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捉妖人

第33章 宋府之上,鬼怪之谈

    方有天想到了一个问题:“师父,鬼能修道吗?仙道新纪修大道,而鬼已经失去了血脉上的道则传承。”

    只强道长点了点头:“自然是可以的。”

    仙道新纪修大道,道则只是一个引子,能够让生灵无需真正领悟大道,以凡躯直接借用天地之力,但本质上修的还是大道。

    生灵死亡之后,灵魂归入地府,在未饮下孟婆汤前带着前世记忆。

    若是道成境之上的真正领悟理解大道之人,无需借助道则,也可以借用天地之力。

    其他生灵便难说了,需要亲身去理解、去感悟、去引起大道共鸣,才能真正领悟大道,才能踏上修道之路,甚至可能一朝顿悟,直接一跃成为道成境的强者。

    方有天点头:“师父,我懂了,血脉道则只是让修道门槛变低,但并不意味着无法修道。”

    只强道长笑道:“正是如此。你还记得恶鬼破封妖狱之事吗?那恶鬼或许就是封妖界中的妖族自杀化成的鬼仙。”

    “这……封妖界中有大妖,他们要是全自杀,岂不是天下都不存了。”

    “领悟大道不容易的,仙道旧纪时也仅是有数的天才可以顿悟,一旦他们自杀成鬼,想要问鼎更高道路的资格。妖区别于野兽,便是因为他们有灵智,有人的情绪,他们也会贪图享乐,你见过哪个人愿意为了他人去死呢?如果有,他一定没站在足够高的位置上。”

    方有天觉得最后一句话没道理,但认可人都是会变的,二狗就是个活生生的例子。

    没在这个问题上多纠结。

    又问道:“师父,怎么才能悟道,才能引起大道共鸣呢?我对苦难理解很深,为什么一直没能悟道呢?”

    只强道长笑了:“你以为的,只是你以为的,大道以为的才作数。”

    并反问道:“如果有一个人,年幼时遭遇变故,尝尽人情冷暖,成为沿街乞讨的乞丐,要和狗抢食,时不时遭遇他人毒打戏弄,他对于苦难的理解会弱吗?”

    只强道长好像什么都说了,又好像什么都没说,但方有天懂了。

    如果他没能悟道,那一定是理解的不够深刻。

    两人来的挺巧,刚说了几句话,一个老道士便踏入了宋财主家的大门。

    方有天低头去看,正是他请上门的骗子之一,先前带着偏见,怎么看都是老骗子,但知道对方可能有真本事,再看倒是有了些仙风道骨的意味。

    突然想到了一件事。

    “师父,这样的话,普通恶鬼应该不能害人才是,宋家的运财童子莫非是鬼修,吸的不是阳气,而是宋家少爷血脉中的道则?可是他们要道则也无用啊!”

    有些怀疑宋家之事。

    只强道长很欣慰方有天能如此想,但还是耐心的解释:“荀子曰:天道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天地之道,并未因仙道旧纪的崩塌而消亡。

    生灵死后魂魄归于地府,地府才是魂魄的归宿。

    除了每年鬼门关开启的日子,他们可重回阳间,一旦无法按时回地府,便是违背了天道,会遭到天道的责罚,失去念的存在,变成只有本能的孤魂野鬼。

    就如运财童子便是对金钱有执念之鬼。

    鬼为魂魄,肉眼看不见摸不着,攻击的自然也是魂魄,被攻击之人的魂魄无法还击,只能被动的挨打,自然是撑不住的。

    盯上宋家的运财童子失去了钱财,迁怒宋家人也是有可能的。

    宋居士长子魂魄受创,精气神受损,也会影响到肉身。

    还有另外一种可能,有恶鬼领悟了大道,已经是鬼修,能借助天地之力攻击,但对方杀个凡人还多日未杀成,不足为据。

    怕的是对方真的在吸食人血脉中的道则。

    仙道新纪毕竟才短短几百年,地府一直无修道之法。

    若是鬼修能吸收生灵体内道则,便意味着他们已经踏出了属于鬼修的路,他们的修行门槛不再那么高。

    这样就麻烦了。

    到时候人族要面临的除了妖族,还会有鬼修们。

    不过,这种可能性太小了。人族修道者们,也是无意间才得到借助龙脉融合他人道则的方法,还是需要自身有血脉可储存道则的情况下。”

    关于鬼修是不是会夺人道则,就像是妖族会不会杀人,方有天是不太关心的。

    那只是杞人忧天而已。

    此时此刻,他更关心如何才能见到鬼。

    “看不到。”只强道长解释:“如今修道,除了个别大道外,不修肉体和魂魄,只可能随着境界提升逐渐提升。

    我们的魂魄本质上和普通人并无多大不同。

    但大道能知道鬼的存在,沟通大道,通过大道的反馈,即可迂回的‘看’到鬼的存在。为师这里有一法门《观》,这就传授于你。”

    方有天发现一件事。

    师父传授的法,除了《大道御风诀》外,都是单字的,《三》、《衍》,再有就是现在的《观》,不仅是名字简单,修行起来也很简单。

    略微一琢磨《观》的法诀,闭上了眼睛,就看到了旁边的师父。

    哎,非礼勿视,非礼勿视。

    只是看的没有肉眼所见的真切,也只能看到形状,没有色彩的存在。

    向着下方看去,空空荡荡的,根本看不到宋家宅子里的场景,应该是境界太低的缘故,只强道长确认了他的这一猜测。

    于是,在方有天的提议下。

    阳安道长和道济小道长,出现在一个无人的胡同里,向着宋家的大门走去,到门前时,有人从他们身边小跑着进入了府中。

    方有天二人被拦下。

    只强道长没说话,让方有天自己处理。

    方有天也不怯场,直接言明:“听闻贵府之事,我们师徒二人前来捉鬼。”

    本来担心会被拒绝,毕竟宋家已经有了老道士,他还准备了一段话,想说宋家请的老道士不一定能捉到那鬼,他们也能搭把手,还没来得及说,就被请入了府中。

    跟在宋家下人身后,方有天也明白过来。

    看来,宋家也担心老道士一人无法捉到那鬼打杀,毕竟这事关系到宋家少爷的性命。

    只强道长见他有所悟,很欣慰的传音道:“你猜的没错,只有一个老道士,便是老道士说多少银子就多少银子。

    现在多了我们,主动权便落入了宋居士手中,可以少花不少银子。

    这就好比买羊肉,只一个羊肉贩子,他说多少钱便是多少钱,有两个羊肉贩子,他们便会为了竞争降低价格。”

    方有天:“???”

    “不必震惊,这只是简单借助大道之力的传音法术而已,为师的传音法术名《乐》,这便传于你,挺好了。”

    哎,师父,我震惊的不是这事。

    方有天只好心中感慨着人心的复杂,一边记下了《乐》的法诀,又是一篇很好学会但很有用的法术。

    宋家宅子不如方家大。

    没走几步就看到了老道士和宋财主,还有刚刚从他们身旁小跑着进了府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