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取经队伍的第六人

第四章 镇山太保刘伯钦

    那太白金星领着三藏和尚和从人肖白两人出了洞去,留意一句话:“前行自有神徒助,莫愁艰难抱怨经。”随后便唤来一仙鹤,乘云而去。

    三藏再次拜谢太白金星相助,肖白看着那老叟坐着仙鹤,踏着祥云飞上天去,道:“莫非,真是太白金星?”

    三藏法师说:“正是,老神仙亲自来搭救我,我自是相信老神仙。”

    肖白看着太白金星没了踪影,才说:“小人不知神仙事,莫怪莫怪。”心里想的却是:我怎么就这么嘴欠呢?要是装个乖孩子说不准还能骗来几颗仙丹,不求成仙,活个千八百岁的不是问题吧。

    若说之前肖白还以为这取经之旅只是与历史有些出入,现在看见活着的神仙在自己面前飞走,基本可以确定这是个妖魔横行的西游世界,为了安全,今后傍着这三藏法师,虽然他没什么本事,但他那三个徒弟本事是个顶个的。

    肖白扶着三藏上马,在前面牵着绳子,说:“法师,先离开此处,也不知那群妖邪何时醒来,若是寻不见你的踪影,定是发狂,到时候就真的走不掉了。”

    三藏回想起方木被分而食之的场景,也是想要早些离开这里,配合着肖白上了马,离开此处。

    这山林之间,寒风吹过,虽然一夜的惶恐,但也让肖白打起精神,在前面引路。风声、水声入耳,四周都是密林、乱石,这山岭的路实在是不好走。

    走了大半天,两人一马还没有走出这山岭,也是有些饿了。那些妖邪已经把三藏的行李收刮了个遍,里面的食物尽数取出,现在两人也只有暂时喝那山泉水勉强催眠自己:“这是浓汤,这是浓汤,这是浓汤。”没有办法,两人也不知道这山里哪些果子能吃,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万一出事就相当于丢了性命。

    肖白听见周围有鹿鸣声,正好看见远处的鹿群向他这个方向走来,还有一些是獐。肖白抽出手里用来防身的剑,面对之前那魔王时心中只有害怕,也忘了这把剑,如今正是用它的时机。

    三藏也是饿得头晕,看着肖白抽剑的模样,问道:“东升,你想要做什么?”

    “法师莫慌,前方不过几只野鹿,稍等片刻,我便可取其精肉,给法师奉上。”肖白就要向那群鹿摸去。

    三藏连连阻止:“他们也是生灵,我们岂能为了口腹之欲而伤了它们的性命?万万不可啊,东升。”

    肖白的思想挣扎了几下,选择收起武器,有个和尚在身边就是麻烦,而且还是有真本事的高僧。肖白也不说些什么,真等到自己饿急眼,又或是三藏饿得魂过去的时候,他还是会杀了这些山货,活着,比什么都重要。

    两人一马又翻过一座山,还是不见有一处人烟,心情正低落时,只听见前面猛虎咆哮,定睛一看,原来是两只猛虎拦路,后面不知什么时候爬来一条长蛇,两人看着现在进退不得的场景,也是悲哀,三藏更是坐在马背上,说:“这取经之路可是艰难,今日怕是丧命于此,我对不住那观世音菩萨,也对不住大唐陛下啊!”

    肖白知道这取经之路一定会有一个好结局,他抽出宝剑,说:“法师莫慌,自有我护着你。”心里却在嘀咕:哪路神仙能来救一下?

    忽然间,也不知是为什么,身后那条长蛇已经推走,前面那两只猛虎也匆匆离去,连周围动物的声音都安静了许多,肖白更是紧张,咽了口水,冷汗不断往下流,不知道又是哪路妖怪。

    三藏向远去寻求,正好看见远处有一个壮汉,手持一把钢叉,腰间挂着一把弓,只见那人头上戴着花豹皮毛做的帽子,身上是羊绒制成的衣物,腰间的不知是什么动物皮做的腰带,脚下的是鹿皮做的鞋子。

    只见那人快步向三藏走来,三藏连连下马。肖白也是看见了那壮汉,本来还警惕的提剑,现在放松了不少,男的,人样,西游世界里这个配置不是凡人就神仙,再结合环境,更像是来救三藏的既定之人。

    三藏见那人快步走来,直接跪在路边,合掌高呼:“大王救命!大王救命!”

