烂朝门

第九十章 半仙12

    “春梅,你确定一清今晚能生?”临出发前,刘红真乐呵呵问杨春梅。

    众所周知,平常杨春梅算谁家孩子出生,或是谁家老人即将过世,都只说大概时间。基本上都用月初、月底、或是三天之内、七天之内等时间来表示。所以,刘红真这么问就不足为奇了。

    “放心吧,那孩子今晚准出来——”杨春梅看了刘红真一眼,兴奋地说:“如果到时不出来,你就用你的催生方法帮她一把。”

    “呵呵,我那些土办法,涛涛媳妇才不认可。人家说我那些方法根本不科学。最后,还是去医院挨一刀才高兴,呵呵!”说到自家已出世的孙子,刘红真立马乐得合不拢嘴。

    杨春梅回娘家的路有两条。

    一条是沿着下游荒无人烟的峡谷往镇上走,只是那条路不仅要到镇上绕一圈,还要时刻担心山上会掉石头。所以,大家一般选择走山上的小路。

    走小路虽然更近一些,其危险也是显而易见的。相比野狗和山蛇的危险,走小路,最要当心那一路的悬崖峭壁。

    如果选择走小路,就要从杨春梅家背后的豁口出发。过了豁口,沿着山下峡谷平行的方向南走,山路的右边是隔三差五的人家,左边是时隐时现的峡谷。从小路上居高临下望峡谷方向望,峡谷中间的小河就像一条蜿蜒的长蛇,时而出现在道路的左侧的悬崖下,时而被大山遮挡;胆小的人们都尽量靠着道路右侧走,与左边的峡谷保持着距离,生怕一个不小心就滑下了那万丈深渊。

    正常情况下,杨春梅回娘家得走近三个小时,男人们相对快一些,大概在两个小时左右。

    两人当天下午赶到杨家大院时,天已经微黑了。

    和刘红真一样,大家看杨春梅带着接生婆来为唐一清接生,都觉得不可思议。人们见过带客人来赶饭的,可没见过带客人来等着生孩子的,毕竟烂朝门的接生婆有好几个呢。

    刘香香最是兴奋,立马跑过来,乐呵呵笑:“一清,还不赶快生,接生婆都来了哟。”

    唐一清正在厨房忙着给客人做饭,没有出来搭话。

    一旁的杨乡长夫人正对客人嘘寒问暖,听刘香香那么说,有些不满地嘟囔道:“谁说不是呢,这孩子——过了预产期这么长时间还不生……”

    “呵呵,不急,人家哪吒还在他妈肚子里呆了三年多呢,生下来就会说话,多好!”刘香香又笑,比自己家里来客人还乐呵。

    “呵呵,要真生下来就会说话,那不成了妖——”杨乡长夫人也笑,看唐一清抽空出来和大家打招呼,杨乡长夫人转头问一旁的侄女:“红真,凭你的经验,你看一清这肚子,是男孩还是女孩?”

    听杨乡长夫人那么说,大家一齐看向唐一清的肚子。

    见大家都看自己,唐一清用手抹抹汗津津的额头,有些难为情。

    其实,上个月唐一清已经和杨大雷去县里找关系打了B超,医生说胎儿被脐带挡住了,看不出男女。

    刘红真看着表弟媳妇的肚子,心里一沉,凭她多年的接生经验看,唐一清这肚子,她断定多半又是个女儿。可她不好直说,就对充满期待的一群人说了谎:“春梅说了,一清今年要生儿子的,我看多半也是儿子。”

    “那好,那好!”众人言不由衷地附和着,其实他们已经从刘红真的神色里看出了端倪。

    不知是因为紧张,还是因为担心自己又生女儿,毫无分娩征兆的唐一清突然捂着肚子坐了下去。

    “啊,这是要生了么?”大家慌了神,赶忙把唐一清扶进了卧房。

    此时此刻,锅里的饭菜已经做好,客人和主人都顾不上了,几个女人立即手忙脚乱地忙活了起来。

    在烂朝门,女人生孩子的时候,男人和孩子们是不能去看的,都只能老老实实在外面候着。

    杨若兰担心妈妈,她和杏儿刚走到房门口,就被杨乡长夫人黑着脸轰了出来:“出去,出去,小孩子都外面玩去。”

    约摸半个小时后,随着一声响亮的啼哭,杨乡长夫人眉开眼笑从屋子里走出来。

    大家看杨乡长夫人的脸色,心里明白了八九分。

    “老杨,快,看时间——”不等大家开口问,杨乡长夫人乐呵呵地又说:“对了,这下终于对了,大雷心想事成啦!”

    众人望着杨乡长夫人瞬间阴转晴的脸,又惊又喜,纷纷祝贺杨大雷。

    和所有不一样,刘红真除了为表弟和表弟媳高兴,更是对杨春梅佩服得无以复加。她抱着孩子走到杨大雷面前,不可思议地喋喋不休起来:“啊,我们家半仙真是金口玉言呀,太神啦——”

    大家又看向杨春梅,杨春梅的眼里闪着激动的泪花,说:“我看看一清去。”

    俗话说:“出头的橼子先遭烂”作为为每个家庭中付出最多的长子或子女,杨春梅最心疼从小就和她一起为父母承担家中事务的弟弟杨大雷。

    同病相怜,想着自己因为没有儿子所遭受的那些白眼和不公,杨春梅比谁都更希望弟弟杨大雷能如愿以偿。虽然她自己在这方面放弃了努力,但一直鼓励杨杨大雷夫妇,帮他们出谋划策。

    众所周知想,杨家七兄妹中,就杨大雷读书最少。

    关于杨大雷辍学的原因,不仅杨大雷多年来一直耿耿于怀,作为姐姐的杨春梅也是记忆犹新。

    那是在杨大雷上初中的时候,当时他才十四岁。一天的晚自习课上,老师布置了一篇名为《一件难忘的往事》的作文题目。看到作文题目,杨大雷的脑海里立即浮现出五妹妹几年前掉粪坑时的情景。

    因为思念五妹妹,杨大雷瞬间就红了眼眶。

    杨家老五被送到省城时已经八岁,中途因为想家,自己跑偷回来了两次,最后都被杨乡长强行送去了省城。杨乡长夫人的姐姐是早年去的省城,因为自己没有生育孩子,才抱养的杨家五妹。

    人们常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在磨难中长大的孩子也一样。

    其实,令杨大雷难忘的,除了和五妹的分离,还有家中那一堆烦心事。

    五妹妹掉进粪坑那年刚五岁,是因为躲迷藏时不小心掉进的粪坑。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