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拳超人在西游

第三十三章功德加身

    眼看着自己的四师弟如此轻松写意的便化解了归守农的攻击,佘太白见猎心喜。

    他拔出蛇形剑,道:“四师弟,小心了。”

    语毕,佘太白将剑一抛,蛇形剑便浮在空中。

    一生二,二生三……蛇形剑幻化出了十把之多。

    虽然秦墨竹曾经告诫佘太白,力分则散,但佘太白自矜自己的境界高过全安仁两个层次,在实力上有着碾压的优势,故而哪怕分剑,他也有绝对的优势。

    果然,看到二师兄的十把蛇形长剑,全安仁的脸色也凝重了起来,他双掌分开,在身前不断的拍打出一个个黑色的手印。

    这些手印层层叠加,不断扩展,在他的周身筑起了一面黑色的护盾。

    平心而论,全安仁的这一招施法时间极长,若非佘太白是有意考较他的修行,恐怕全安仁的第三掌刚击出,佘太白的蛇形剑便刺出,破了他那未完全展开防御。

    “好!”

    眼见着师弟施法完毕,佘太白喝了一声,十柄剑如十名令行禁止的士兵般从前后左右急射向全安仁。

    “唵蓝静法界,乾元亨利贞。”

    全安仁断喝一声,那黑色的护盾爆涨了一圈,竟似与佘太白的长剑对攻一般。

    十柄剑插入了护盾中,入盾一寸便再难寸进。

    看着全安仁那脸上不断渗出的汗珠,还有那与自己的长剑僵持的黑色护盾,佘太白露出了满意的神色。

    “四师弟游历在外,却未懈怠修行,很好,很好。”佘太白暗道。

    有了这种判断,佘太白便要罢手抽回长剑。

    就在此时,异变突生。

    全安仁突然张开了嘴,颗金色的圆球从他的口中飞出。

    金球停在了全安仁的胸口,全安仁那原本俊俏的脸变回了本像——一颗狰狞的狗头。

    归守农看到那颗金球,他的脸上绽放出惊喜交加的神情。

    “金丹,竟然是金丹!”已是观众的归守农情不自禁的脱口而出道。

    那被归守农称为金丹的金球在全安仁的胸口盘旋了一阵,突然带着一道金光飞起。

    它绕着护盾的壁面游走,只听“叮叮”的几声脆响,佘太白的十柄剑中,已经有两柄被打断了剑尖。

    眼见于此,佘太白当即收了蛇形剑。

    “小师弟,恭喜了。”他也喜形于色道。

    也由不得佘太白不欣喜。自己这位师弟竟然在他们毫不知情下突破到了金丹期的境界,距离自己仅仅差了两个境界,这份修行的速度,恐怕已不再大师兄秦墨竹之下了。

    而且的,以金丹期的修为去抗衡雷劫,那简直是十拿九稳的事情。

    天庭将众仙的等级分为从高到低天、地、神、人、鬼等五级,但这个分级并不是以修为的高低作为唯一的依据,更多的还是考虑了官位、资历以及师门。

    所以处于天位的法力并不一定就比下四级的高。

    譬如公认的地仙中最强的镇元大仙,以他的法力和修为,天仙中敢言能和他比肩的,不足一手之数。

    故而,在天、地、神、人、鬼之外,游离于天庭体系外的修行者,便纯以修为的高低,私下自创出种种评级体系。

    其中,比较流行的是将修为分为练气、筑基、金丹、元婴、虚神、阳神、混元、至圣等八个等级。

    而乌巢禅师,他不愿拾人牙慧,便在八级之分的基础上,自创了“八候”之法,并用来判定门下弟子的修为。

    第一候,宿疾并销,身轻心畅,停心在内,神静气安,四大适然,六情沉寂,心安玄竟,抱一守中,喜悦日新,名为得道。

    第二候,超过常限,色返童颜,形悦心安,通灵彻视。移居别郡,拣地而安,邻里之人,勿令旧识。

    第三候,延年千载,名曰蚻人。游诸名山,飞行自在,青童侍卫,玉女歌扬,腾蹑眕霞,彩云捧足。

    第四候,炼身成气,气绕身光,名曰真人。存亡自在,光明自照,昼夜常明,游诸洞宫,诸仙侍立。

