烂朝门

第四十四章 心结29

    秦青青今天特意穿了周阴阳媳妇从县城里给她买的那件红白相间、可以正反两面穿的羽绒服,把明眸皓齿的她衬托得更是青春靓丽。

    “我要不要把头发扎起来?”出门的时候,秦青青看着镜子里的自己,紧张地问李美丽。

    “就这样好看,好像仙女下凡,我看志刚哥今天能不投降?哼——”李美丽开心地笑着,啧啧称赞。

    “我是仙女,你就是人见人爱的小哪咤!”秦青青本来紧张的心情被李美丽逗乐了,也建议她把头发披下来。

    “算了,我可不想东施效颦,结果又被你们说成是‘梅超风’翻版!”李美丽说着,自嘲地对着镜子吐吐舌头,扮鬼脸。

    李志刚把摩托车停在李美丽家的院子里,就进客厅来帮妹妹搬电视。

    摩托车是李志刚退伍回来的时候新买的。那是一辆非身散发着贵族气质、价值不菲的豪华版摩托车。除了坐骑下方轮胎盖上,恰到好处点缀了两条一白一红像鲨鱼一样的色调,整个车身都是程亮的黑色,豪华方向盘上的几个指标盘,和像动物耳朵般的后视镜,以及那轮胎的钢咕噜,都在清晨的太阳光下,静静地闪着属于它们自己的光辉,洋洋洒洒,很是霸气。

    当李美丽和秦青青打扮停当,从屋里走出来的时候,李志刚兄弟俩已经把电视用麻绳绑在了摩托车后座储物架上。

    “嘿嘿,志坚,这车上已经坐不下你了——给你个任务,你今天带杏儿妹妹去河边钓鱼吧!”李美丽看着一旁有些落寞的堂弟,嘿嘿一笑,以不容置疑的口吻吩咐堂弟。

    “杏儿比志坚大一些,是姐姐!”秦青青笑着纠正李美丽。

    “大两个月也算大?就这样——志坚当哥哥,我做主了!”李美丽拍拍堂弟志坚,以一个姐姐的口吻命令堂弟:“志坚,记住了啊,你是哥哥,好好照顾好杏儿妹妹!”

    李志坚老老实实点点头,几个人都被他那一本正经、诚惶诚恐的样子逗乐了。

    十五岁的杏儿和志坚年纪相仿,都只上了个小学就辍学在家。

    杨大雷曾经劝秦富贵两口,还是应该让杏儿继续读书,秦富贵呵呵笑着,不无委屈地说:“雷公菩萨呢,谢谢你啦,你当是我们不让她读书么——是她自己不想读呀。看她那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样子,哪像读书的料?哎,姑娘家,能写名字,能算数就可以了……”

    杨大雷只好笑笑,不好再说什么。

    “志坚,乖乖的,照顾好妹妹呀!”李志刚整理了一下头盔,也对弟弟说了一遍。

    “哇,青青,你看志刚哥戴上头盔更帅啦!”李美丽扭头示意秦青青,夸张地嚷嚷起来。

    “你个调皮鬼,就少说两句吧,快上车,我们早去早回。”李志刚笑着催促妹妹,自己先坐在了车上。

    的确,戴上头盔的李志刚更加英俊帅气,秦青青的心又不知不觉地慌乱起来。

    摩托车冒着青烟,怒吼着冲出了李美丽家的院子。

    秦青青紧紧挨着李志刚,幸福得难以言表。

    秦青青已经不是第一次坐李志刚的车了,这种和心上人一起飞翔的感觉,让秦青青十分迷恋。

    昨晚和李美丽的密谋,在秦青青的心里发酵。有那么一瞬间,秦青青想放纵地大声呼喊,想高歌;想和李美丽从背后抱着自己一样,也紧紧地抱着前面的李志刚,把头埋在他宽阔的脊背上——就那样,一直飞驰,永远不要停歇,永远没有尽头。

    思绪在片刻放飞之后,少女的矜持,让秦青青战胜了内心的狂野。她暗暗在心里告诫自己:“不,女人得矜持,在志刚没有明确表示之前,我决不能主动,决不能!”

    坐在秦青青身后的李美丽像巴壁虎一样,趴在秦青青的后背上,不时地用手拨弄着秦青青在风中飞舞的长发,在她耳边说着悄悄话。

    为了促成好友和哥哥,俩位好朋友每次坐李志刚的车的时候,李美丽总是故意把中间的位置留给秦青青。

    碎石子的路面偶尔有些崎岖不平,摩托车就会颠簸着慢下来。

    这时候,秦青青的身体就会不由自主地撞向李志刚。

    那种近距离的靠近,让秦青青既羞怯又暗自喜悦,她不知道李志刚是不是也和自己一样满心欢喜。

    “今天我一定要问明白,我不要再这样猜谜语!万一志刚不爱我,怎么办?不,他一定是爱我的,他看我的眼神,已经说明了一切……只要他说爱我,我愿意同他私奔!”

    想到这里,暗暗笑了。她仿佛看到了烂朝门的人们在得到自己和李志刚私奔的消息后,那满脸的难以置信,以及母亲刘香香瞪着眼睛的咒骂,还有周家颜面尽失后的冷漠、李志刚和李美丽父母的大惊失色、杨梅那伤心欲绝的难过……

    公路两旁是望不到边的橙子树,树上挂满了青黄相间的果子。

    太阳从树的缝隙中投射过来,晃着人的眼睛。

    赶集的路人络绎不绝,或高声交谈,或静静赶路。

    人们满脸羡慕地看看摩托车和车上的人,再目送他们从自己的眼前绝尘而去。

    “开车那个小伙子,不是前阵子退伍回来的李志刚吗?”一位乡邻望着摩托车的背影,问她的同伴。

    “好像是的,坐在他后面的那两个女孩是谁呀——听说他和街上卖百货的杨家女子订婚了!看那女孩子模样,不像那个杨梅呀!”

    “是啊,杨家女子和那个教书老师好了两年多呢,说散了就散了。”

    “哎,现在的年轻人不好说,没个定性!”

    电视修理铺在整个集市上就一家,设在电影院对面。

    那是一个小而乱的修理铺。

    修电视的师傅是一个白白净净的年轻人,他帮忙把电视抱进去,放在一张摆满了各种元器件和杂物的长木桌上。

    长木桌是那种特制的,结实而牢固,占用了修理铺一面墙的位置。木桌最靠里的位置,还摆了两台电视,一台在正常播放着新闻,一台闪着黑白芝麻样、混杂在一起的噪点。长木桌的对面,是一个铁条焊接的货架,货架上面同样乱七八糟放着各种零件,最下端一格的货架上,还放着两台老式收音机。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