烂朝门

第二十八章 远娶近嫁8

    “可能是路过的人吧?”秦富贵看了一眼,漫不经心地说。

    “雷公菩萨在么?”打电筒的人仿佛在跟秦富贵作对似的,秦富贵话语刚落,他就开口喊了起来。

    “谁?”秦富贵搭着话,起身走到杨乡长门口,亲切地朝屋子里喊:“雷公,有人找你!”

    “我,陈老六!”来人是刚跑了媳妇的陈老六。陈老六的媳妇几个月前才从外地带回来,这已经是第二次“走丢”了。

    “嘿嘿,今天是黄道吉日么?又有人来找雷公菩萨处理国家大事啦!”刘香香习惯性地,用蒲扇优雅地拍打着大腿,揶揄地说。

    虽然大家对杨家大院的来客司空见惯,但这样同时在晚上出现两拨人的情况,并不多见。

    在场的人都觉得有些戏剧。

    好客的孩子们和大白一样,激动地奔跑着,嚎叫着,兴奋异常。

    与别家静悄悄的院落相比,杨家大院的确显得过分闹腾了些。

    “爸,那我出去看看——”杨大雷告别父亲和蛐蛐,从杨乡长的屋子里走出来

    “老六,快进来坐!”杨大雷刚走出门,就热情地招呼陈老六。

    “雷公菩萨,麻烦你出来一下!我就不进来了!”陈老六估计是看见院子里人多,在院坝外站着不动。

    杨大雷只好自己往院坝外面走。

    屋子里,杨乡长还在和蛐蛐促膝长谈。

    留在院子里等待看热闹的人们,见陈老六不进院里来,难免有些失落和无趣,私下里悄悄议论着是不是他媳妇有消息了。

    又一阵风刮过,孩子们和大白摸着黑,互相追逐往院外跑。

    院外密谈的二人看见有人去,又往对面的老柏树移步。

    “回去,都回去!”杨大雷示意孩子们。

    孩子们又一窝蜂、兴奋地跑回院坝里来。大白跟着几个小主人往回跑了几步,又转头看了看俩个密谈的人,犹豫着不知该往哪边跑。也许是觉得两个密谈者那一明一暗的香烟火星更有趣一些,大白最终还是丢下孩子们,独自跑到了杨大雷和陈老六身边。只见它围着两个密谈者转了几圈后,就地坐下了,眼睛一眨不眨地认真听着二人谈话。

    大约半个小时后,杨乡长和蛐蛐结束了交谈,双双从屋子里走出来。

    “蛐蛐,记住叔的话:‘家和万事兴’!”杨乡长拍拍蛐蛐,与他道别。

    “谢谢叔,这大半夜的——耽误您老人家休息了!”蛐蛐说着,毕恭毕敬给杨乡长鞠了一躬。

    因为喝了太多茶,杨乡长早就想去方便了。蛐蛐一转身,杨乡长就迫不及待地往后院跑。

    孩子们跑回院坝时,蛐蛐正好从杨乡长的屋檐下走到院坝里。

    看到人们还在院坝里坐着,蛐蛐笑笑,有些尴尬地同大家打招呼:“你们都还在乘凉啊!”

    “汪汪——”

    听到院子里有情况,大白又嚷嚷着,一溜烟跑了回来。

    秦青青见蛐蛐从自己跟前走过,突然对他说:“蛐蛐,对那种动不动就想跑的女人,你要来干嘛?要是我,干脆两刀砍死算了!”

    秦青青的话,把在场的所有人吓了一大跳。

    大家猝不及防的心里,顿时掠过一阵异样,不明白秦青青为什么要在此时此刻,说那样没头没脑的话。

    看着语惊四座的秦青青,大人们惊讶万分。蓦然间,对她有了那种“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的诧异和恍然大悟。

    上个月秦青青已经满了十八岁,只是杨家大院的大人们还当她是个孩子。

    毫无疑问,无论是孩子还是成人,在这样的场合,说这样的话,都显得唐突和冒失了。

    这一刻,大家才发现秦青青的身上似乎有着某些和她母亲刘香香一样十分强悍的基因。

    “蛐蛐,别听她胡说,好好回家过日子吧,成个家不容易!”刘香香瞪了一眼秦青青,赶紧出面救场。

    朦胧的光影里,蛐蛐没有回答秦青青母女俩的话,只回头笑了笑。

    正在那时,一道闪电划过,正好照在蛐蛐惨白惨白的脸上。那笑,好似就变成了狞笑。

    大家的心里又一惊。

    见蛐蛐不吭气,杨乡长夫人也出面劝慰:“蛐蛐,老话说:‘夫妻间,吵吵闹闹一辈子,不吵不闹半辈子!’意思就是说吵闹的夫妻才长久呢……就像牙齿和舌头,天天相处也有咬到的时候,把心放宽吧,什么事也没有——时间不早了,快回去吧!”

    “嗯,好的,谢谢阿姨!”蛐蛐又礼貌地谢过杨乡长夫人,才大步朝院坝外冲了出去。

    “你们怎么都还不去睡?快十一点啦!”从后院回来的杨乡长,看见大家还坐在院里,一边看手表,一边催促大家。

    “轰隆隆——

    杨乡长话音刚落,一阵突如其来的雷声,惊得人们魂飞魄散。

    刘香香拿起凳子,快活地感叹:“咦,打雷啦,看来今晚这雨是免不了咯!”。

    “汪汪——”

    明明没有响动,大白却突然在一瞬间朝着黑夜奔扑,继而歇斯底里地狂叫起来。

    “呵呵,这狗是疯了么,朝天吼个什么!”刘香香依旧提着手里的凳子,笑骂大白。

    “大白不要叫!”唐一清赶紧叫住自家的狗,奇怪地自言自语:“这坏东西怎么像在哭叫,真是少见!”

    大白用惶恐不安的眼神回头望望女主人,又继续叫嚷,声音里带着让人难以理解的惶恐。

    “一清,快送把雨伞出来。”杨大雷在对面喊。

    不知是因为大白拉响了警报,还是受了雷声的惊吓,烂朝门的狗们倾巢出动,如临大敌般疯狂地吼叫起来。狗叫声此起彼伏,连成一片,像在为雷声和闪电助力,又像是在同仇敌忾对付某种未知的危险。

    烂朝门的人们喜欢养狗养猫,家家户户都不例外。

    大家的目的很简单,养狗可以看家护院,养猫可以抓老鼠。

    与狗相比,猫更珍贵些,通常几家人才有一只。

    单家独户的人家,几乎家家都养狗,一个大院里至少也有两只狗。

    用杨大雷的话说,某种情况下,一只狗或者一只猫一年的贡献,不亚于一个人一年的收入。

    杨家大院本来也有两只狗,另一只是比大白先买回来的一只黑花狗,秦富贵家养了两年。

    去年冬天,黑花生了十个黑白相间的小狗崽。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