    那壮汉快步走到三藏面前,放下钢叉,扶起三藏,说:“长老莫怕,我是这山里的猎户,姓刘名伯钦,他人称我作镇山太保,本来是要擒那两只畜生,不想让它们惊动了长老,莫怪莫怪。”

    三藏起身说:“贫僧是大唐陛下钦差去西天拜佛取经的和尚,今日在此地遇到此难,还要感谢壮士相助,谢谢,谢谢。”

    刘伯钦说:“我是这山里的猎户,长老你是大唐陛下钦差的和尚,我们都是大唐的子民,理应相互帮衬。长老你若是不嫌弃,可以到我家歇息一晚,明天再上路。”

    三藏自然欣喜,应了下来。肖白也是欢喜,也许今晚可以睡个安稳觉了。

    刘伯钦帮忙提着半数行李走在前面,说:“长老你请,小哥,你也跟上。”

    肖白“诶”的一声牵马跟上,看着他们两人闲聊,刘伯钦自然当肖白是仆人,能叫一声小哥也是给足了面子。看着刘伯钦身上的衣服,肖白很是羡慕,一身都是国家保护动物的皮毛,在看看对方的力气,能在这追着两只猛虎跑的也没谁了,周围还有妖怪出没,看他装扮,在这里不知生活了多久,绝对不是凡夫俗子。

    过了山坡,忽然听见呼啸声,刘伯钦放下行李,说:“长老暂且歇息,定是那山虫(老虎),待我片刻。”说完拿起钢叉就出去了。

    肖白也想去见识,把马签到三藏身边,说:“法师,这镇山太保今日救了我们两人一命,我定要帮回去,这山虫不因你而死,可不能拦住我。”

    三藏没有拦着肖白,他在那里接过牵马的绳索,嘱咐道:“莫要伤了自己便是。”

    肖白跟上刘伯钦,一同向那猛虎杀去,虽说肖白没能帮上什么忙,但在两人的合作下,两人还是在半个时辰内收拾了这只猛虎。

    刘伯钦把猛虎背在身后,说:“你的身手还算不错。”

    肖白自认为没有帮上什么忙,甚至在一开始还需要刘伯钦给自己解围,他说:“这是镇山太保你独自出力,我没能帮上什么。”

    “小哥你莫要谦虚,我看你是第一次见这山虫,不知如何应对,后面也是愈发熟练。”

    两人商业互吹,一直走到三藏面前。那马被这新鲜的老虎气息吓的发慌,发出撕叫声,在原地跺脚,肖白上去接过绳索,稳下这乱动的马。

    三藏说:“太保可是真山神,甚是勇猛。”

    刘伯钦说:“我可没有多少本事,怎么能让你夸奖呢?都是托了长老你的福气,还有小哥的帮忙。我们快点走吧,今天长老可是能满足口腹之欲了。”

    三藏连连称赞,跟在刘伯钦身后,向他家走去。肖白在后边牵着马,或许那刘伯钦本就是这山里的人,这三藏法师才不说些什么。

    又是走过了几座山,肖白发现周围的绿植没有这么的密集了,再往前看去,看见一户庄园。刘伯钦上前推门,唤来几个门僮,这几人生的狰狞,面相都是怪异。刘伯钦吩咐他们将那猛虎剥皮拆骨,这才引三藏二人去见他的母亲妻子。

    寒暄几句后,刘伯钦的母亲听说三藏法师是大唐陛下钦点的圣僧,明日又是刘伯钦那死去的父亲的忌日,便请三藏法师再停留一天,念诵经文,这些三藏也一一应下。

    到了晚上,那虎肉端上桌,三藏不见有其他素菜,才开口道:“不瞒太保,贫僧自打娘胎起,就是吃素,不知荤为何物。”

    肖白把拿在手里的筷子放下,说:“是也,法师乃是出家人,我也是同法师一同前去西天拜佛取经,敢问太保讨些素食。”

    刘伯钦说:“我本是山人,可以寻来些许山笋、野菜,但家中就两口锅,也被那獐鹿虎豹的油浸过,实在难处理。”

    肖白想起自己有口锅,虽然自己做菜不怎样,但那个菜肴等级加一,也是够用了,“那还有山笋野菜吗?我正好有一口锅,之前在那巩州城,请人用素油开了锅,还没有用过。”

    “有,长老莫急,老朽为了去备菜。”那刘伯钦的母亲说着就要起身给三藏法师和肖白去做菜。

    肖白拦下对方,“汝是家中长者,我怎可劳烦,就让我为法师做菜。”心里却是想着:我就像看看这菜肴的等级加一之后能不能吃。

    片刻之后,一碗杂菜汤被端了上来,就是野菜和笋加上清水和盐,肖白试了一下,还算可以。为了避免刘伯钦家里的碗也是常年被油洗礼,肖白还特意从行李里翻了个大碗。“法师来尝一下,厨艺不精,不如平日的斋饭好吃。”

    三藏看着那碗杂菜汤没有一丝油,这才放心下筷子,说:“出家人不贪这口腹之欲,有斋饭便可。”

    肖白这才放下心来,还怕三藏法师嫌弃自己的厨艺烂。

    第二天,三藏如期念诵经文,肖白则是请教刘伯钦分辨野菜野果,刘伯钦也没有藏私,带着肖白绕了一圈山,把山里有的能吃的基本给肖白介绍了个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