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开局夺舍了崇祯皇帝!

第十五章:“你拿着这些银两,去替本官办一件事。

    太和殿。

    早朝之中。

    “陛下!据东阳县来报,起义军已全数被镇压,加急运送的部分赈灾粮食也已经到达东阳县,平息了百姓的怒火。”

    洪承畴读着自己近日刚收到的线报。

    “好!很好!”

    “朱大典赈灾灭叛有功,赏!”

    “西边呢?西边如何?满清势力是否还在盘桓?袁大将军是否已经动身前往边境。”

    “回禀陛下,袁大将军正是今日前往西境。”

    “好!很好!待到袁大将军真正到了那边境,想来满清势力也是不敢再轻举妄动、肆意妄为了。”

    朱由检很是满意地点了点头。

    “报!”

    一个士兵打扮的人冲进大殿之内,这人风尘仆仆,头发有着些许的凌乱,气喘吁吁的,想来是一路奔跑慌张所致。

    “放肆,大殿之上,成何体统!”

    有个想要阿谀奉承的文官站出来训斥了这个士兵几句。

    但是武将们一看就知道,这是有紧急军报才会出现的情景。

    “何事如此惊慌?不必着急,大胆说与陛下听。”

    一名武将说完之后,白了那文官一眼。

    朱由检此时也没那精力去计较这些。

    “可是有何军报?”

    “回禀陛下,是红毛番!我朝南部的红毛番又来霍乱了,这回他们走海路来,已经到达我朝南部边境,我朝大军抵挡不及,已然失去一个城池,那城池已被红毛番占领了。”

    红毛番是大明国人对荷兰人的称呼。

    士兵此话一出,大殿上文官武将们都不约而同的倒吸了一口气。

    就连朱由检也被震惊到了。

    这些年来,大明王朝除了西部边境有满清势力和西欧势力的压制外,其余部分大多都是农民起义,没想到这回荷兰人居然会挑农民起义最盛的南部地区下手。

    如今朝廷驻守在南边的大部分兵力都用于抵抗农民起义了,倒是对这些外来的入侵者放松了警惕。

    这才让这些走海路进来的红毛番们有了可乘之机。

    “这可如何是好啊……”

    “内忧刚得以缓和,外患就接踵而至了,真是不给我们一口喘息的机会……”

    “红毛番实力不弱,他们好像有一种什么火器,听说十丈开外就能将人打死!”

    “我们不会再多失掉几座城池吧!”

    议论的声音不绝于耳,声音也从一开始的小声议论变到后面的大声争辩。

    朱由检有些头疼地按了按太阳穴。

    “好了!都别议论了!众卿家可有何应对之策?”

    讨论的时候倒是很大声,真正等到需要有人拍板,有人出来说句话的时候,却又没人吭声了。

    这些文官们也就只会纸上谈兵,真正到了要提出个合理的方案之时,却又一个个都当缩头乌龟了。

    朱由检也知道靠不了他们了。

    “传朕旨意,令朱大典即刻前往南部边境,平定红毛番之乱!”

    朱大典?

    “陛下!此人恐难堪重用!毕竟陛下不要忘了,此人可是在前阵子清缴贪官污吏的行动中,被您降了级的人呐!”

    “是啊,陛下!此人不可用啊!”

    朱由检冷笑一声。

    “呵,他难堪重用,那么诸位爱卿,哪一个愿意南下,去平定这红毛番之乱呢?”

    地下瞬间安静如鸡。

    所有人瞬间哑口无言。

    这样的苦差事,没有人愿意去做。

    如今南部除了红毛番之外,还有连年不断的起义。

    不管是哪一个官员去到那里,怕都很难解决这些事情。

    但是朱由检相信朱大典可以。

    不是因为别的,就是因为他看见了正史上面记载的就是这样。

    大明王朝的红毛番之乱,就是被朱大典给平定了的。

    “此事已定,莫要再言,退朝!”

    ……

    东阳县。

    怿馆内。

    朱大典拆开皇帝送给他的密信。

    刚开始读时,他眉头皱起,但渐渐的,他眉间的忧色却转换为坚定,眼眶也逐渐发红。

    “这天杀的红毛番!也不看看这里是哪里!看爷不去灭了他们!”

    “朱大人,陛下可是有何事?”守候在一旁的知县低头询问道。

    这些天来,这个知县一直都在朱大典身边活动。

    毕竟这个地方好不容易来一个朝廷命官,虽说\t他只是一个小小的知县,但也有着一颗往上爬的心。

    这些天来,不管是阿谀奉承,还是实打实的做事,这个知县都帮了朱大典不少忙。

    “无碍,不过是一些红毛番罢了,本官有那个能力去平定。”

    知县满脸堆笑地点了点头,奉承道:“自然,以大人的能力,平定起义都不在话下,平定那些红毛番们,肯定更是轻而易举了。”

    其实说句实在的,事情倒也没有知县说的这么简单。

    如今朱大典虽说有着平定内乱的能力,但是他手头上并没有多少兵力。

    他从朝中带来的兵力已经在平定这里的农民起义中消耗了不少了,余下的兵力已不足带来的三成。

    想要平定南部边境正打得兴起的红毛番,需要的兵力不在少数。

    如今朝廷众多的兵力都调去北部以及西境了,留给他南境的兵力本就不多,况且这些兵力赶到这里也需要些许时日。

    目前南境已经等不下去了,定不可放任那些个红毛番们肆意妄为。

    思索着,朱大典看向一旁的知县,露出了这些时日以来的第一个微笑。

    知县看着这个笑容,总觉得前面有个坑在等着他跳呢……

    “这些天来,真是辛苦你了。”

    “不敢当,不敢当,这都是下官应尽的本分!”

    知县有些受宠若惊,一直低着头,不敢看向朱大典。

    “听闻这里虽然百姓不多,但是来往的商人很多,是吗?”

    “是的,东阳县的大部分银两都是来源于这些来往的商人的贩卖活动。”

    “这些商人平日里都是在做些什么勾当?”

    朱大典看似随意的在问着,但是他的目光很是坚定,一看就是有了自己的主意。

    “做什么勾当的都有,什么粮食啊,布帛啊,兵刃啊……”

    “兵刃?很好!”

    朱大典总算是听到了自己想要听到的了!

    如今一味等待朝廷的补给已经来不及了。

    他必须带着足够的兵力,带着足够的器械,带着足够与红毛番匹敌的实力即刻从东阳县出发!

    在战场上最不可缺的就是士兵和兵刃了!

    而这个地方的商人所贩卖的,刚好就有兵刃。

    “前些日子你送于本官的那些银两……”

    朱大典说着看向知县,挑了挑眉意有所指。

    知县很快就读懂了其中之意,连忙回答道:“下官都为朱大人您留着呢。”

    这不,银两不就有了吗?

    “敢问大人,这些银两下官是遣人送到您府上还是给您送到一个比较隐蔽的地方呢?”

    这种贿赂的事情做多了,知县也是轻车熟路。

    但是这回,朱大典却不打算贪下这些银两。

    他现如今要的不过是那商人贩卖的兵刃,而她手上并无银两,也就只能借着这知县想要奉承的银两来解这燃眉之急。

    “你拿着这些银两,去替本官办一件事。”

    “何事?”

    知县可是积极的很。

    “替本官去找那些商人买些兵刃,越多越好,越快越好。还有之前本官清缴农民起义后关押着的那些人,都给本官放出来。”

    “放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