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悲歌

第73章 【“波斯猫”大闹七里洲】(上)

    那天,黄二爷走出尊朱先生家门后,想起先生分手时的一番耳语,引起了他的警觉。

    其实,这话大儿子黄子龙也对他提及过,只是没放在心上。神仙妹妹这孩子要强,爱出风头,颇有江湖义气,是顽皮了点,但再顽皮,未必会做出太出格的事来吧?今被先生再次提及,联想起上次小女与龙儿瞒过家人逃出子龙村,去找多斯求救之事,不由倒抽一口气。

    回家的路上,避开神仙妹妹,一再叮嘱二儿子与三儿子,小心看护好妹妹,不得让她胡来。就这么个妹宝宝,出了差错,小心扒他俩的皮。二个儿子吓得连连点头,哪敢作声。

    神仙妹妹近段的确有些反常,她对镇八方恨之入骨,先是刺杀她,后是绑龙儿一家,让龙儿大娘白白丢了性命,接着又勒走她家宝贝,还扣着丽儿姐姐不放,她恨不得一下子在镇八方身上扎上一百个血窟窿。

    平素,只要上镇,只落三个地方,一是去看侄儿大犇小犇,二是找到龙儿去多斯那里学洋话,三是找师姐切磋武艺。别看丽儿姐姐秀秀气气,动起手来,自认差一截。师姐安慰她说,不是她武艺不精,是力度不够,待力长满,师姐绝不是对手。

    听了这话,她又恨自己怎么还不快长大。时间长了,俩人变得比亲姐妹还亲。

    刚才大人们说话,她听得很认真,毕竟是个孩子,哪里顾得太多,心里打着主意:既然大人们不肯施救,我如能救出,看你们还有什么话说?不就个镇八方吗?师傅一直怀疑就前段示威时,想杀本神仙妹妹的刺客吗?较量过,上次一飞镖没要他命,此次遇见,决不轻饶,为我龙哥出口恶气……

    她对七里洲地形虽不比书院洲熟悉,然寻野味时也去过多次,并不陌生。大哥所怀疑的那院子,一次追赶一只野兔时,她还进去过,里面大大小小房子还依稀有些记忆。

    但七里洲不比书院洲,书院洲有古桥,随时可登洲,而七里洲隔水无桥,又时处冬季,泅水不现实,必得有条船,哪里去弄船呢?想来想去,她终于想到了族兄金胆银胆。

    “金胆哥,银胆哥,想当英雄么?”

    “想,做梦都想。”

    “那你们先给我弄条船。”

    “要船干嘛?弄条船就成英雄了?”

    神仙妹妹悄声说出了自己的计划,吓得金胆银胆面如土色,慌忙摇手回道:“大伯知道了,不拔了我兄弟辫子才怪?不干不干!”

    “什么金胆银胆,我看是软蛋……枉披一张江湖盛名的皮……”神仙妹妹不简单,学会了激将法。

    “什么什么,江湖上传我俩怎么啦?”

    “孤陋寡闻,自己做的事都不晓得,上次你俩三炮一轰,千军万马溃不成军,谁人不知,哪个不晓,江湖上传疯了,夸你俩为铁胆英雄,都想结识你俩呢……”

    “真的假的?”金胆银胆喜形如色,腰也撑直了,头也抬高了。

    “依我神仙妹妹看……假的,放几炮算个么子?真有胆就要像关公一样万军中取上将人头才算英雄本色……”

    “那好吧,咱哥俩答应妹,拼命英雄一次……”

