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末三国一小兵

第四章:军司马武承

    “小煜儿这小子能处!今后这营里某罩着。”一个脸上有约一指长刀疤的汉子瓮声瓮气说。

    “就凭汝还罩着别人,怕是忘了上次偷看邻村王寡妇洗澡,被村人追着打的事了吗?”一个瘦巴巴长相阴鸷的军士戏谑的回道。

    “哈哈哈哈....”人群立时爆发一阵哄笑。

    刀疤脸汉子见被当众取笑,此时脸都涨红了却说不出话来。

    做势撸起袖子就要给干瘦汉子一顿老拳。

    刘煜抬眼一看,认得这俩人,都是武承下面的军官。

    那刀疤汉子名唤董新山,乃是甲曲军侯。干瘦汉子名唤孙全,则是乙曲军侯。

    “咳咳,吾说你等成天斗嘴,若是被国相大人瞅见,定治你等军纪散漫之罪。”武承此时出来打了个圆场,化解了这场玩笑。

    刘煜见状也赶忙附和:“军司马大人说的极是,两位将军休要争吵,吾初入营伍,今后还得劳烦诸位上官呢,斗嘴还不若生火造饭饱食一顿来得痛快。”

    当下众人七手八脚忙活起来,不一会儿,食物的香气就在营内散发,众军士围坐着吃的好不痛快。

    而刘煜则端着散发着热气的黍米饭和一大碗冒着油水的猪肉,朝着营中武承所在的营帐走去。

    “兄弟,容禀一声,就说刘煜送吃的来了。”

    平日里刘煜这种低级郡兵是没资格直接面见武承的,今日趁着这送食物的机会,自然要多亲近这位上官。

    帐外值守的郡兵见是刘煜,笑着说道:“武将军早就候着了,汝快进去吧。”

    “有劳兄弟,你也快去吃些。”刘煜端着食物走进营帐。

    武承见刘煜进帐,端着那碗油滋滋的猪肉,瞬间不淡定了,也不顾及上下级的礼数,接过食物就大口咀嚼起来。

    刘煜恭敬的伫立一旁。

    对于内郡兵而言,平日里都是稀粥和米饭轮着吃,肉食可能一个月都见不到一次,观武承这吃相,看来也好不到哪去。

    地方郡兵制度演变至汉末,待遇实在太差,编制不足,钱粮不够,又没有仗打,捞取不到军功。

    除了日常操练估计就是抓一些偷鸡摸狗,调戏妇女之辈了,平日还得顾及自家的耕种。

    也难怪黄巾起义,张角有野火燎原之势头,内郡兵估计也有不少内应吧。

    人嘛,活不下去,看到希望自然是要搏一搏的。

    刘煜叹息这境遇的同时,又对自己结交武承有了更大的信心。于是笑着说道:“将军,您慢点吃,小子有点事还想劳烦您。”

    抹了嘴巴的油渍,长长的打了个饱嗝,武承此时倒是恢复了点上官的威仪,剔着牙悠悠的问道:“汝且说说看,何事?”

    “实不相瞒,小人本是这中山靖王之后,家住幽州涿郡。奈何家道中落,无奈漂泊至此。”

    刘煜从袖口掏出早已准备好的15枚沉甸甸的马蹄金,双手奉于桌案之上。

    “目下想寻条出路,又苦于无人引荐,所以您看能否跟国相大人美言几句,提拔一二,也好在这军中谋一份差事,这15金算是孝敬您和国相大人的。”

    武承看着桌案上的马蹄金,贪婪的眼神此时早已死死盯着钱袋。

    自己一年俸禄也才比千石(月俸70斛),抛去打点上官的,一下子十多万钱,都快赶上自己一年的了。

    要都是自己的,改明儿就去买个小妾回家,家里那黄脸婆早看不顺眼了。

    “刘煜兄弟啊,既是皇室之后,汝之事,吾定然尽力帮之,哈哈哈。”武承稍作思忖:“你就去董新山那曲下任个屯长吧,容吾禀告国相大人,提拔汝不在话下。”武承拍着胸口保证。

    有钱能使鬼推磨,刘煜见此时武承连对他的称呼都变亲近了许多。

    就是这15金却只换了个管100人不到的屯长,刘煜多少还是觉得这性价比太低了。

    但刘煜也深知饭得一口一口吃,于是急忙回道:“那就辛苦大人了,在下这就不打扰了。”说完拱手弓着身体缓缓退出营帐。

    武承对刘煜的谦卑态度十分受用,把玩着布袋中的马蹄金。

    “5金拿去孝敬国相大人,剩下的还可以取个良家女做小妾,多给吾生几个大胖儿子。日子有盼头了。”

    武承心念至此,竟还嘿嘿傻笑起来。

    出的营帐,刘煜长吁一口气,这上官幸好是个好说话的主,自己能顺利买到这个小小屯长的位置。

    进入汉末的第一步总算是踏出去了,别拿豆包不当干粮,这小小的内郡屯长虽小,但好歹有实权。

    刘煜又何曾没想过走仕途呢,可惜这汉末入仕的途径他早已打听过了。

    举孝廉那是世家子弟才享有的权利,千分之一的概率,没有后台和名气你一个白身别想着平步青云。

    另一个办法就是去找灵帝这“供应商”买个官当当。

    且不说咱这离洛阳城千里之隔,刘煜人生地不熟,还在路上就被流寇,山贼打劫,抛尸荒野。

    就算运气好,没遇到山贼强盗,林子里保不准就冒出个吊睛白额大虫(老虎)。

    这可不是现代,还给你整个野生动物保护区,自己又不是武松,肯定得落得一个出师未捷身先死,枉成饿虎口中餐的下场。

    再说就是这买官的价格,刘煜听说也贵的要死。

    地方一个郡守就要2000万钱,县令的话也要至少500万钱起,如果是富裕的地区,那价格还得往上翻番。

    虽然灵帝也人性化,开设了“花呗服务”。

    允许部分人可以先支付定金,等上任后再自己想办法捞钱还“贷款”。

    但是对于刘煜这种白身还是太难,满打满算也就只能买个县令,还不一定分到哪里。

    若把自己刚得到的800金全砸进去梭哈,穷乡僻壤的捞不到油水,若是运气再差点,直接分配到黄巾起义中心,那自己刚上任就得被咔嚓了。

    思来想去,刘煜觉得还是先在这郡兵中站稳脚跟为好。

    其一是这成本小,自己花不了多少钱可以晋升。

    其二是风险低,自己不用乱跑,免得被当成倒霉蛋咔嚓了。

    其三可以趁着这段安稳的日子,赶紧充实自己,找机会发展...

    “看来我也有做枭雄的潜质嘛。”

    刘煜左手摸了摸自己的胡渣,自来东汉后,胡子一直没法刮,每每思考问题时,不自觉也装模作样学起古人抚须沉吟。

    “已经八月初了,距离历史上黄巾贼起义还有半年,得抓紧时间了,不知道我能否在这乱世生存下去。”

    刘煜内心担忧却又带着一丝兴奋,眺望着通向冀州方向的那片平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