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这个刘璋强的离谱

第九十八章 将军令

    “贤侄爱惜士卒,有大将之风啊。”

    蔡邕也是发自真心的夸奖。

    “哪里哪里,小侄只知道平善待士卒,士卒自然会忠诚可靠,小侄只是换位思考而已。”

    刘璋谦虚的解释一番。

    换位思考,这倒是很新颖,蔡邕正想说什么,卢植来到了门前,

    “伯喈兄,季玉贤侄,你们还站在门口干什么,快进来。”

    说完拉着他俩的手,把他们带到了屋中。

    众人落座后,卢植端起酒杯,高兴的说道:

    “哈哈哈,这可是我废大力气弄来的好酒,这酒在洛阳可是供不应求啊。”

    “那今天我可要不醉不归。”

    蔡邕闻言拿起酒杯一闻,感觉有些似曾相识,随后拿起酒杯尝了一口。

    “好酒。”

    这酒跟刘璋拿给他喝的口感差不多,只不过刘璋的酒更加浓烈一些。

    “伯喈兄,此酒还有个别名叫女儿红,还有个故事在其中。”

    卢植故意卖了个关子,果然引起了蔡邕的兴趣。

    “什么故事,子干兄说来听听。”

    就听卢植说道:

    “想传前朝有个酿酒的师傅,想要个儿子,发现妻子怀孕后,兴冲冲的酿了几坛酒,准备得子时款待亲朋好友。

    不料,他妻子生了个女儿,他气恼万分,就将几坛酒埋在后院桂花树底下了。”

    “在那之后的十几年后,女儿长大成人,生得聪明伶俐,居然把他父亲酿酒手艺都学会了,还推陈出新,改良了酒的配方。

    决定把自己女儿嫁给了最得意的徒弟,成亲的时候,他才想起埋藏十几年之久的陈酿,于是将这几坛酒从后院挖出。

    这酒一打开,美味的气味让来宾惊喜万分,席上有文人雅兴大发,赞道:佳酿女儿红,育女似神童。”

    “这酒便成为女儿红,此酒工艺复杂,一年也出不来多少坛。”

    卢植把故事讲完,蔡邕抚着胡须赞叹道:“酒好,故事更好,哈哈哈,当浮一大白。”

    见到两个老头对女儿红的故事这么推崇,刘璋有些不好意思了。

    这故事就是他编的,目的就是卖酒,给这酒塑造逼格,你这酒要是没有出处,能卖的贵吗。

    他还搞了饥饿营销,目的就是给这些达官贵人供应,他们就喜欢这个调调,跟普通人与众不同。

    当然,还有更低一层次的酒,称之为老白干,价格更加便宜一些,普通人也能喝的起,只不过没那么浓烈而已。

    酒席上都是卢植和蔡邕在说,他们许多年不见,有许多的话要说。

    刘璋他们只是在旁边听,这二位都是学问很广的人,从他俩的口中也能知道许多东西。

    比如蔡邕有个学生是曹操,现在当济南相呢,之前在洛阳当官的时候,刚正不阿,打死过宦官蹇硕的叔叔,被宦官报复了这才给他外派到各地方。

    卢植的弟子混的最好的就是公孙瓒,现在是都亭侯,官至中郎将。

    “子干兄,我这爱女尽得我真传,琰儿,弹奏一曲,请子干兄品鉴一番。”

    蔡邕这是又喝开心了,让蔡琰抚琴一曲。

    蔡琰早有准备,来的时候已经带了古琴,此时她走到众人的中央,将琴放在准备好的桌上,素手轻弹。

    这一曲弹的不是高山流水,是没听过的曲子,曲中有爱意表达,却又有哀婉之意,动人心弦。

    一曲终了,卢植在闭目回味。

    “伯喈兄大才,将青衣赋谱成了曲,真是上好的佳作啊。”

    这首曲子正是蔡邕以自己的作品青衣赋改编而成,

    这是一篇表达男欢女爱的赋,在这篇言情小赋中,真实地坦露了对一位出身微贱的美女的爱情,爱而不得,曲中充满了爱意和哀婉。

    刘璋也在一旁鼓掌,心中感叹,

    “这就真正的大才吗,文学,作曲方面都有极高的造诣。”

    这曲子有些哀伤,不知道蔡琰是不是想到了自己,以自己的情绪带入其中,才能发挥的这么好。

    刘璋这时起身走到蔡琰面前,他前世一直对古典音乐情有独钟,尤其是古琴,每次在心烦意乱的时候,听到琴声心情就会平复。

    他把前世喜欢的琴谱回忆起来后,在书中写下了,现在准备送个蔡琰。

    “蔡伯父,蔡小姐,对于古琴我也是极为喜欢,可惜没有天分,这是我偶然得到的一本琴谱,赠予蔡小姐,希望日后能听到蔡小姐弹奏。”

    说完把琴谱放到了蔡琰的身前。

    这不是竹简,是刘璋编成册的书,小小的一本书引起了所有人的注意。

    刘范见过这样的书,没有惊奇,但蔡邕和卢植确是第一次见。

    来到近前,发现这书比竹简方便太多,拿起这琴谱爱不释手。

    “季玉贤侄,此书是从何而来的啊。”

    蔡邕忍不住先发问,卢植的目光也看向刘璋。

    “此物是在益州无意中的来。”

    不能说这是自己造的,那样传出去不知道又引发了什么变化,只能推脱是无意中得来。

    这书本他们也没见过,说是无意中的来别人也挑不出什么毛病。

    听到是无意中的来,蔡邕和卢植都有些失落,他们翻开琴谱后,映入眼帘的是穹劲有力的字体,正是刘璋亲自抄写的。

    “好字,这字体磅礴大气,与伯喈熊的飞白体也不遑多让啊。”

    卢植见到刘璋的字,出声赞叹。

    蔡邕自己就是书法大家,创造的飞白书,是包含了一种特殊风格的书法。

    这种书法,笔画中丝丝露白,像缺少墨水的枯笔写成的模样,别有一番风韵。

    这种书再创造出来后一度极为盛行,尤其是一些宫门的匾额题字,均采用此体,蔡邕此前就是因为这一手好字被皇帝刘宏看重。

    蔡邕也面露赞叹之色。

    “能写出如此堂皇大气的字出来,此人也心中蕴含正气,定是当世大儒。”

    他俩在那一顿称赞,给刘璋弄得都不好意思了。

    蔡邕注意力还是被琴谱吸引,他发现这琴谱当中的曲子,气势宏达,有千军万马气势,忍不住想要尝试一番。

    不过此时还在卢植的家中,不方便练习,只能等回家再说。

    将手中的琴谱递给了蔡琰,转头跟刘璋问道:“此曲可有名字?”

    刘璋笑着回道:“此曲名将军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