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国长风

第一章 公子雄心

    “娘,您在想什么呢?”

    “唉……这都开春了,晋阳那边怎么还是一点儿消息也没有呢……”

    “娘可是和孩儿一样,也思念阿爷了?阿爷是丞相,掌着天下诸事,每日定是繁忙,没来消息,恰说明一切安好。娘不要忧心,乐儿已经长大了,会照顾好娘的。”

    “呵,就数你这个小人精儿懂事!唉,你说得也是,许是娘过忧了。也不知怎的了,这些天,娘这心里总是七上八下的,不踏实。”

    ……

    公元534年3月——魏,永熙三年。

    大魏渤海王府后堂,

    一对母子正低声叙着家常。

    初春的北国,风寒料峭。

    前日刚下过一场大雪。偌大的王府内,亭台楼阁、径道山池无不包裹着一层厚厚的洁白,枝头、瓦下都挂满了根根冰凌。

    一阵风刮过,在几间屋顶卷起片片雪沫,空气似乎都冷得掉碴。

    而此时这对母子俩对话的后堂内,却温暖如春。

    雕花的紫铜炭炉里,炉火烧得正旺。

    炉侧的檀木床沿边,坐着一位身裹灰色皮裘的年轻美妇人,正低着头一脸疼爱的看着怀中的一个婴儿。

    她身边,站着一名年约八、九岁的紫衫男孩。

    “乐儿,你今儿个来找娘,可是有事?”美妇人抬头看向那少年问道,目光慈爱中蕴含着一丝睿智,仿佛能看透人的心灵。

    “没……没有,娘何来此问?”少年微微一怔,有些窘迫的嗫嚅着回答,红着脸低下头去,不敢直视母亲的目光。

    “呵,你才这么丁点儿大,就开始有事瞒着娘了?你是娘手把手喂大的,你心里有没有事,我这个当娘的一眼就能看得出来!说吧,到底怎么了?”

    “娘……我是不是很丑?”少年沉吟了片刻,这才低垂着小脑袋,有些沮丧的嘟囔着问道,一张黑瘦的小脸上写满了委屈和不甘。

    美妇人白晰秀丽的面容上双眉微微一蹙,美眸中深不可察的划过了一丝凌厉的精芒。

    只是片刻间,妇人的目光已重新变得柔和与慈爱,她看向面前的这个孩子,并没有直接回答他的问题,而是用嗔怪的语气反问:“乐儿,你觉得长相重要吗?”

    少年听罢,虽然乖巧的轻轻摇了摇头,但片刻后,嘴里却小声嘟嚷着:“可生得好,至少不会被人嫌弃……”

    说罢,他好似有些心虚,头埋得更低了。

    美妇人闻言不禁婉尔,微微俯身低头,对上孩子的目光,嘴角泛着一抹淡淡的笑意,伸手将他拉向自己,先是在他的小脸上轻轻捏了捏,温柔的对他问道:“乐儿一点也不丑!俊得很呢!“,见少年脸上重新有了喜色,才又指着门外,笑着问:”嗯……乐儿,娘问你,你觉得今日屋外的雪景可美?”

    “嗯,美!”少年一副不明所以的样子。

    “可是,你愿意睡在雪里吗!”妇人嘴角微翘。

    少年显然没料到母亲会问这个问题,嘴角一撇,嫌弃的摇了摇头。

    妇人莞尔一笑,随手拿起一旁的炉钳,将脚边那盆由南梁大铸师煅星子亲制的七窍雕花紫铜炭炉中的炉火拔旺了些,从中夹出一块还没燃烧的木炭,又对那孩子道:“那,你觉得这黑炭可脏?”

    “自然”,少年抽动了一下鼻子,目光扫了眼母亲,又望了一眼那块黑炭,看起来并没明白母亲的意思。

    “可是你看,若是没了这炉炭火,咱们怕是连一个寒夜都熬不过去”,美妇人说完便不再言语,只是静静的看着儿子,耐心的等待他自己明悟。

    果然,那少年闻言先是一怔,目光在母亲的脸上来回闪动着。片刻,便已然想通母亲的意思,微微上翘的嘴角满是笑意。

    “娘,乐儿懂了!”

