击水中流

十四、中秋月夜话家常,老少举杯谈古今

    建华到新汉的服装店时,新凤还在帮新汉调试设备,建华将舅爹来家的事告诉了二人。新凤听说舅爹来家了,立马就停下了手上的事,对新汉说,舅爹难得到家里来,这个时候来估计是有什么事。今天是中秋节,店里不太忙,顾客也不多,就早点收拾一下,关门回家。

    新汉对这个舅爹的记忆较深,他知道外公过世较早,妈妈小时候在舅爹家生活过一段时间,还是舅爹做主将妈妈许配给爸爸。妈妈对这个舅爹的感情比较深,在他稍懂些事的时候,逢年过节都会带上他到舅爹家探视。妈妈对他说,舅爹过去上过大学,读过很多的书,还写得一手好毛笔字,很多人都会要他的字。解放前,他在江口有自己的工厂、店铺,生意做得很大,解放后将所有的工厂都交给政府了,还在政府的工商联机构担任职务,是一个很了不起的人。妈妈是希望新汉能象舅爹一样,读很多的书,知书达理,做了不起的事,光耀门庭。但新汉让妈妈失望了,有一段时间妈妈很是伤心,还是舅爹劝慰妈妈,说每个人悟性不同,兴趣爱好相差也很大,新汉这个孩子不是笨小孩,只是还未到时间,不要太强求,俗话说东方不亮西方亮,这个孩子将来会有出息的。爸爸和妈妈对舅爹都是非常的尊重,之后他们也不再强逼新汉读书了。舅爹的话,既解开了妈妈心中的疙瘩,又放下了新汉身上的包袱,让新汉一直都非常感激。听到舅爹来家的事,新汉也很想回去看看。听到姐姐这么一说,他也表示同意,让姐姐和姐夫先回家,他收拾一下店铺就回。

    在回家的路上,建华将要回江口的事与新凤商议,新凤对建华说,今天是中秋节,应该回去的,但舅爹来了,这个时候离开不合适。让新汉再待一晚,第二天她与新汉一道去江口看公公,还可帮公公照顾一下生意,帮二天忙。建华见新凤说得在理,也就没再说什么。新凤顺道在集市上买了些五仁月饼,又买了些绿豆糕,称这些绿豆糕是舅爹喜爱吃的东西。在他们快到家时,见新霞也出来了,原来是新汉妈打发她出来,寻他们回家的。

    新汉妈是小镇上有名的厨艺高手,经常有相熟的朋友或亲戚在家中办喜、丧宴,都会请新汉妈去掌勺。今年中秋节的晚餐异常丰盛,新汉妈亮出了自己最拿手的好菜,热菜有蒸鱼糕、溜鱼片、红烧鱼、粉蒸肉、红烧黄鳝、四喜豆腐、豆芽炒肉丝、红烧萝卜块、红烧芋头、芹菜炒干丝;凉菜有红椒皮蛋、盐水毛豆、卤猪头肉、五香牛肉,最后还有一道排骨冬瓜汤,盘、碗、碟堆了满满的一大桌。福昌师傅还拿出了女婿送来的黄鹤楼瓶装酒,平日里福昌师傅都是拿空瓶装散酒,今日是真高兴了。

    福昌师傅安排老人先入席,单坐餐桌上席,然后自己和女婿坐餐桌老人左侧,让新汉妈和新凤分坐老人右侧,新汉和新霞则坐在老人对面,餐桌的下席。福昌师傅起身先给老人斟满一杯酒,又给自己斟了一杯,然后将酒瓶交给新汉,让新汉给大家斟酒。新汉接过酒瓶,给妈妈斟了半杯,又给姐夫斟了一满杯,给大姐斟了一些,小妹捂住杯子没让斟,说自己喝白水,新汉最后给自己也斟了一杯。福昌师傅看见大家都有酒了,就端杯起身,先给老人微欠了一下身子,“今天是中秋节,你们的舅爹也来了,新凤和建华也回来了,新汉和新霞也都在,有二年多了,一家人都没有这样团圆过,先祝舅爹身体健康,再祝大家事业高升、学习进步!”福昌师傅说完,便举起杯子一饮而尽,大家也纷纷举杯相庆。

    建华用眼神给新凤一个暗示,二人一同起身举杯,先给老人敬了酒,说了些祝福老人健康之类的话;又给福昌师傅、新汉妈敬酒,说了些感激他们的信任,他们会努力工作,过好小日子之类的话。新凤还特地给妈妈碰了一下杯,语气稍有些哽咽:

    “妈妈、爸爸,我离家远,平日里也不能照顾您们二老,希望您们自己多保重身体,不要老是为我们担心!”

