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自成:重整河山复大顺

第一二九章 郭金台归顺

    李自敬离开后,郭金台站起身来又要跪拜,李自成摆手说道:“幼隗已经拜过了,不必再拜。朕这里有四个职位,你可以任选一个。一,兵部宣教司员外郎;二,礼部仪制司员外郎;三,国子监司业;四,集贤馆学士。”

    李自成言简意赅,郭金台却有些发懵——问都不问他撒谎回乡,却跟着严起恒去了攸县的事?

    李自成见他发呆,心知为了什么,笑道:“古人云:迷途知返,往哲是与;不远而复,先典攸高。朕坚信幼隗你一定会回来,果不其然,你真地回来了。回来了就好,往事不必挂怀。”

    郭金台心中感慰,躬身说道:“微臣一时糊涂,惭愧无以言表,承蒙陛下不弃,微臣铭感五内,非竭智尽忠无以为报,但是雷霆雨露,俱是天恩,臣不敢挑三拣四,但凭陛下驱使。”

    他这不仅仅是客气,更是因为四个职位中有两个他根本就不知道是干什么的。

    仪制司执掌嘉礼、军礼以及学校、科举等事务;司业是国子监副职,协助祭酒执掌儒学训导之政,可是宣教司呢?集贤馆呢?

    很多朝臣都觉得皇帝敏锐,李自成也确实不迟钝,但却远没达到朝臣们传说的那么神奇,很多时候都只是误打误撞,瞎猫碰上死耗子罢了,比如顾君恩,由于皇帝下旨“牛金星案”不得牵连,便误以为皇帝敏锐,听懂了隐晦的“不诬无为有”,但其实只是两人的想法不谋而合了而已。

    现在又是这样,李自成并没意识到郭金台为什么这样说,只当他是客气,懒得饰口应酬,径直说道:“若要让朕指派,朕的意思是,礼部、国子监谁都可以去,幼隗最好就别去了——当然,你若愿意去,朕也不反对——宣教司前无古人,发动群众、教育士兵这些事都没有先例可循,幼隗做为本省名士,若是肯去,自然再好不过;集贤馆也一样,只有名士才能说动名士,礼部能召来寻常士人,名士却要仰仗幼隗。”

    郭金台暗想:神塘冲那个讲话的武官,大概就是皇帝所说的发动群众,虽然新鲜有趣,接触的人却不免粗鲁乏味,可若想说动名士,却又哪有那么容易?

    于是他说道:“宣教司闻所未闻,臣不敢贸然任事,唯恐有负圣望。招揽名士则诚如陛下所说,只有真正的名士方能胜任,臣德薄望轻,但求一人坐纛,方敢就职。”

    谁有这么大的名头,竟让郭金台如此重视?李自成好奇,问道:“幼隗说的是谁?”

    “澧州胡澥,文采飞扬,不苟一介,性刚正大,迥异流俗,曾任河南按察司提学副使,因遭不白之冤,罢官归里,在澧州刻木山隐居。”

    胡澥,字叔会,号练海,又号松石小隐,以副都御史督学河南的时候,因为清正不阿而得罪上司,被捏情诬告,逮捕入狱,本拟发配边关,幸得六部正义之士上奏申辩,方获赦免,去官回乡之日,开封士子焚香叩拜,拥道泣送,声名震于朝野。

    这样一个当代名人,在后世却鲜有人知,李自成自然也不知道,但是他知不知道并不重要,只要有人知道就行,当下笑道:“幼隗保举之人必是好的,若能招致,朕当授予他礼部尚书兼集贤馆大学士,执掌馆事。”

    掌集贤馆大学士跟李化鳞的掌弘文馆大学士一样,都是正三品,这不算什么,厉害的是从二品礼部尚书,要知道,顺朝现在还一个尚书也没有呢,这官不在于有多大,而在于已经破天荒了。

    可是郭金台却摇头说道:“胡澥归隐之后,心灰意懒,加之年事渐高,所以屡辟不出,只与里中人士同游名山古迹。由于金台同样不受征辟,故而有幸与之同游,但彼此吟诗作对、应答酬和尚可,若想说动他出山,恐怕还没有那个面子。”

    说那么热闹,结果却请不出来?李自成难免不满,问道:“他若不出山,幼隗便不去集贤馆?”

    郭金台没料到皇帝把话说得这么直白,暗暗心惊,急忙说道:“幼隗愿亲赴刻木山庄,竭尽所能说动他出山,如若劳而无功,还望陛下恕罪。”

    这还差不多!李自成稍稍宽解,起身去书架上拿了一本小册子,递给郭金台,说道:“幼隗可以把这个带给他,谁是李诚,你自然是知晓的。”

    带本书去?郭金台不解,起身接过来看时,见是《敕准标点符号用法》,早在刚刚印出来的时候,就承蒙李自成送过他一本,这才明白皇帝为什么要提到“李诚”,躬身施礼道:“虽然点句之法汉代以前便已有之,但是殊无体例,难成式范。陛下此书,博采融会,规范典雅,以简驭繁,独具一格。天下文章,自此眉目清楚,不复有‘无’与‘无欲’断句之争,孙叔然所作《尔雅音义》,亦不能过。胡练海主张实学,若见此书,必有所感。陛下赐以此书,真奇思也。”

    ‘“无”与“无欲”断句之争,是关于《老子》中“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应该如何断句的争论,河上公、王弼诸家皆认为应当断为“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司马光、王安石、苏辙则认为应当断为“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孙叔然作《尔雅音义》则是指三国时期的经学家孙炎(字叔然)发明了反切法,用两个字相拼给一个字注音,切上字取声母,切下字取韵母和声调,在“直音”、“读若”之后创制了一种新的汉字注音方法,从此打开了汉语音韵学的大门。

    这两个典故李自成都不知道,也根本听不懂,他只听懂了点句之法在汉代以前就出现了,不由得暗暗汗颜,赶忙说道:“幼隗言重了。标点符号实乃小技,三尺童子旬月可通,不值得吹捧。这本小册子只是个引子,幼隗先行,朕随后将亲去刻木山拜访。”

    他这是夜郎自大之后,情知雕虫小技难入方家法眼,惶愧无地,急于遮掩,未经深思便顺口说出来的话,可是给郭金台造成的印象却是虚怀若谷,求贤若渴,颇有刘备三顾茅庐的风范,不由得为之倾倒,感叹道:“陛下如此功成不居,礼贤下士,天下贤德必成百川归海之势,争相投效。得人若此,谁可与敌?”

    有这么牛吗?李自成却有些难堪,觉得今天似乎有点不在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