,接下来发生什么不需多言了吧?)

    我为什么说这些?因为这很关键,关乎到用一种“理性的思维”去解释各类作品的世界为什么真实存在。(诚然可能是假的,但不可否认,我可以很自信的说,这样的解释更具有说服力,因为你无法证伪,当然,某个大科学家说过,无法证伪的就不是科学,所以我这个只是带了点数学逻辑的妄想)

    还记得上文提到的“宇宙的可描述性”吗?宇宙可以用语言描述!!再结合“语言的有限性”和“宇宙的无穷性”有没有感觉到什么有意思的东西?

    记住,无穷包含有限。而无论是影视作品,还是小说,本质上他们都在描述一个世界。

    什么?你想提那些世界不合“现实物理定律”?

    记住第二关键词,规则。不同宇宙有不同规则(诚然,也可能是假的,但你解释不了现实这个精妙的宇宙为什么遵循那些物理规则,而我只是将它拓展,将规则拓展到人类的想象中)。

    这样,不可能就成为可能,可能在无穷大中就成为必然。我也可以顺理成章的写我想写的影视作品,而无须在意什么“影视作品的宇宙是投影到作者脑海……”各种充满主观又感觉不合逻辑的解释。

    当然,出现规则不同的宇宙,那是不是就说明主角穿越世界而获得的“超凡能力”,是否就不适用其他宇宙了呢?是有这个可能。如果你认同这一点的话,那么你还是低估了我所设定的无穷宇宙,记住,但凡你写出“一本无限小说”,它还是在描述宇宙,而既然是描述,根据以上推论它就一定存在,换句话说,看似不同宇宙,其实它们的“某些规则可以一致”,甚至于他们统一于某个高维度的单体宇宙。(好了,可以无限套娃了,最后统一于造物主)

    最后,我想说,你可以把我设定的宇宙看成一台具有无穷运算力的计算机。它可以编造各种“真实游戏”。只不过,去掉“编造”这个充满主观意义的词,那就是它对规则进行了无穷的排列组合,这看起来还有点主观,毕竟它怎么可以主动组合排列呢,所以我又设定了一个不规则的宇宙,以补充它“什么都在干”,只不过恰好有一部分,在干“排列组合”而已。

    事实上,一切趋向无穷大都很有意思,如上面的计算机,如果人类掌握了这样无穷运算力的计算机,不用科学家告诉你,是个普通人就可以跟你说,我们可以在这台计算机中再造个太阳系,从最微观的层面建模到构成宏观。

    【PS:当然,基于此,还有个有趣的“妄想”,联想一下平行世界理论,我假设它是真的,无穷的。再联想一下角色扮演游戏,但只有你一个人在玩,而其中所有NPC的反馈都不过是你的各种不同选择的结果而已。这样扩展到无穷的平行世界中,角色扮演模拟不了你所有可能的选择,但无穷可以,这样,其实这个世界都不必有那么多“真正的人”,连AI都不需要,他们只需要根据你的选择,做出相应某个平行世界的正确反馈即可,而你却会感到这个世界充满了“人”。(可怕吗,这个世界只有你一个人而已)(好吧,这有那么点唯心)】

    OK,解释到这里,我就可以引出造物主了,因为确实无法避免提及“意识”这个东西。而客观世界又无法完全解释意识从哪来,从哪去。即便是马原,它也只是告诉你,“意识”怎么被物质塑造,怎么反应客观世界,又怎么改造客观世界。

    当然,我们一般人所说的“意识”其实和马原定义的有一些不同,若加以区别一下,一般人的“意识”与其说是“意识”不如说是“自我”,这也是为什么马原可以很明白的告诉你“意识来源于物质”。事实上,马原的意识=“自我”+“记忆”更准确一些,而“记忆”来自于物质,“自我”对“物质”进行主观能动反应。

    本文提到的意识,只有“自我”,没有“记忆”。换句话说,你的意识换个大脑,你就是另一个人。

    好吧,这看起来有点否定“穿越理论”,但这样想还是太过局限,因为我们从来不知道,更高的维度中,是不是还有可以“存储记忆”的东西?而也正是这种未知,在我设定的无穷宇宙中,意识可以具有“高维物质”的载体(当然也可以没有),也就具有了“穿越”而携带“记忆”的可能(就比如灵魂)