    三人鬼鬼祟祟咬着耳朵,一场营救行动就此拉开序幕……

    就在此当口,匪窝里的丽儿也在酝酿脱身之计。母亲被土匪提走后,一名服侍她的妇人悄声告知她,叫她别胡思乱想,赎金已到,三天后一定自由。

    她想,既然母亲已脱险,自己再无后顾之忧,土匪反复无常,三天后还不知放不放人,既放人,还不知要敲诈多少钱财,不如放手一搏。

    想罢,装出一副孤单害怕的样子,哭哭啼啼向妇人讨要一把筷子,一只碗,说是要请“筷子圣”,保佑母亲平安归家。

    妇人见丽儿楚楚可怜,自己身陷囹圄,还掂记母亲,被她一片孝心打动,也就依了她。

    丽儿将碗放在饭桌中间,筷子沿碗线摆成八字形,一层夹一层,叠起来。一边叠,一边对妇人解释说,如明早筷子原样不动,说明母亲平安无恙,如筷子落桌,说明母亲有难,如筷子落地,母亲凶多吉少。说完闭上眼睛,双掌合在胸前,口中念念有词:

    筷子圣,筷子圣,

    乖乖女,问母讯,

    如有难,桌上行,

    如遇凶,地上行,

    无难无凶往天行……

    念了一个时辰,突然睁开双眼,向妇人讨要泔水。妇人问其故,解释道,筷子圣也食人间烟火,必须亲取泔水放于碗中,筷子圣才肯卖力。

    妇人有些为难,她的任务是侍候左右,不得让其出门,但见丽儿如此虔诚,弱小可怜,况且赎金已交,放人也就三五天的事,动了隐侧之心,向看守求情,看守嫌泔水臭而脏,不愿侍候,放其出门自取。

    看守在前,丽儿在后,刚出正门就被一匪头目看见,大声斥责把俩人赶回屋。匪头儿很凶,老远跑过来狠狠地扇了看守一巴掌,怒道:“她不懂规矩,你也不懂规矩?要什么尽心侍候便是,只不准出屋。”

    看守独自从厨房取了一碗泔水,递给丽儿,埋怨妇人多事,害得他挨一耳光。妇人安慰道,好人有好报。丽儿装着过意不出,丢过一句道歉的话:“难为大哥,小女子也会向筷子圣替大哥求福求财的。”

    其实,此时所做的一切都在丽儿的脱身计划中。这个奇女子,不但聪明机灵,且过目不忘,出门仅数秒就达到了目的,她的眼晴就像一部摄像机,全景尽收脑海。她慢慢回放,玩味,牢牢记牢了出逃路线,渐渐形成完整脱身计划。

    入夜,见陪睡在另一张床上的妇人已鼾睡,下床蹑手蹑脚收好碗上筷子,然后将碗用被子包裹着,双手运功提气,暗暗叫声“着”,瓷碗无声无息早成碎片。取出瓷片,黑暗中摸索着削尖筷子,今夜如弄不到兵器,这把筷子就是她唯一的拼命暗器。

    眼见已是三更,正是人熟睡的时候,撩起裙子,紧紧扎住,拖过床单绞成一条粗绳,牢牢实实的扎紧腰,然后将削尖的筷子斜插腰间。一切妥当后,长舒一口气,暗暗给自己打气:生死在此一举,不成功,则成仁!绝不能拖累父亲大事业。

    还真像尊朱先生说的一样,虎门无犬子,她的轻功早已练得炉火纯青,绝对上上乘,特别是猫步更胜一筹。她无声无息地拉开房门,外屋已见月色投影,借着外窗射进的月光,见二个看守像死猪一样鼾睡,二把闪着光亮的大刀放在一旁,她顺手拿了一把,本想行凶,看在白天为她代为受过的份上,忍住了。

    弄开正屋大门,再轻轻合上,长长舒口气,猫腰展目一望,天空一轮明月,院内一片死静,定神听听,阵阵鼾声从连排屋内传出……

    此时不走,更待何时?

    她的目光很快锁定了靠东墙的一棵大槐树,那是白天瞅到的最佳脱身口。她匍匐着身子,顺着屋檐走廊碎步快进,很快潜行到槐树下。

    事不容迟,迟一秒就多份危险,刀往背上一插,三下五除二就上了树,然后腾身一个“猴子荡秋千”,飞身飘出墙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