    妇人的美目此时也已弯成了月牙,露出了甜美慈爱的笑容,怜惜的在他微塌的小鼻子上轻轻一刮,赞道:“我的乐儿就是聪明!这世上总难免会有人在背后嚼舌头,以后啊,少理会那些闲话!生得俊还是丑,不打紧的。做人只有像那炭火一样,做有用的人才会被人稀罕。你可是堂堂渤海王府的二公子,长大了是要当将军的。当像你阿爷那样,男儿功名马上取,咱可万万不能学那些靠脸皮混饭吃的公子哥儿!那是男人的耻辱。”

    “嗯!娘放心!乐儿一定会努力的!”紫衫少年重重的点了一下头,又看了一眼母亲怀里的小弟,道:“娘,乐儿看刚才小弟又打哈欠了,娘哄他睡吧,我去园子里堆雪人了,一会儿还要去书斋听师父授课”。

    “乐儿乖,已经知道心疼娘了!”妇人满是柔情的笑着抬手将儿子搂到面前,用额头轻轻抵了一下他的小脑袋,亲昵的道:“去吧,别在雪里玩太久!”

    “知道了,娘!”话音未落,紫衫少年已是掀开厚厚的门帘,消失在了门外。

    掀帘时,一股寒气夹杂着几片碎雪飘进了屋内。

    “何伯!”

    少年的身影刚一消失,妇人美眸中的笑意便已瞬间褪去,取而代之的则是一抹冷厉,她一边低头看着怀中的婴儿,一边淡淡的唤了一声。

    声音虽低,却雍容庄严。

    “老奴在!”

    随着一个苍老阴沉的声音,屋外悄然闪进了一个身影,是一名蓝衫布靴、目光深沉的白须老者。老者发须虽白,却根根如针,他对着妇人抱拳躬身,立于门旁,却是恰好用身体挡住了门帘落下时卷进的那一丝寒气。

    “乐哥儿估计是在外面听到了些什么!去和他们那几家打个招呼,让他们管管自家的儿郎!告诉他们,若是他们管不好,那本宫就来替他们管教管教!”

    “诺!”。

    言罢,老者便躬着身子,倒退出了屋门。出门时,竟是未带进一丝寒气。

    ……

    “乐哥儿!快说说,刚才主母是怎么说的?!”

    紫衫少年刚从母亲的园子里跑出来,一旁的一个雪堆后,便闪出来一个年约十二三岁的小丫鬟,一脸俏皮兼好奇的朝他催问道。

    少年看到那小丫鬟,眼中流露出一抹诡计得逞的狡黠,此时脸上哪还有半分方才在妇人面前的窘相,一双眸子闪亮而深邃,嘴角得意的微微上翘着,像是心里憋着什么开心的事儿。

    “春儿!小声点!娘的耳朵灵着呢!”他一把拉过这小丫鬟,压低了声音,急切的咛嘱道。

    这个叫春儿的小丫鬟,显然也发觉自己方才的声音有些高了,自知不妥,吓得赶紧朝他一吐粉舌,扮了个鬼脸,便又恢复成在人前时的恭谨模样,垂首跟随在这位紫衫少年的身后。

    春儿,是这小公子的起居丫鬟。七岁时便进了王府,两人几乎是伴着长大,因此平素二人也最是要好,私下里更是没有主仆之别,倒好似一对姐弟一般。

    待走得远了些,那紫衫小公子这才缓下脚步扭过头,调皮的坏笑着,凑到春儿的耳边低声道:“看来娘心里还是有我的,这下高突骑、高道豁他们几个怕是少不了要被家里责骂一番了。哼!看他们以后还敢不敢再喊我晋阳黑!”

    言罢,这少年的脸上却又浮现出了一丝与年龄不相符的怅然,嘟嚷道:“只是,原来在娘的心里,我将来顶多也就只能做个带兵的将军……”

    看着他一副失落的样子,春儿满脸诧异的道:“做将军你还不知足啊?!世子就是大将军啊?多威风啊!”

    “你懂什么!”那少年瞥了春儿一眼,面色渐渐变得冷傲,一双眸子中好似有两点星芒在闪烁。

    他负起双手,傲然昂头看向院墙外那苍茫的天际,像个大人一样自顾自的轻声道:“你不懂大兄,大兄岂愿只做个供人驱策的将军?至于小爷我嘛,待我长大,至少也当像爹爹那样,做这天下的宰执!”

    这番话,引得一旁的春儿吃惊的瞪大了双眼,张着小嘴深吸了一口冷气。

    莫道这紫衫少年口气惊人,只因他投生得一户好人家。他,便是这北方大魏,权倾天下的渤海王、大丞相高欢的次子——高洋,字:子进。

    其降生之时,恰逢高丞相奏凯而还,欣喜之下便应景的给他起了个小名为“乐”,又因是王妃娄昭君于晋阳所生,故小名也唤作“晋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