    新汉妈拉女儿坐下,她用手拍了拍女儿的肩膀,端起酒杯呡了一小口,神情有些淡淡的忧伤。福昌师傅将一杯酒饮尽,然后用手抹了一下嘴巴,“今天是中秋节,都说些高兴开心的事吧,不要扫了你们舅爹的兴呢”

    新汉和新霞也端起杯子分别给老人和福昌师傅、新汉妈敬了酒,然后又给姐姐、姐夫敬了酒。大家一道回忆过去的事,说到新汉小时调皮淘气的事,常说得大家哄堂大笑,一时气氛活跃了起来。

    酒过三巡,耳酣脸热之际,老人也扶着桌子站了起来,“现在的日子真是一天比一天好了,这么多菜,要放在十多年前,是不敢想的事,过春节也没有这个样子。李白有诗曰: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这美酒佳肴若放在以前这样比方,也不为过。现在国家的政策好,大家赶上了好时光,要珍惜,尤其是你们年轻人。现在这个阜家湾小镇上、甚至是在江口这样的大城市,可能还有很多人没有意识到,国家正在经历一场重大的变革。今年年初就发生二件大事,一是国家取消了农产品统派购制度,改为合同定购和市场收购;二是从今年起,将每年的9月1日设为老师节。这是什么呀,这是要将实行了三十多年的计划粮政策放开了,也许后面所谓的吃商品粮就不那么重要了,农村后面可能还会有更大的动作。另外国家要重提尊师重教了,要加强教育发展。我知道新凤的成绩一直是不错的,可惜没有赶上好时光,没能考上大学。但不是说没考上大学就一定没有机会,你看最近报纸上讲,深圳那个地方在建国内最高的楼房,有五十多层,建成后有160多米高,三天就能建成一层,这是什么样的速度,以前能想象出来吗?才几年的时间,深圳就是一个小渔村,现在已经赶上你们县城了,也许将来会超过江口。那个地方,隔一条河就是香港,那是为通过香港、进入世界发展的跳板呢,国家领导人有远见呐。”老人咳嗽了一声,似乎有口痰要吐出来的感觉,“我是看不到了,你们都有机会看到的,只要不怕苦、吃得苦,敢做、敢干,眼光敏锐,就能抓住机会的。”老人的手在空中挥了一下,似乎想抓住点什么,又无力地放下了,“你们都敬了我的酒,我也给你们敬下酒,李白有一句,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就送你们了。”老人说完,一饮而尽。

    新汉妈很少听到舅舅这样讲话,有些话虽然没能听懂,但她明白,舅舅是一个识大理、有远见的人,只是感觉舅舅的话中带有一丝伤感。她轻轻拉了一下舅舅的手臂,身子往舅舅那边靠了靠,低声问他,是否要喝些茶水,见舅舅轻摇了下手。

    建华似乎从老人的话中听出来些什么,他去年就听说中英签署了联合声明,香港97年是一定要回归的,而且是保持原有的方式不变,这里应该是有机会的。他身子往前倾了倾,想尽可能离老人近些,“舅爹,那你说象我们要往那方面发展更有利些?”建华在汉正街做了这么多年,他觉得只是单纯的布匹贸易、服装交易不太容易做大,而且汉正街商铺林立,竞争很激烈。

    “这个我不太好说,人们常说衣食住行是基本需求,我觉得我们的基本需求还没有满足大家的要求。现在都有电视了,你们也能看到国外的一些东西,我想未来十几年,二十几年,应该有可能达到他们现在的样子,”老人捋了捋胡须,接着说“从过去来看,中国的历史经历了数千年,中间经历过无数次的战乱,有些战乱非常大,甚至差点要灭了国,比如春秋战国时期的混战,比如南北朝时期的割剧纷争,但大乱之后,都会迎来新的盛世,象秦汉之治,盛唐之时的万邦来朝,明朝时郑和下西洋,你们应该从历史书中学过的,他们比后来的哥伦布发现新大陆要早多少年?差不多有一百年吧!现在就是中国的转折时期,后面肯定会出现盛唐时的景象。”老人眯了下眼睛,似乎要想象一下那是一个怎样的盛景,但一想到自身目前的处境,就有些颓丧,慨然叹道:“我已经老了,可能等不到那一天了。”

    这顿晚餐吃的时间比较长,大家都有这样那样的想法,各不相同,但有一点是认同的,那就是舅爹所讲的现在的社会将要出现大的变化,未来的日子会比现在还要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