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末三国一小兵

第十八章:刘煜献策

    乙曲军侯孙全从列中站了出来,抱拳道:“将军,依在下愚见,此事还需谨慎为好。这贼寇肯定是要灭的,但还得寻个合适时机,况且他们人数也颇多,若是急于冒进,中了埋伏得不偿失。”

    说了一大堆,全是废话,刘煜心下鄙夷。

    出乎刘煜意料,帐下其余人等多数都点头称是:“孙将军说的对啊,俺也觉得此事非同小可,这出城野战,众兄弟肯定是以一挡百,杀的这伙贼人屁滚尿流。但时下又寻不到他们踪迹,实在憋屈。”

    又一人站出来:“那牛首山峭壁丛生,本就易守难攻。前次围剿就折损了很多兄弟,若是强攻寨子,他们死守不出,只以滚石弓箭应之,那咱么损失可就更惨重了。”

    “是啊,当年若不是马斜眼自大,带着人马冲下山来和吾等对攻,怕也不是那么容易被灭。”

    “这也不行,那也不行,那诸位且说说看,要尔等何用!”武承蹭的一下站起身,看着这群不争气的酒囊饭袋。

    自家人知自家事,这群兵都是粗人,让打仗没话说,但论这计谋,可就捉襟见肘了。

    武承此时说出这话也有一丝恨铁不成钢的意味。

    这下子,众人又陷入了刚才死一般的沉寂了。

    “将军,吾有一计不知当讲不当讲?”刘煜眼见无人吱声,于是大着胆子站出来。

    “哦?是德舆啊,有什么计策但说无妨。”

    见说话者乃是刘煜,武承语气也稍微缓和下来,这小子平日机灵得很,就算看在他孝敬的马蹄金的面子上,也多高看他两眼。

    “刘煜啊刘煜,到你表演的时间了,可千万别搞砸了。”

    心里默默给自己打气,刚才脑中想到的计策也不知道会不会被采纳。

    “那小子就冒昧了,依吾所见,这强攻贼寨断不可取。”刘煜负手而立,抛出这么一句。

    此言一出,明显几个将官一脸的不屑,还以为这小子有什么高招,还不是跟咱一样?

    刘煜也不着急,微笑着继续说道:“方才听其他几位将军所言,这虎威寨易守难攻,何况寨子人数不下五百,吾等只有七八百人不到,孙子兵法有云,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分之,咱么没必要搭上这么多条性命,需要找准时机分散击破。”

    “那依你所见,该当如何?”武承耐着性子追问。

    “方才那位同袍说了,吾等为兵,彼之为贼,论野战吾等完全不怕,关键在于如何让其主力和我们在野外遭遇。但这伙贼人狡猾,从不正面交锋。”

    “哦?观德舆的样子,似乎已有破解之法?”

    “办法倒是有,但吾也不敢保证成不成。”刘煜卖了个关子。

    “某说小煜儿,你是要急死吾等啊,有话快说,有屁快放!”董新山这个急性子在一旁听得忍不住了。

    “噗~”说话间那位乙曲丁屯屯长又放了一个响屁。

    “某是让小煜儿放,谁叫你放了?”董新山又急又想笑。

    “哈哈哈...”这下又引得帐下一阵大笑,瞬间一片快活的气氛。

    刘煜拍了拍衣服上的灰尘,昂首挺胸从最末端走到营帐中央,“既如此,那吾就斗胆献计了。”

    “德舆想先问问诸位将军,这贼寇烧杀抢掠是图的是什么?”

    “那自然是为了钱财和娘们,哈哈哈。”一大汉回道。

    其余众将官哄笑,都嚷嚷着说对,然后又都瞪着眼继续听刘煜怎么说。

    “这位兄弟话粗理不粗,确是如此。”刘煜也表示了肯定。“天下之人熙熙攘攘均为利也,这贼寇也不例外,但他们选择的是最可恶的手段。那若是以利诱之,他们会作何选择?”

    刘煜的这番引导似乎将一些脑子灵活的将官点醒了,“那该以何诱饵图之?”

    “此计乃引蛇出洞,需众位配合可成。吾等可以事先寻人放出风声,城中一商贾近来要运送财物,来往于各地。”

    刘煜环视众人,紧接着抱拳上前:“然后营内选精锐之士扮其私兵,其余人等寻隐蔽处埋伏,待贼寇至,引火为号,一齐杀出,必能一网打尽。”

    “好计!只是这贼寇狡诈,怕是不会轻易上当啊。”

    武承绝非碌碌之辈,首先肯定计策可行之处,又提出自己疑虑部分:“不知德舆可还有具体些的谋划?”

    “想让贼寇中计,两点很关键,其一是这商贾之人选得可信可靠。在下不才,跟这青州有名的大商人糜竺先生有点交情,吾去游说一番,应该愿意配合。”

    “哈哈,想不到德舆竟然交友甚广,连糜竺都认识,若是以他的名头,想必贼寇定会相信。”

    武承越看刘煜越顺眼,这小子真不错,不枉某慧眼识珠提拔你。

    其余众将也都纷纷夸赞起刘煜,唯有乙部军侯孙全的眼中闪过一丝嫉妒之色。

    刘煜理了思绪,继续说道:“多谢将军夸赞,这其二,这装扮的军士,需得精锐,尽量拖延住贼寇,保证其余众将迅速包围,一战歼灭。但此中危险,德舆也必须明言。”

    “嗯,关于这部分人选,吾自有计较。”武承轻敲桌案。

    “董新山!”

    “末将在!”董新山抱拳出列。

    “令汝选出军中武艺出众者50人,扮做糜家私兵。”武承最终还是选了武艺更为出众的董新山作为埋伏人选。

    董新山正待意气风发的接令,被一个声音打断了。

    “将军,不可!”

    众人一脸茫然,饶是武承也不明所以,这小煜儿又玩的哪出?

    “董军侯固然勇猛,但诸位休要忽略了一点,当年董军侯参与了剿贼,若贼寇有眼尖者,难免认出来将军,到时这计策怕是功亏一篑。”刘煜道出原委。

    众人又一片惊呼,这倒是个隐患。

    “既如此,那何人敢出战?”武承示意众人安静。

    这下子又没人愿意出头了,本来有董新山这个莽夫在,刀头舔血的活他都包了。现在要换他们上,就难了。

    说难听点,当个郡兵只是为了养家糊口过得好点,可真要是拼命,就要掂量下了。

    毕竟这内应之事是直面贼寇第一波冲击,保不齐那天出门没看黄历,自己就命丧当场,还是在外围等着打包围,捡捡人头来得轻松。

    武承见众人又装做哑巴,正欲发作,忽听得一声:“既然德舆兄弟献出此计,那不如就让他领着麾下士卒假扮家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