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悲歌

第96章 【福兮祸兮在命】(下)

    这天是个特殊日子,有人欢喜有人愁。就在钱义喜庆之际,康知县收到了刑部对镇八方的斩令,你说镇八方愁不愁?

    潺陵百姓沸腾起来,争先恐后奔往刑场,更有诸多苦主情绪激动,叫着喊着冲击法场,一时刑场险些失控。

    正要行刑,赵知州亲领一队官军冲进法场,喝令“刀下留人”。康知县看过公文,无奈,只得眼睁睁望着赵知州带走镇八方。

    好一场大戏,在失望中落幕。

    事后,黄捕头埋怨泰山大人下手迟缓,要是早一刻扔下砍头牌,镇八方人头早悬城头。康知县微微一笑,悄声告知:“未必不是好事,人头早取也是取,晚取也是取,暂不取,急追赃,兴许玉佛还有一线希望。”

    黄捕头默然,想想有道理,才没犯愁继续嘀咕。

    镇八方关进澧州监狱后,迟日晚赵知州亲临牢房“提审”。名为提审,实为会晤。

    镇八方见左右无人,慌忙跪地磕拜,感谢大人救命之恩。赵知州半晌不回话,只是用冰冷的目光死死地盯着他。他得先杀杀他的锐气,让他产生心理压力。老半天,才从牙缝里挤出一句话:“救你不等于不杀你!”

    “还请大人周旋,救人救上头,从此紧跟大人指东打西!”

    “你可知道,把你从刀口救下来,花费多少?”

    “大人,金银尽管开口,只要留得性命,钱财乃身外之物。”

    “你胆子真大,朝廷大员也敢动?快说,赃物藏在哪里?荆州来人等着,明天要办交接……想想,此一去,本州也就鞭长莫及了。”

    听说案子要移交,镇八方禁不住大汗淋漓。心想:荆州毫无人脉,就是有钱,也无人牵线买命,此去就是不砍头,也会死于酷刑。赵知州一直都在暗示,他想什么,要什么?哪有不晓,不动点真格的,性命恐怕难保。眼珠一转,调整思维回话说,离此不远某某地方藏有一坛金子,但愿买命。

    赵知州心中大喜,然没让喜气上脸,凉凉回道:“买命?你舍得?本州官小言微,通天大案岂能摆平,实话告知你吧,这次不是本州救的你,是丁巡抚救的你,我替你许了个愿,想得自由,以玉佛相谢。”

    镇八方并不傻,守住玉佛如同守住命,三言两句,哄小孩呀?然不能硬扛,只说玉佛在一朋友手里,恨脱不能身,如何成事?言下之意:先放人,再给玉佛,金子为定金。

    赵知州更不傻,玉佛不是一时半刻能吓出来的,想了想安慰一阵,说荆州提人,他会搪塞,然过了这一村,没有下一店,自己好好把住机会,说完起身离去。

    第二天清晨,赵知州带上心腹来到藏宝地挖掘,镇八方没撒谎,足足取出一坛金器,喜得捧着不是,背着不是,脸上乐开了花。笑脸还未收起,突然听到一熟悉声音传进耳朵:“大人好造化,见人有份。”

    赵知州若干人,只顾乐,松懈防范,大吃一惊。扭头一看,见是刘老四一行人,不由呆住了。

    “你们……啥意思?”

    刘老四把赵知州拉在一边,耳语一阵,争执一阵,皮笑肉不笑一阵,最终达成协议,五五分成。

    他们说了些什么呢,众人不得而知。赵知州吃了个哑巴亏,又不好说什么,只得把气撒向随从。“还不快走,等土匪再来抢呀?”急急上马离去。

    有人要问,刘老四怎么会出现在这里呢?这并不是恰合,是有备而来。镇八方押到澧州的第二天清晨,夹山寺就得到了尊朱沐传来的消息,说是镇八方被赵知州从刑场带走,其中必有阴谋,不排除与玉佛有关,须密切跟进关注。

    尊朱君把这个任务交给了刘老四。刘老四哪敢怠慢,派人日夜监视,清楚头晚赵知州去了大牢,第二天大清早就带人出了衙门,引起了警觉,带人跟上。见知州在荒郊野岭之地挖出金子,这才恍然大悟:都是同行,土匪谁没藏过保命钱?所以来了个黑吃白。

    还好,赵知州命大,所幸没挖出玉佛,倘若玉佛现身,这个贪官哪还有命吃午饭。

    本属于我的东西,为何要分你一半?赵知州回到州衙后越想越气,可又毫无办法,毕竟给人踏着了尾巴,闹起来对谁都不好。他还一点没搞明白,刘老四怎知这事呢,会不会身边有内奸?他一个一个分析,都像而又都不像,想去想来又想到镇八方身上:今夜,一定要逼出玉佛所在。

    正在他想入非非之际,府上来人了。公文上说,为使扶正去邪,威慑黑势力,速押镇八方来岳城,择日游街示众,以服民意。白纸黑字府印鲜红,没办法,谁叫官大一级压死人,只得服从。再敲一笔的计划,瞬间化为泡影,禁不住暗暗怒道:好你个魏知府,本应分你一点,既人已到你手,得分我一点才算公平是不是?

    来府衙后,镇八方没有过堂,而是直接带进了行刑房,数十种刑具摆满一屋,一声声惨叫让人胆战心惊。目睹着正在受刑的犯人半死不活地哼着叫着,镇八方浑身来汗。又要过关了,咱有银子,不打不行吗?顿时有了对策,像骗朱寡妇母女一样,咬破嘴唇鼓几鼓,仰头便倒,鲜血带有殷红的唾泡就从嘴角流了出来……

    这种人见多了,衙役哪信这套,如狼似虎扑上去就是一阵乱踢,然后绑上刑架,一瓢凉水泼上脸,冻得镇八方直打寒噤,借势翻着白眼“哼”着叫救命。正要动杀威刑,被赵知府拦下,叫衙役们先带走众人犯后,面对面地问道:“你就是大名鼎鼎的镇八方?平日杀人如麻,也怕见血?”

    “回大人话,小人正是李弋。蝼蚁尚惜命,何小人乎?”镇八方竭力装出一副畏刑害怕的样子,颤抖着声嗓回道。

    “晓事就好,本府也不与你绕圈子,荆州赃物何在?玉佛何在?”

    “在心里。”镇八方压低声音,慢吞吞地回道。

    “那就快说吧。”

    “大人可否靠近点。我只告诉大人您一人。”镇八方故作神秘地四周扫视一会,声音更小了。

    俩人悄悄说了好一阵,一个要“追赃”,一个要活命,初步达成协议。

    遗憾的是,当夜丁巡抚派人把镇八方又弄走了。气得魏知府第一次开口骂脏话:“狗娘养的贪官,你吃肉,汤都不让老子喝一口,我操你娘!”

    镇八方押到省城后,没有去牢房,而是直接押到丁巡抚山坳别墅,在那里,他见到了神父……

    一个月后,魏知府、赵知州、康知县先后接到塘报,塘报上有篇言词犀利的文章,标题为《镇八方伏法记》。

    潺陵百姓听说镇八方终于难逃一刀,无不欣慰,有人说:“这个恶匪,便宜他了,应点天灯。”

    自此,潺陵九十八洲十八镇流传一个拨人心弦的武侠故事,说书人添枝加叶,越传越惊心动魄,越传越离奇完善,其中有三个章节尤为精彩:《神仙妹妹遇刺藏反杀》、《奇女子一把筷子突重围》、《孱陵三侠五虎神仙妹大战群匪镇八方》。(第一部完)