    第五候,炼气为神,名曰神人。变通自在,作用无穷,力动乾坤,移山竭海。

    第六候,炼神合色,名曰至人。神既通灵,色形不定,对机施化,应物现形。

    第七候,高超物外,迥出常伦,大道玉皇,共居灵境,贤圣集会,弘演至真,造化通灵,物无不达。修行至此,方到道源,万行休停,名曰究竟。

    第八候,……

    对于第八候,也就是至圣,乌巢禅师并没有描述,因为那是圣人才能到达的境界。

    全安仁在离开浮屠山时不过是第二候,也就是筑基的水平,可现在他却突破到了金丹期。

    在佘太白收回了剑后,全安仁也导气入体,将金丹收回了体内。他那狰狞的狗头随即消失恢复了俊俏的模样。

    “二师兄,三师兄,我能如此快的突破到金丹期,全靠的是在乌斯藏国普度众生、故而上天天降功德。”

    全安仁没有隐瞒,他将自己的修为快速的精进的原因所在,原原本本的告诉了两位师兄。

    佘太白与归守农这才恍然大悟。

    “小师弟,恭喜你啊!竟然被功德加身,日后恐怕要成就圣人了!”归守农夸张地调侃道。

    所谓圣人,那是不死不灭的至高存在。

    原来大道三千,虽然有言条条皆可得证混元,成就圣人。但自盘古开天地以来,真正走通的成圣之法却只有三种:

    第一:以力证道。

    以自身之力强行打破大道束缚。开天辟地,力证混元。

    以此法成圣后,乃是大道圣人。实力为圣人之中最强。

    昔日,盘古大神便是以力证道,只可惜为开天地,盘古证道之日,便是他力竭而亡之时。

    第二:三尸证道。

    斩断善念之尸、恶念之尸、执念之尸。明确自我、本身,再重新将三念之尸融合。

    炼化大道之基鸿蒙紫气、寄托元神于天道之中,就可得证混元。

    此法成圣后,乃是天道圣人。实力只在以力证道的大道圣人之下。

    第三:功德证道。

    以无量功德感动天道。炼化大道之基鸿蒙紫气、寄托元神于天道之中,便可得证混元。

    虽然自从女娲娘娘以造人的功德成圣后,天道中的圣位已满,哪怕获得再大的功德也无法成就圣人之位,但功德依然有其大用。

    譬如地藏王菩萨,他便是以“地狱不空,誓不成佛”的誓言获大功德,直接从虚神进阶到混元。

    这一活生生的例子,让许多人对获取功德趋之若鹜。

    可惜,要获得功德,却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百年前的某位皇帝,不仅广修寺庙,并且亲自出家,妄想以此获得功德。

    岂不知,这时的所作,只是作秀,毫无功德。

    功德是内在的。功是善行,德是善心。

    简单来说,功,是一种力量;德,是一种修养,把修养升华成一种力量去帮助别人,称之为功德。

    从本质上讲,功德是利他的。

    功德是精神层面的,是摸不到看不见的无为而为的智慧。发心为他,不求图报,其果报是功德。

    所以即便那位皇帝建造了四百八十座寺庙,度人出家十几万,最终也只能生死国灭。

    面对师兄的调侃自己将会成圣,全安仁虽然情知那是完全不可能的事情,却不也免洋洋得意。

    连他自己也没想到,自己在乌斯藏国救助动物的行径,竟然会获得天降功德——这也是他敢向松赞纲吉担保“那功德加身之日,必能永享天福”的原因所在。

    此时,身为二师兄的佘太白虽然也面带笑容,心里却有隐忧。

    因为他曾经听师傅提起,以功德提升功力,进度虽然快,但副作用却很明显。

    功德即是对善行的一种嘉奖和鼓励,那么功德的获取者一旦造下罪孽,功德便会被抵消,修为也会随之倒退,远没有依靠修炼来的稳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