    我设定的造物主,即是拥有无穷意识的集合体,无感性,无理性,甚至无特定意识,它无处不在。生灵的意识则恰好来自造物主,而造物主这个意识集合体本身就是那台无穷运算力的计算机。

    (好吧,又有了那么些客观唯心主义,但不用感到有缺憾,因为真理是相对的,所以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也仅在单一宇宙的范围内成立,在我描述的小说中,世界之内是绝对唯物主义的)

    接下来,我们就谈一谈超凡,超凡是什么,比较准确的定义,就是违背了现实的“物理规则”的能力(注意是“现实的”)或者超越大多数人认知的一种能力(注意可以是小说中的人),但在我的设定中,只有一种超凡,那就是拥有造物主的部分权限,即改变规则的能力,其他一切规则之下的能力,都属于“世界之内的科学范畴”。

    什么是改写规则?这里需要区分一下和改写现实的区别,因为修改现实不一定需要改写规则,而改写规则,它可以让质量越大的恒星引力越小,让自然熵增变成自然熵减,让引力变成排斥力,让质子围绕电子旋转等等诸如此类事情。

    那么这个权限要体现到什么东西上面??自然而然,设定的造物主是什么,现实里什么又最神秘,而它还具有创造性,那就体现到什么东西上,那就只有一个事物:意识。

    因此,我们引出终极文明,一个能运用“意识”修改规则甚至创造宇宙的文明,一个也能玩弄无穷宇宙于股掌的文明。一个有着更高维度载体的文明。

    (为什么是无穷宇宙?首先,我设定的造物主在维度上是无穷大的,但此无穷非彼无穷,举个简单的例子,一个三维物体可以包含无穷个二维平面,而造物主则是处于无穷大的维度中)

    接着设定这个文明。

    我们设定文明的终极目标:向着造物主不断前进。(emm,仅在小说世界里,不影射现实,因为现实文明的终极目标是gc主义)

    那么,既然文明是向着造物主不断前进,而造物主又是无理性,无感性,甚至无特定意识的,所以一定有一个文明处在有理性与无理性,有感性与无感性的交界点上,这个文明就是书中出现的终极文明。但是,无感性,无理性,这意味着它不在属于“生物”这一定义,故而终极文明终将灭亡于造物主。

    因此,本书的造物主又叫“无”。我设定的宇宙即是超无宇宙。

    再说回终极文明的个体,首先,它的身体是朝着无穷维度进化的,也就是说,它本身可能就是一个高维度宇宙,只不过它是有单一意识而已。总之,用一句话形容,文明个体=主意识+无数从意识+数据库。从意识的量代表它有多大的修改规则的能力,主意识则表明它是个尚有感性和理性的生物。数据库则是它本身的记忆。

    我们设定单一意识可以承载有限的信息量,而一旦信息量过多,意识就会有毁灭自己的倾向。

    举个例子,你有一百年的记忆或许不觉得无聊,不考虑寿命,当你有一千年,一万年的记忆时,也许你会觉得活够了,没啥意思了而专门去寻死,当然也许一万年也不够,毕竟你的性格让你承受能力强,那十万年,百万年,千万年呢?

    那么我所设定的文明,即是在最优解的情况下,可以承受的“记忆”总量。因此即便它有近乎无穷的数据库,在某时某刻,它也只是某个特定性格的生物。而它的数据库中则包含了无数不同性格的记忆,它某时刻选中什么样的记忆就是什么样的生物。

    再来谈一谈意识的质,事实上,上文所述的造物主,并非真的是“无数意识的集合体”,它就是一个意识。那为什么又说无数呢?还是维度问题,造物主的意识是在无穷维度中的,我们假设意识是无穷大维度中的某个事物,那么它在低维度中则是无穷存在的。恰如一个球与圆的关系。换句话说,在我的设定中,我们都是造物主的意识在低维度中的投影。因此,“意识”拥有改造世界的能力。意识的质,那就是个体到底能“看到”并“认识”多少个维度的能力,而意识的量则是改造该维度的能力。

    这样,终极文明究竟需要什么,不言而喻,即大量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