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武:从重生慕容复开始

第五十三章:镇南王府

    只见里面放着一张淡黄纸片,纸片隐隐沾染几滴血迹,上面写着【庚申年二月初五丑时女】共十个字。

    锦衣公子伸出修长的手指拈起这张纸片,细细审视番后又归于原位,看着舍不得离开自己怀抱的清丽少女道:“灵儿妹妹,你是怎样想的?”

    钟灵一脸疑惑地看着他,不明白慕容复话里的意思。

    “我是说,你想让钟万仇做你爹爹,还是想让段正淳当你爹爹?”

    “自然是原来的爹爹好,至于这段……镇南王,就算他贵为大理国王侯,我也不想贪图他的荣华富贵。这些年来,他对我们母女不闻不问。我……我才不想认他。”

    钟灵鼓起勇气说出心里话,随后又黯然道:“不过,娘说他毕竟是我的亲生爹爹。他若有难,我身为女儿不能视之不管,否则便是不孝。”

    “若不想,便不认。”谁知这年轻公子竟语出惊人,“需知便是这生辰八字,也可以是伪造的。”

    “你是说?”钟灵忽然惊悚地看着他。

    这锦衣公子剑眉一挑,道:“我见这钟夫人对段王爷用情至深,便是情急之下便宜行事,也是情有可原。”

    见钟灵蹙眉沉思,又道:“当然,毕竟是发生在十六年前的事情了。此事真真假假,唯有当事人能说的清楚,可他们又未必肯说实话。

    所以,灵儿妹妹,此事的关键在你身上。你愿意谁做你爹爹,谁便是你爹爹。”

    钟灵被慕容复一番话说的立场动摇起来,一时间心乱如麻,竟不知道该不该去救段正淳。

    “灵儿,你若一时半会儿做不出决定,便不要去想这些烦心事。”锦衣公子按住钟灵的双肩安抚。

    “你若相信我,便将这黄金钿盒交予我。届时我自会让你认清,谁才适合做你的父亲。”

    慕容复的话令少女微微一怔,随后抿着嘴唇,将手心里的钿盒交到他的手上。

    锦衣公子见状,微微一笑,再度轻轻拥她入怀给予安慰。

    因此钟灵没有看见,那双本该温润的眸子里,正肆意燃烧着名为野心的欲火。

    “从现在起,你便跟在我身边。哪也不用去,没人敢动你。”

    短暂的相拥后,慕容复又看着她道。话里的安全感让钟灵脸色一红,却充满依赖。

    她本就是在父母不和的关系中成长,才养成古灵精怪、俏皮可爱的性子。

    可以说,钟万仇将一颗心都放在甘宝宝身上,对这女儿并不算上心。而甘宝宝对段正淳的爱,远盛于其他任何人,哪怕是她的亲生女儿。

    所以在钟灵心中很仰慕一言九鼎的伟岸男子。

    希望有朝一日会有这样的人出现,发自内心地呵护她。

    当初在剑湖宫中,她坐于梁上,看着慕容复接受诸多江湖门派跪拜奉主。

    那年轻俊逸的公子明明面上作出一副波澜不惊的模样,唯独眼睛里却仿佛燃烧着炽热的焰光。

    野心勃勃的眼神出卖了他。

    那副画面也仿佛定格在钟灵的脑海里。

    唯有当时居高临下的少女,才能看见当时这位年轻公子眼神里掩藏着的野望。

    而钟灵,恰恰是被这种肆无忌惮的疯狂所感染。

    慕容公子不仅是生得比常人俊美,似乎更有一颗异于常人的野心。

    钟灵从未在其他人身上看见过这种眼神,那种盖过普通人的欲望和痴念。

    几乎包罗一切,危险而致命,却令她不可自拔地沉沦其中。

    大理城,镇南王府

    视线穿过飞檐斗拱的气派门楼,顺着修建齐整的青石地板而过,数不尽的长廊庭院环绕。

    仆侍们恭恭敬敬地将托盘举过头顶,在气势恢宏的正殿巡回穿梭着。

    一张国字脸,神态威猛,浓眉大眼的紫袍人端坐于殿内正厅看着奏章。

    由于大理国保正帝段正明膝下无子,近些年更是沉迷于佛道,国内大事都是由两兄弟商议着处理。

    而段正淳也只有段誉这一个儿子,所以这寻常皇室中因为争权夺位而杀得人头滚滚的争端,放在如今的大理一朝竟出奇和谐。

    况且大理崇佛,历代皇帝上了岁数都爱出家做和尚,如段正明之前的上上位皇帝。

    就是江湖上赫赫有名的南帝段智兴,只是他的段与段正明的段并非一脉,倒与段延庆的血缘更为深厚些。

    不过这南帝段智兴自出家后便不问世事,化名一灯和尚隐居天龙寺潜心修佛。

    任凭外界雨打风吹,兀自巍然不动。

    便是连二十年前大理国的那场政变。

    导致当时的大理国皇帝,也就是段延庆的父亲段廉义被叛军所杀,顺带着段延庆的太子位被废。

    隐居天龙寺的段智兴也没有出手相助。

    “簌!”

    只听窗外急射来一只袖箭,正正钉在距离段正淳不远的朱红殿柱上,特制的精铁箭尾还在微微颤动。

    那紫袍国字脸的中年汉子神色一凝,脚下步伐飘动,飞速来到殿柱前。

    再顺着箭尾方向朝窗外探去,那潜入王府朝内射出袖箭的神秘人早已消失无踪。

    待段正淳回过头来,才注意到锋锐箭头上还钉着卷小纸条。随即伸手将袖箭拔下,展开纸条。

    “明日申时,万劫谷中,特邀段王爷单独一战,生死不论。

    如若过期未至,又或大军围谷,则段氏皇族绝嗣。”

    段正淳默念着纸条上的小字,顿时眉头紧锁,喃喃道:“不好,誉儿有危险。”

    “来人,给我将高侯爷以及王府内褚、古、傅、朱四大护卫唤来。”

    段正淳出口一喝,立马有下人急匆匆地出殿通知。

    很快便有四位中壮年军官一齐入殿,穿着大理国制式的黄衣军服,戴着璞头,武官打扮。

    而他们四人手里各自拿着不同于寻常刀剑的武器,分别代表着渔樵耕读四业特色。

    最后一名姗姗来迟的中年男子则一袭宽袍大袖。三绺长须,形貌高雅,腰间插着一支铁笛。

    正是大理鄯阐侯高升泰。

    “见过高侯爷。”

    那四名军官见到来人立马拱手问候。

    “不知王爷如此急切唤我等前来,所为相商何事?”

    那高升泰略一点头,将目光移向殿间正首的段正淳。

    “高君侯,你来的正好,快帮我看看这个。”那段正淳走下殿阶来,将手中那卷纸条递给这位宽袍大袖的雅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